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分女孩,真的存在嗎?

壹心理导读:之前发了两篇关于80分女生的文章,相信都读过的读者会经历从支持一个观点,到支持另一个观点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是否真的存在「80分女生」。 —— www.xinli001.com

前阵子商周节录的一篇文章「最难嫁掉的女生类型:长相不差、条件不错、人好相处」,在网路上掀起许多热烈讨论,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有人评论,老侨先生本人则是要大家去看书,千万别断章取义。

我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八十分女孩没人爱」回应那篇商周的文章。后来,去书店找到了这本书。一开始抱持着半怀疑的态度,在书店一边看一边等人,看了半本之后,虽然人没等到(唉),却还是心甘情愿地买了书 ── 其实老侨先生这本书写得不错,在一开始就很切题地调出台湾内政部的资料(《爱情市场学》p.26~39),进行婚姻市场的分析;后续也针对一些「一直觉得自己为什么找不到对象」的女生提供了务实的操作建议、甚至是感情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要如何选择对象等等,都做了深入的说明,虽然没有援引任何文献,但许多观点都触及重要的亲密关系议题,做为一本助人书籍,其实真的具有可读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喔?既然书不错,书中论点许多也与我所知道事实相符,那为什么还会引起争议和讨论呢?事实上,是商周剪歪了(怎么剪歪了,详情点这里)。

整体来说,商周该文的下标和摘录方式,的确是容易造成误解。老侨先生的书写本身有一个特色,会举比较极端、或容易让你想像的状况(或名词),然后再进一步澄清该名词。这个书写方式并不是不好,而是如果后台编辑者强调的方式错误、或是剪贴方式不佳,就很容易让论述过度偏颇。

真的有八十分女孩吗?

如何对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对象进行讨论呢?我自己读完的理解是,八十分女孩最好的定义,就是「自己定义」:只要你自己觉得自己还不差,过去也有一些追求者,自己虽然不是风云人物,但也不至于没有人看上,这样的女孩,就可以自己定义自己为80分女孩(当然你要讲60分或70分也可以)──所以老乔给的建议,不只是80分女孩,其实是值得所有女孩参考的。

「我觉得这篇文章(指商周文)之所以会红,是因为女生看到文章之后会担心地对自己说:对!对!对!我就是他说的八十分女生!」Midori 在 Meeting 然之后咚咚咚地跑来跟我说,这句话突然让我恍然大悟 ── 这不就是心理学上最常见的巴纳姆效应(The Barnum Effect) 吗?<1>。

实际上,很多「自陈问卷」的问法也没有「客观标准」,例如生活满意度问「我满意目前的生活」、意义感问「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关系满意度问「我满意目前和他的关系」,如果以这样的模式,我们似乎也可以有一题问「我觉得自己是八十分女孩」。

不一样的是,过去研究对于生活满意度、意义感或关系满意度等变项,还是会有一项操作型定义,或是将它相关的变项列出(例如冲突理能力、人格特质、正向情绪等等),让我们能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举例来说,就算是很难定义的「浪漫爱」(romantic love),Rubin还是描述出三个成分,依恋(attachment)、关怀(caring)与亲密(intimacy),才进一步测量之[1]。

不论如何, 「觉得自己还不差,自觉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 ,是我读完整本书之后,自己整理出最前后融贯的定义(虽然此定义很模糊,但我们姑且这样想像) ── 这里并没有牵涉到特质、外表、事业……等等因素,可是不论是新闻报导或商周的标题,几乎都把八十分女孩与「长相不坏、温柔体贴、对人亲切、工作不错」画上等号,这是因为老侨先生在文中交错地用不同的形容词描述八十分女孩,而「打分数不可能有统一标准」这个重要的讯息,在商周的剪文之中并没有被提及所致。

虽然编辑的剪贴可能造成误解,但对于造成话题、点阅率还有让更多人开始讨论这件事情上,编辑已经达到不错的「宣传」功效,只是在文章剪成之后,应该给一些人(包括作者本身)读读看,是否有脉络与原书不相同的地方。

在八十分女孩之外

如老侨先生所说,这是一本讲「局」的书。当然我们可以一直争论「是否有八十分女孩」或是「是否存在一个稳定特质以描述八十分女孩」、甚至是「男性或女性根据整体条件做统计的话是常态分配吗?」,不过更重要的应该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八十分女孩,你该怎么办?书里面提到了一些概念,也值得大家参考与讨论:

(1) 男人在男女关系上的三大心理分类(p.74)

这三大分类是肉体关系、激情关系与安定关系。书中指出,当两个人相遇,男生会将对方心里打出三个分数:你的身体(或外表)可欲的程度、对方爱你到不可自拔的程度、与想跟你安定一直发展下去的程度。

一般来说,性事满意,两人的关系也会不错 (翻墙),但爱情不是只有性而已。所以除了肉体关系,老侨先生还提到激情关系。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男性越容易对你投入情感,产生激情:

(a) 让人有无法放下你不管的要素:「没有这项要素,不管你多年轻、美丽、可爱、温驯、聪明都无法让人真正疯狂(长时间让男人奋不顾身、无法忘怀)……因为这些(楚楚可怜、柔弱等等)会激起男性的英雄主义」(p.78),想要保护你。(如段首插图)

这是真的吗?听起来刻板印象很重?那以后女生都装可怜、装傻就好了啊!其实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否定或肯定这个命题,不过至少 「笨女孩受男生欢迎并不是事实的全部,仅局限当该男生在考虑找个短期伴侣的时候而已。当要进入长期关系时,男生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择聪明的女生。」 [2]

(b) 让人有得不到的挫折感:「男人长期追一个女人却得不到时……越被拒绝、他们越会把情绪涉入放的越高……最后将疯狂陷入一个不能没有你的情绪中」……最后『疯狂爱上你』(p.80)。

这在心理学上称作「难追到手效应」(playing hard to get):越难追到手的女生越有吸引力。

这效应是真的吗?答案可能跟你想像的不一样,一项研究指出「对你来说好追,但对其他人来说难追」的女生(Selectively hard to get)才是最有吸引力的人,那些「谁都追不到」(Uniformly Hard to get)的女生,与「很好追」(Uniformly Easy to get)的女生,反而没那么受欢迎[3]。

(2) 稻草人在这里

这里先暂停一下,这样讲起来,这两个科学研究似乎某种程度可以挑战老侨先生的论点?答案是很难。怎么会这样呢?看起来老侨先生说的跟你说的都不太一样啊?

因为我在剪贴老侨先生的字句的时候,「故意」省略了这些讯息:「女生不该以此指标辨识长期交往的对象。甚至这种『疯狂』爱上你的男人其实是不该交往的对象。」(p.80)、「门槛过高反而会让自己陷入两难」(p.113-118)、「如果你想跟一个男人走入婚姻,别让她以肉体关系或是激情关系来定义你们的关系」(p.93)等等其他论述。

也就是说,老侨先生并没有要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勾引」男人,反而是说靠激情和肉体换来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应该要将重点放在安全感与安定关系上)。事实上,过去研究也指出一段关系要久长,的确要建立在双方的承诺感上[4]、在爱情里提供安全感也比较不容易分手[5],这些都和老侨先生的论述相仿。

上面的呈现方式是在示范「打稻草人α」。同样也是想说明一件事:其实老侨先生的书不少建议都写得还算中肯,但一定要「读完」,因为前半描述的现象,后半通常会有一些但书,比方说第一章叫爱情市场学(p.9)、第二章叫爱情里的供需(p.25)、最终章却又说爱情不等同商品买卖(p.218)。如果像商周编辑只撷取一段,或将顺序随意剪贴排列、剪掉最后但书的部分,很容易让文体读起来变得非常极端,也会有打不完的稻草人。

不过,我还是想在这里稍作补充,老侨先生的「三大心理分类」,大约只谈到了爱情三元论中的激情(Passion)与承诺(Commitment),没有提到另一个重要因子「亲密感」(intimacy)──这是一种在关系里经验到亲近与连结(connectedness)的感受[6],一般来说,亲密感的增加也会让关系变得更幸福、更紧密。

好。那怎样增加亲密感呢?分享生活(Sharing)、给予彼此情感上的支持(emotional support)、肯定对方在自己生命中的价值(Valuing)都是能提升亲密感的方式[7]──虽然老侨先生在「三大心理分类」没提到,但在书的后面也指出「让他稍微涉猎你的生活、谈谈日常生活作息、分享你一页的日记……一起看照片」也可以营造亲密感(p.153),其实和Sternberg等人主张的并无二致── 于是,又产生一只稻草人β。

(3) 女性吸引力的顶峰是几岁?

书里面有一张图(p.167),横轴是年龄,纵轴是追求者数量。图上的抛物线,顶点在19岁,23岁以后开始急速下降(切线斜率<0),32岁以后就几乎没有追求者了。如果光是贴出这张图,可能又会引战了,因为你怎能确定女性吸引力的最高点是19岁?而且这么一说,那那些大龄的女生不就要哭死了?

影响婚姻与吸引力的要素很多,就算只看年龄一因素,还得同时考量「追求者本身」与「被追求者」的年龄、择偶门槛等等。整体来说,26至34岁年龄层的女性在择偶市场上还是较处于优势的(相对于男性)[8] ──但这也是一只稻草人γ。

其实老侨先生在图旁的文字描述也补充「每个人顶峰的年纪都不相同。有些人可以维持到四十岁以上,有些人可能二十四到二十五岁就是顶峰了也说不定」(p.166)──也就是说,那张图只是一张像水果日报头条会放的那种「示意图」,但图里面的数值没有任何统计上的意义。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商周文的最开始那张争议很大的常态分配图(原书p.19),书中更是充满各种让读者易于理解,却不具任何统计意义的图──不过这对部分读者来说也不是重点,毕竟老侨先生也没主张这是一本科普书,没有人规定读者一定要用科学的滤镜,来看所有的事情。

但是,有一件事情我跟老侨先生有共识:随着年龄的增加,吸引力会下降。有一项研究邀请482位餐厅女服务生,请她们提供自己的年龄与身材资讯,并请顾客评估其吸引力、性感度还有给多少小费,结果显示年纪越大、吸引力越低──但是这个效果不大(相对于胸部大小、BMI或是腰臀比)[9]。

在这里向女性朋友先说声抱歉,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物化的研究!我之所以要引这项研究,是因为它也揭露了另一件事实:年纪大的女服务生「自己也觉得」自己吸引力低。我自己的理解是,虽然吸引力一定程度会随年龄下降(毕竟直接关系到生育能力),但是以这研究的系数看来,身材若维持的好,吸引力并不会掉得太快,女性的焦虑有一部份或许是来自于「自己对年龄增长的担忧」。

(4) 其他有趣的论点

书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论点如:

(a)「十五个不适合长期交往的特质」(p.189)<2>

(b)「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p.181)[10]

(c) (解释有的女生为何故意不打扮):「『我的优点若能透过隐藏的方式还被某个男人发现的话,这段感情应该就是天注定的……』、『但如果我自己主定去诱惑并展开一段新关系时,万一又不顺利,那对我自己的打击是很大的』」(p.105)<3>

其实这些论点都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支持(虽然并不是全部)。所以,我会说作为一本读物是很有可读性的,只是我得再三强调,必须整合「整本」的资讯,否则只读特定一段、引用某句,很容易过度偏颇地下结论。

科学的能与不能

整体来说,老侨先生这本书的确从他的角度,提供了一些观点,解释了一些现象,并且花时间悉心地与我讨论、阐述他的看法,这点真的很棒。只是在「明确定义什么是八十分女生」之前,辅以书一开始的内政部数据,也只能保守地说:在婚姻市场的变迁下,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种不同的策略(这里的我们,包括男性与女性)。至于「怎样的人在危机里?」、「怎样叫做危机?」甚至「谁是八十分女孩?」,没有谁是权威,没有谁是绝对,每个人都有权利从读过的讯息中,用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眼睛,选择自己的相信。

我觉得没有任何的学问,能看见真理。相较于市场学、经济学、甚至是一般的两性关系文章,科学或心理学的地位并没有比较高尚,只是我们各自选择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诠释眼前所看到的现象以及,守护自己所相信的东西。

只是当我们选择科学,也表示我们选择了一条可被挑战、可被检验的路。甚至,我们也可以自我检验,那些自己曾经相信的东西,是否为真?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理是什么,不论是Pansci或是老侨。但我们试图走在接近真理的路上。而这路途中,可能有错误、可能有「曾经以为是对的」的相信,但无论如何,我们试着不断推进自己,贴近真理,甚至不惜承认自己「以前以为的,其实是错的」。举例来说,这篇文章指出太太学历较先生高,可能有离婚的风险,但后续台湾的研究却指出,书读多一点的女性不见得不好。大学(及以上)毕业的妻子,老公的心情不佳对他们的婚姻满意度反而影响较小[11];而且,比较现代化的家庭(不是传统家庭),妻子教育程度高可能反而好[12 ]── 而这个结论,也可能在下个研究被推翻。这是我们所相信的游戏规则。

不论是我或是老侨先生的论述,都无法找到一组「稳定的特质」可以描述80分女孩,但是我们都试图用自己相信的方式,给予所有阅读这些文章的人,一个看待世界的观点。你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批评,但在科学的视域里,我们希望你能提出证据或推论,来支持你的相信。

[注解]

<1>此效应满有趣的,请到<「算出」你的命中注定?六个交友网站不能说的秘密> 一文中按control + F 搜寻「选選擇性注意的陷阱」,就会知道为什么你读完之后,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八十分女孩」。

<2>有些研究可以在这里找到。

<3>其实就是心理学上常谈到的自我设限(self-handicapping)[13]。

<4>这篇文章主要目的并不是平反,而是想说明争议「为何」会发生。

<5>非常感谢老侨先生与大家愿意一起参与讨论

<6>图片在这里(翻墙)找到的

[延伸阅读]

1. Rubin, Z.,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0. 16: p. 265-273.

2. Goetz, C.D., et al., Sexual exploitability: observable cues and their link to sexual attractio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12. 33(4): p. 417-426.

3. Walster, E., et al., Playing Hard To Get – Understanding An Elusive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3. 26(1): p. 113-121.

4. Ori?a, M.M., et al., Want Lasting Love? It’s Not More Commitment, but Equal Commitment That Matte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5. Le, B., et al.,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3): p. 377-390.

6. Sternberg, R.J.,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 93(2): p. 119-135.

7. Sternberg, R.J. and S. Grajek, The nature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4. 47(2): p. 312-329.

8. 张荣富与唐玉蝉, 逐岁分析男女年龄对择偶年龄偏好的影响.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 2009. 40: p. 115-143.

9. Lynn, M.,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emale attractiveness and sexiness: realistic tests with restaurant waitresses. Arch Sex Behav, 2009. 38(5): p. 737-45.

10. 谢文宜, 为什么结婚:国内将婚伴侣婚姻承诺考量因素之探讨. 中华辅导学报, 2006. 20: p. 51-82.

11. 萧英玲与黄芳铭, 婚姻满意度与忧郁倾向:贯时性对偶分析. 中华心理学刊, 2010. 52(4): p. 377-396.

12.林振皓, 女性教育程度对离婚风险之影响, in 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学位论文2013, 台湾大学.

13.Jones, E.E. and S. Berglas, Control of attributions about the self through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 The appeal of alcohol and the role of underachievem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78. 4(2): p. 200-206.

文/海苔熊,Pansci (原文有删节)

→ 邮箱订阅留下Email,追踪每周心理精选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学人都在这里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