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好坏,差的不是努力而是心态

文:木下晴弘(日本ABTR株式会社董事长)

如果孩子觉得学习是苦行,家长再逼也没用

对几乎所有的孩子来说,学习只代表着“苦行”。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学习的意义”。

日本有句话叫“赛河原上堆石塔”,意思就是不断痛苦、空虚地重复做无意义的事情。对很多孩子来说,学习正像是在荒凉的河岸上不断滚着堆积石头的一个过程。把学习看作此等苦差事的孩子们,稍微碰到一点问题就会产生受挫心理,一旦成绩出现下滑,精神也随之开始进入崩溃状态。

对这些孩子,哪怕再说“再加把油,鼓足斗志”也只是把他们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教这些学生的我们,也会感到很棘手。所以,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本质,这一步是很有必要的。

先问问孩子,为什么学习?

首先我们需要问:“你为什么要学习?”孩子如果一直以来都被父母和老师一味强迫学习,就会将内心裹上一层外壳,不愿意对大人吐露心声。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基本上都会如此回答:“因为我妈妈让我好好学习。”还有孩子回答:“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学校。”然后我们会继续问:“为什么不上好学校就不行呢?”孩子就会回答:“因为不上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

“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不行呢?”“找不到好工作就过不上好日子。”孩子们一直做出重复的类似回答。

这时候就差不多该反问回去了。

“你真的确定吗?上不了好学校的人,就一定过不上好日子吗?”

这时孩子的脸上才会浮现出困惑的神情。“但是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啊。”

各位读者有何感想呢?

我们都是在社会上打拼生存了很多年的大人,对这一点应该心知肚明:就算进不了所谓的“好学校” “好公司”,找不到“好工作”,但仍然过着“好日子”的人,简直是一抓一大把。

我也会给孩子们举这些人的例子,他们听了都会很惊讶。

“所以说,你们的爸妈说的话,跟现实还是有一定出入的。但他们希望你能过得幸福,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要忘记这一点就好。但实际情况并不如他们所说的。”

“所以你们的大脑需要重启一下。要明白,哪怕上不了好学校,也能尽情享受人生。就算学习不好,也能过上幸福生活。我说的话你们都清楚了吗?”

这么说的话,孩子们就会老实地点头回答“清楚了”。

学习的本质,孩子认识到了吗?

然后我们再问一遍。

“清楚了的话,我还有一个问题,你想取得好成绩吗?”孩子们还是无一例外地回答“想”。

“那是为什么呢?”

“成绩好的话,就更高兴。”

“成绩好就会高兴啊,为什么高兴呢?”

“因为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也就是说,他们想“让自己能够做到”。想看到自己在成长。这跟因父母发脾气等原因而去学习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我的想法,人类的DNA中本来就有“进取之心”。家长的虚荣心和面子被去掉后,孩子原本的进取心才会表露出来。

孩子们原本就是希望学习、希望成长的。明白这一点之后,才能开始真正的学习。我在这里丝毫没有批评那些希望孩子学习进步的家长们的意思。只是想说,加深对“学习本质”的认识,会有很大帮助。

“恶性竞争”摧毁了成长的乐趣

我虽然不赞同“成绩的好坏决定人生的幸福与否”这种说法,但却认为适当与他人进行“相对比较”是有益处的。之所以比较会造成问题,是因为本末倒置而已。孩子一进小学,立马被教育“如果成绩不好的话,未来将是一片黑暗”,根据相对评价,处在靠后位置的孩子们就会感到很绝望。

不应该这样,刚才说的学习也好,运动也好,都要让孩子先认识到学习或运动的本质,明白关注它的意义,再进行比较,只有这样,孩子们之间才会产生“自然竞争”关系,这样才可以得到相对健全的评价。但是现在的学校,并不把竞争的本质传达给孩子们,而是直接进行相对评价,形成了“恶性竞争”的氛围。

竞争,就是通过击败对方来让自己占据高位。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感到成长的乐趣。竞争的对手,只不过是自己的“敌人”。相反,能享受到个人成长乐趣的孩子们,在碰到对手时就会想:“那个人真是很努力啊。好嘞,那我也会进步的!”对手不再是敌人,而是可以使自己成长更有方向性的“目标”。

无论结果如何,最后总是可以跟对方握手言和。

相互认同“我们都很努力嘛”。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有很多大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家长会说:“那孩子考了一百分,你怎么才考了八十分?”孩子们事先就被“成绩不好的话就没有将来”的价值观洗脑,就会产生“吊车尾”(原意为吊在马车尾部的装饰,后来延伸为最后一名的意思)的心情。

这样的话,肯定自己是很困难的。这是孩子们讨厌学习的其中一个原因。

家长的价值观束缚了孩子

评价的方法并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是不是先给孩子灌输了“成绩决定人的价值”这一观念。为了不被怒骂而学习,为了将来进入好大学、好公司,过上好日子,而想得到好成绩。这些究竟是哪些人的价值观?这并不是孩子们想出来的,而是家长想出来的。这是家长们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家长们相信“如果成绩不好,就上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公司,得不到好工作,就过不上好日子”。

然后家长们把这种观念,通过每天不断强化来灌输给孩子,让他们讨厌起学习来。那么家长们为何抱有这种价值观呢?我当了十六年的补习班老师,为了教孩子们学习,首先不得不要观察一下人类这种生物。结果,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人类的言行举止是通过三种“本源”而发生的。在我看来,“本源”是形成人类言行及思维的基础。首先是“欲望的本源”。任何人都“想得到爱”“想得到心灵的治愈”“想被认为是重要的存在”“想要被人佩服”。

接下来是“恐惧的本源”。“不想被伤害”“不想被疏远”“不想被讨厌”“不想遭受痛苦”,这些也都是人人都有的想法。

此外还有一个是“慈爱的本源”。出于纯粹的慈爱而产生的言行实际是非常稀少的,几乎都会有“欲望”和“恐惧”从中作祟。砝码放的位置不同,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为了要救孩子,家长会冲出去而不顾自己会被车撞死。这就是纯粹的慈爱。只是想保护孩子的生命,根本没有欲望和恐惧的时间。但在跟其他人一起的情况下,就不会有这种纯粹的慈爱言行发生了。

那么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的家长们,究竟是出于哪种本源的心理才会有这样的举动呢?如果是出于慈爱的本源,那么对方即使不接受自己的想法,也不至于生气才对。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父母看到孩子不学习,是会发怒的。

有人会害怕“没有把孩子教好”。这完全就是在想自己的事情而已吧。

也有人会害怕“孩子长大之后会为生活所困”,为生活所困的是孩子,不是你自己。但看到自己的孩子烦恼,自己也会痛苦。这是自己逃避痛苦、不想受苦的缘故。这也是在为自己考虑。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潜藏的心理阴影有多厉害

这里面隐藏着心理阴影的问题。心理阴影这个词原本是医学和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在本书里取了它广义的意思,是指因某种经历而受到“心灵的伤害”或者“偏见”的影响。我认为心理阴影分“黑色”和“白色”两种。在欲望和恐惧两种本源中产生的言行,都是基于心理阴影出现的。

“恐惧的本源”中隐藏着“黑色阴影”。这属于我们一般所说的心理阴影。比如受虐待、欺凌等精神遭受很大创伤的经历。某老师跟我讲过他的亲身经历。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戴着帽子去上学,然后被老师嘲笑了。从那之后,他就不再戴帽子了。他被老师的嘲讽深深地伤害,不想再遭受第二次了,于是在成年之后也拒绝戴帽子。这正是“黑色心理阴影”。

还有人上课的时候第一次被老师点名“从书上第几行开始读一下”,但是他没有读好,就被同学和老师嘲笑。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法在人前说话了。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么点小事不至于吧”,但挑战新事物的时候,特别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如果被嘲笑的话,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有时假装成若无其事,可能还会跟着一起笑,这其实也是为了不被别人看穿自己受伤而做出的防卫反应。但是伤痕会残留在心中,对人言行的影响会贯穿人生。

受虐待和欺凌等表明自己被否定过的经历,也会让人留下心理阴影。这些人的言行都是基于“为了不被否定,要怎么做呢”的想法而做出的。也就是“不想被伤害”“不想被疏远”“不想被讨厌”“不想遭受痛苦”。有的人因此迎合对方,接受那些无理要求,顺着他人的感情而行动。也有的人会做出过度的攻击性反应。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批评时,也有人会一下把自己关在壳中。防卫反应和攻击反应导致的行为在内部隐藏着的是“黑色心理阴影”。

另一方面,“白色心理阴影”是因为被爱而产生的言行。任何人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都会产生白色阴影。例如,跟朋友相处得很好的孩子,从大人的眼里看来是“好孩子”。但是在孩子内心,隐藏着“不想被讨厌”“想变成好人”的想法,这也是心理阴影导致的其中一种行为。

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也会在潜意识下抱有“如何才能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呢”的想法来进行交往。这并不属于对自己及他人的慈爱,而是属于欲望。因为这样想,就会产生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心理阴影。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阴影。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很多伤害,只要稍微思考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跟朋友吵架的时候,会把心里想的“矬子”“丑八怪”等话都当面说出来。感冒的时候,忍着去上学,但在教室呕吐了,同学们说:“你脏死了!”认真唱歌却被笑话“五音不全”。家长说:“你姐姐是双眼皮,你是单眼皮,看着跟要睡着了似的。”

这些都是平时常见的事。说话人很快就会忘掉这些,但听话的人却忘不掉,简直就像咒语一般束缚着自己的言行。

人在成长过程中,背负着心理阴影以及阴影导致自身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去克服它们,这一系列的行动过程就叫作 “人生”。

请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你都有哪些心理阴影?别人说你什么会让你生气、受伤?你绝对不做某事的理由是什么?

开头所说的“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的价值观,是为了追求什么而形成的?

家长首先要注意到自己的心理阴影。因为这个阴影可能就是导致你想让孩子们“好好学习”的想法根源。然后在潜移默化间,这个阴影也会植入孩子的心中。

本文摘自《让孩子从心底爱上学习的方法》,来自新东方家庭教育(公众号:xdfjtjy),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该机构。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