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敢确保这两个前提,不然就别轻易训斥孩子!

文:曾磊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话说,任何一个父母,都是从当年的孩子长起来的。

遥想当年,许许多多的父母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豪言壮语,发过这样一个宏愿——“等我以后当了娃子他爹,绝对不会打骂孩子!一定要温柔、体贴……”

多年之后,经历了N轮的恋爱与分手,终于牵着Ta的手走进了婚姻的坟墓……不对,是殿堂!然后或是有意,或是偶然,或是意外,结出来爱情的果实。当自己真的为人父母了,遇到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误会怎么个应对方法呢?

A方案:“宝贝呀!坐过来……爹哋给你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司马光砸缸》……”

C方案:“过来!给我站好了!……你再晃!……让你再晃!……哭什么哭!不许哭!再哭我撕烂你的嘴!……”

选一选吧,你纠结用的是哪套方案呢?

“有木有B方案呢?”

有不少朋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因为他们自己绝对不会像C方案中的家长那么严厉的教训甚至动手打孩子,但是,又不是像A方案当中那样如此的淡定和平和……

B方案……其实是有的……它介于A和C之间,并且游走和反复与A和C之间。作为父母,这个B离A近一些的可能性更大,而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份,离C也就更近一些了。

好孩子是打出来的吗?

古人云:“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

大家七嘴八舌一下,这个观点和做法到底合不合理呢?

“合理!老子就是被打出来的!……现在我儿子只要不听话了我也是打!乖得很!”

“不合理!打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创伤,影响未来的发展!……而且家庭暴力本身就是需要摒弃的!未成年人是需要被保护的!”

“合理!”

“不合理!”

……

OK!还是先打住!咱们重申一下大原则——和为贵!可以分享想法和建议,但是不要动手!

其实,一旦牵扯到中国的古人古语,咱们就不能简简单单的只是做字面的理解。如果这样,就会出现前面的争吵。在此,也继续考一考大家的性格分析技术的掌握程度,试着分析一下刚刚产生不同意见的两类人,他们体内究竟分别是什么性格状态占主导呢?

“赞同的是‘控制型父母’,反对的是‘照顾型父母’……!”

没错!大家看的非常准!还有什么可能呢?

“高‘自由型儿童’的人也更有可能持反对意见!”

非常赞!看来大家对于这个工具已经非常娴熟了!

回到话题当中,对于老祖宗的话,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每种观点背后都有其产生的背景环境,如果脱离了这种环境来进行理解和利用,就很有可能出问题啦!

就拿前面提到的“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这句话来说,就是典型一种用极端情况来强调不同视角的模式。

什么算极端模式呢?就是说话特别肯定的情况。事实上,中国人一直以来都秉持着中庸之道,强调变化、变通和审时度势,说出来“满足某某条件就会有某某结果”的确定性的话语,本身就是是有漏洞的——现实当中的“例外”情况比比皆是,很容易不攻自破!

即便如此,为啥还是能流传下来呢?原因就在于老祖宗说类似的话的目的并非让你照方抓药去这么做,而是通过描述两种对立的极端情况来告诉你千万不要偏颇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而是要找到一个折衷的最佳位置!

单就前面那句古语,其用意是告诉大家千万不要“溺爱”孩子,但是绝对不是说现而今的父母可以肆无忌惮的打出来“孝子”!

1416534227864.jpg

丫的,你到底算老几!

看过《大宅门》的朋友,肯定对于白七爷有着深刻的印象!

相信有的朋友马上兴奋了:“没错没错!印象很深刻!他的第一个老婆是黄春……第二个老婆是杨九红……第三个是槐花……第四个是李香秀……”

话说……现在是新中国,咱们就别去羡慕嫉妒恨人家这一点了……咱们现在需要关注的就是白七爷称呼里面的“七”。啥意思呢?这个其实就是所谓的“大排行”,也就是一个宗族里面同一辈分的孩子按年龄这么排下来的顺序,并非一母所生。

这种称呼,在现在越来越少了,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独门独户的单元房取代了原来的大宅门,再加上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孩子自打生下来都是跟着长辈们一起生活的,能像过去那样一个大家族的孩子泡在一起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

现而今,如果有人问你:“你到底算老几!”差不多都可以非常干脆的回答“我是老大!”了。虽然骂街的时候能稍微占点便宜了,但是我们的生命当中却少了许多特别重要的心理资源——“自由型儿童!”

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点疑问,那就是“自由型儿童”不是天生就有的吗?还需要什么外部资源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打个比方,如果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水放到沙漠当中,你说还会保留下来吗?……如果同样的一瓶水,放到了热带雨林当中,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我们体内的“自由型儿童”就像这瓶子里面的水一样,首先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的就是瓶盖,来自环境当中的“照顾型父母”就像瓶盖一样保护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由型儿童”。但是,当瓶盖不存在的时候,瓶子里的水的保护就要看周围环境的湿度如何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当中,总有其他同龄的孩子陪伴,那就像处在了热带雨林当中,不但自己的“自由型儿童”不会被过分蒸发,还有可能得到来自其他孩子的“自由型儿童”能量的补充;相反的,那些从小就没有太多机会和小孩子接触,并且那些照顾自己、与自己如影随形的人本身没有特别高的“自由型儿童”,自然也就只能像沙漠中的水瓶一样,靠着“吃老本”逐渐消耗原有的水分了……

t01e5ff6228e63cbf55.jpg

“发小”,抗挫的缓冲机制!

事实上,过去那种孩子成群结队长大的环境,为每个独立个体都提供了一种“缓冲机制”。

比如说,当孩子调皮捣蛋犯错误之后被家长训斥或者暴打的时候,当时肯定会有特别强烈的挫败感!如果用性格类型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也就是孩子激发出来了家长的“控制型父母”,然后这种性格状态通过训斥、打骂等形式作用回孩子的身上,进而激发出来孩子的“顺从型儿童”,而孩子体内的“自由型儿童”自然就会受到打压和制约。

朋辈之间的心理促进是不可忽视的!受挫此后,如果孩子能回到同龄的伙伴当中……或许是因为愉快的玩耍本身,或许是因为同伴的安抚,也有可能是发现其他同伴挨打受训的频率和程度其实比自己更厉害……都意味着他有更多的机会再次开启被压制的“自由型儿童”,而不至于因为一次次的受挫而变得畏首畏尾,内心当中被“顺从型儿童”占据了上风。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经验更加丰富的哥哥姐姐在安抚之余分享一些宝贵的经验来帮助孩子避免同样的错误出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为其体内的“成人自我”赋能。

现如今,因为缺乏原有的家庭环境因素,一方面意味着孩子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周围环境中“自由型儿童”的滋润,或者“成人自我”的点拨;另一方面,也为家长这一角色的扮演提出了更高、更多元的要求!

聊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打骂和训斥可以使用,但是一定要有与之配套的情绪宣泄和启发机制!

U9393P1275DT20130618180102.jpg

训斥,有可能强化问题

许多家长应该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通过训斥来帮助其改正,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因为问题产生的频率和程度反而变本加厉了!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可以尝试着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此时此刻,自己是一只好几天都找不到吃的流浪狗,就在饿的奄奄一息的时候,你一不小心闯入了路边的一家包子铺,一阵吵吵嚷嚷的同时,一只大肉包子砰的一下打到了你的身上……虽然特别的疼,但是你还是瞬间叼起来包子跑了出去……找了个安全的地方美美的吃了一顿——太刺激了!里面还有一个虾仁呢!

后来,当你饿了的时候,又闯入了那个包子铺,结果又被肉包子打了……第三次……第四次……每次都有肉包子打你……

再后来,如果你又饿了,会怎么做呢?

在上面那个场景当中,扔包子的人的目的是要把狗给打出去,而他所扮演的其实是“控制型父母”的状态。但是对于那只快要饿死的狗来说,扔包子的行为则是给了他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在于这只流浪狗的内心当中,砸的自己特别疼的包子反而是在起着“照顾型父母”的作用!如此,虽然被砸的特别疼,但是为了继续活下去,狗狗依然会通过闯入包子铺这种行为来去寻找自己所认为和需要的“照顾型父母”。

同样的,回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面,如果父母在平时没有从其他的途径和方式上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照顾型父母”,或者总是因为忙工作、忙事业等原因缺乏对于孩子的足够的陪伴,那么当一直被漠视和忽略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犯了某些错误之后就能引发父母的强烈关注,哪怕这种关注是让自己痛苦和难受的,他都会有意或无意的继续通过犯错误来继续寻求这种关注!

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得到第二个结论——打骂和训斥可以使用,但是前提就是除此之外你有更多其他陪伴、关心和顾虑孩子的互动过程!

事实上,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互动都是基于一种深深的爱和期待!但是这种期待所引发的具体行为,就有可能演变成深深地打击和挫折!如果我们仅仅从单纯的行为角度去探讨对与错,而忽略了行为产生作用的前后过程,以及所处的大环境,就会像我们试图用初中的数学知识去作答高中的数学题一样——做对了,你是蒙的;做错了,你也是蒙的!

温馨提示:了解性格五种状态请阅读《在你的性格里,到底有多少是父母的影子?》

【写在后面的话】

亲,当你看到这里时,我特别好奇你对于后面三个问题的思考:

第一个思考,就是在2017年的某一天,当所有的文章被结集到一起正式出版发行了,而你所阅读的这篇文章的后面,会展示3到5位读者朋友的精彩回复……假如,你的回复就在其中,那是因为此时此刻你在这里做了哪些宝贵分享呢?

第二个思考,就是当你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假如后面的文章依然会吸引你继续阅读,那是因为文章当中会包含了哪些你所期待、关注和好奇的内容呢?

第三个思考,就是假如在2017年的某一天,将会诞生一本在你的亲身参与和指导下完成的一本性格心理学书籍,那么你对于这本书最大期待又会是什么呢?

作为这本书的共同撰稿人,大曾邀请你敲出内心的答案,让我们一起写下去!

——The End——

原题:训斥孩子,究竟是爱还是害?

作者简介:生涯小厨大曾(曾磊),过程咨询顾问,后现代心理教练,TAATNI认证讲师,国际认证EAP专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首批CCCP(合作对话实践专业认证)获得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项目主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后现代心理教练项目主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亲子.png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