聪明的家长跟在孩子身后,糊涂的家长总是堵在前面

文:徐斌 | 壹心理专栏

来访者李女士,是一位45岁的母亲,也是一个叱诧商界的生意人,性格直爽,穿着整洁而大方,一副很焦急的模样。她见面就说:“徐大夫,你可要给我想想办法啊”!我儿子现在读初一,从小就很优秀,小学各科考试都名列前茅,还有突出的音乐和绘画特长,一直是我们家的骄傲,很期望他以后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但是,这一段孩子老说压力太大,上课老跑神、心烦、老发脾气,有厌学的想法,这让我们很担心,也很心疼,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奔跑,不管你适应与否?“丛林法则”的残酷,已让我们的心失去了应有的安静与平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身教胜于言传,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现实中,很多父母都会利用自己的“家长特权”来要求孩子成为周围人心目中的“好孩子”。某种程度上,孩子的表现已经成为家长寻找社会承认的一个条件。于是也就不奇怪他们为什么总要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们取得好成绩。不知不觉间,这些孩子已习惯于取悦父母,常常把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期望放在一边。只一味的学习,追求家长为他设定的目标。长期处于压力下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得惧怕失败,一旦未能考出好成绩,他们就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变的害怕考试,担心考试失败,当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疏解的情况下,就转化为各种不适的“躯体化症状”,此后长期巡回在综合医院的各个科室。

一位心理学家说,“聪明的家长总是跟在孩子身后,糊涂的家长总是堵在孩子的前面。”其实,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家长就应该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多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完成问题,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心理学家所称的“蛋壳效应”一定要引起家长的足够警醒:不要把孩子只塑造成一个外形完整光洁的蛋壳,只轻轻一捏就会碎掉;一旦离开父母的呵护,就成了折翼的小鸟。按发展心理学讲,对孩子过多的照顾或者忽视都是一种控制和伤害。允许失败是孩子成长的必有之路,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耐心鼓励而不是指责。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自尊心受挫,信心动摇。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我不敢,我不行”的自我否定的心理暗示。做事瞻前顾后,缺乏开拓力和创造性,逐渐形成胆怯、孤僻等心理问题。

抗挫教育是现在大多家庭所缺失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孩子很好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当遇到挫折时,家长能态度冷静,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并一起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提高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家庭中,父母要懂得放手,爱而不纵,严而不苛,让孩子自由的成长。

作者简介:徐斌,临床内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登封市电视台特约心理问题咨询嘉宾、三期中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微信号:kunchong525。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