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什么是自我认同,是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吗?如何真正做到自我认同,提高自我效能感?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吗,另外自我认同是否会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需要主动去建立吗?
宋静雅:做自己就好
题主,你好!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值得思考。
《无声告白》的封面有一句: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句话,可谓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做自己仿若很简单,做起来却又很难。
我认为,做自己,就是实现了自我认同。我所理解的自我认同,首先就是客观而真实地看待自己,能够理智地处理自我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能够对自己的所做所行所思认同,而不是向外寻求他人的认同。
实现自我认同,一方面能够了解自我、增进自信、强大自己,一方面能够不被外界评价所干扰、所影响。
自我认同,是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吗?肯定是要接纳的,但我认为并非无条件接纳。自我接纳就是不评判自己,不指责自己,而是能在心理层面接纳真实的自己。无论好与坏,都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对于自我是一定要接纳的。
但是如果无条件接纳,也许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比如自恋和自负。我们在自我接纳的同时应当具备反思功能,作为社会人,我们不光需要自我认同,还需要社会认同。
因而,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调整自我行为的一个参考因素。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自我,又怎能无条件接纳呢?
提高自我认同,无疑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大有益处的。它让我们精力充沛,自信敢为,高效做事,更容易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所以我们可以多途径提升自我认同,提升自我效能感。
首先,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发现自身不足,不断通过学习来补短板,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能力的提高将会带来更高效率的工作成效,也会带动自己更靠近成功,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自然会获得自我认同感,会越来越自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增强客观理性思考。时刻对自己保持觉察。
今天的我们,不可避免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过去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经验会进入到自动思维中去,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在重复着一些固定思维模式。
因而,我们当关注当下,保持觉察,当低自我认同的情况出现时,我们应当第一时间觉察到,并能够客观理性开展探索,去找寻背后的原因,对于不良的思维模式进行调整。
这样,我们通过不断的调整,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掌控力,也能够提升自我认同感,自我信任感。
最后,增强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关怀自己,支持自己,努力去做真实的自己。为自我创造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让自我自由生长。尤其是早年自我发育不良的人,更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去疗愈自我、重塑自我、成长自我。
要学会去做自己,对自己多一些肯定和支持。向内探求,而不是向外期待。对于自己以外的评价系统,不要过于依赖,要能够自我观照,这样才不会丢失自我。长此以往,自我认同就会越来越强烈。
自我认同一定是在我们成长历程中不断形成的。如果早年的自我发展良好的情况下,自我认同就会比较顺利地形成。而那些早年自我发展遭受阻碍的人,自我认同的建立就会呈现出一些曲折性。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主动去寻求自我认同。爱自己,认可自己,毕竟是最最重要的事。尤其是那些存在低自我认同的朋友们,更应当去寻求自我认同,改写命运脚本。
以上,就是我对自我认同的粗浅理解,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并能够得到你的批评指正。
小鲸鱼芥末酱:你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吗?
让让,我要放大招了。(笑容逐渐中二:)
以下是我个人关于抑郁症的病因和治愈方法的假说。
首先,需要了解(以下为简略版)
1、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概念–资料来源:百度
“自我”是“本我”外延领域的一部分,是“超我”的监督作用的执行者。
2、“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埃里克森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中心概念。
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为三个层面,即最初意义上的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
在精神分析中,同一性既指自我独立性、连续性和不变性的意识,又指自我具有一定集团和成员之间共同的连带感、价值观、目标追求等。
3、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是导向激励功能、二是自我控制功能、三是内省调节功能
4、自我效能–资料来源:鲸选学习-张蔚
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这种预期。
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于做出更大的努力。(可能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4点:直接的成败经验、代替性的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起)
注意,以下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个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独具其个人的风格,也会包含其个人的局限性。本人也是如此。(我尚未系统性地学习心理学,所以脑洞极大,学术性就暂时不提了。哈哈。尴尬挠头)
用我自己的理解方式:
①自我–自我同一性–调节器
②本我–个人同一性–欲望渴望–内在小孩
③超我–社会同一性–道德规范–内在大人
中国式挫折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今。——马斯洛需求理论
中国物质社会发展过于迅速,饱和式满足了第一层生理需求和第二层安全需求。
人性嘛~怼到你面前的时候,不知道珍惜。以史为鉴
所以,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客观现实下,被突然放大。
能否被满足该需求,要看个人所处环境。
然后,需求是②欲望被③超我压抑着(或③道德被②欲望压制)如果①调节器功能性损坏,
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治愈方法:挖掘自我意识–调节器
这是个懂的都懂的东西:)
B装完了,请勿喷。我在系统性知识方面比较薄弱。欢迎指正和讨论。(这是个活动对吧?挠头。就不加祝福语了。)
舒心❤️:心理学学习者,善良热心可爱的学员一枚~
一,自我认同低的是比如自尊水平等等(包括自我喜爱程度、自我效能感),不配得感,不被爱等等,焦虑、抑郁水平和社会评价依赖性显著降低。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提高自我的自尊,摆脱低自尊,提高自信心。发现并看到自身的价值,探索发现和确立自身的价值。
接纳是清楚自己优缺点,不对抗。
二,如何真正做到自我认同,提高自我效能感具体的方法:
1.通过镜子练习(路易斯海)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鼓励
2.感受“我”已具备的优点 优势面向
3.识别有害的关关系,识别和警惕,情感勒索或者pu a。让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更好建立,而不是受这样的人左右
4.建立边界。不要给这些负面的不一定是对的东西入侵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如果遭到入侵可以使用愤怒的方式来建立边界而不是发泄情绪。
5.培养自己自尊自信的土壤,比如可以用身边欣赏和喜欢自己的人朋友来说说自己的优点,鼓励自己。多听一些正面的反馈。
6.感受一下身边人的优点和美德,也感受一下自己的优点,多留意好方面,做得好的再接再厉。
坏的差距并察觉并且有意地尽量改进和避免,扬长避短。
三,另外自我认同是否会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需要主动去建立吗?
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习惯欣赏和鼓励自己的父母,有可能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逐步行程和建立,但是如果没这么好的运气,有如此高意识的父母给我们提供鼓励和帮助,也可以主动地自己给自己建立。
比如自己做自己的内在父母,自己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也是可以的。
strawberry:心理咨询师 心理爱好学者
题主好,我是strawberry.
?什么是自我认同,是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吗?
?如何真正做到自我认同,提高自我效能感?
?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吗,另外自我认同是否会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需要主动去建立吗?
☀️自我认同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也被称为“自我的同一性”。
用专业语言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用通俗一点话来说就是:你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并且对所认知的自己抱有持续稳定的认同感。(此解释来自头条热搜)
☀️人是先改变自己,还是先接纳自己?当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时,那在改变上难度会更大些,甚至最后会坚持不下去,那如果我们能接纳自己的缺点,那重塑自己还会有多难?
☀️要想真正做到自我认同,那么相信自己,做好自己,认可自己是最重要的,当你能够认同自己的一切,告诉自己每个人相貌都是天生的,没有人能够做到十全十美,不要总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缺点上,善于发现并放大自己的优点。
这样的你会是一个充满自信,才能做到竖立正确的自我认同。
?建立自我认可的方法:
☀️不刻意迎合他人:
在生活中、工作中,为了让他人满意,我们会违心去迎合一些人,这种让自己小心翼翼生活的状态会让我们形成讨好型人格,学会拒绝,学会做好自己,不让自己活成别人眼中的期待。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热爱生活,积极工作,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去体验自我价值的美好。
☀️所以培养自我认同感,首先要了解自我,然后践行自我认识。
话题官小娜心享:哪怕,给您带来就一丝丝阳光,我也心满意足
你好啊,题主,
很高兴和你探讨这个有意义的话题。
★我认为自我认同感是给自己一个定义和目标,然后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不断努力着,才能提高自我效能,达到自我实现。
一、自我认同包括两个部分: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
【自我了解】
自我了解就是对自我所处环境的适当评估,对所扮演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对于理想与现实能力的掌握。包含了以下内容:
1、我是谁,我的本质是什么?
2、我是怎么样的人,我的个性、特长与能力如何?
3、我想做怎样的人,我的愿望和理想是什么?
4、我应该做怎么样的人,我的道德和价值观是什么?
【自我实现】
“ 自我实现”已成为当下流行于教育界、心理学界、哲学界(人生哲学、价值哲学)以及大众媒体之中的时尚性话语。
现代性背景下的“自我实现”,是由美国现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最先提出来的。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源自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而产生的最大力量和最大强度的总体需要,即自我完善这一人性的需要。
由此而观之,个人实现乃是个人的最高价值。也因此,“自我实现”是很难做到的。历史上达致最高价值的实现的人,为数甚少,通常只有少数的杰出人物才可能称之为自我实现。
二、如何自我认同后,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了解是人生努力的开始,自律而独立地提高自我效能是努力的过程。
1.制定合理符合自己的计划,每次可能实现的目标一旦被达到就会有成功的满足感,会为下一次成功埋下积极的基础。
2.情绪监控
当你考虑或者开始某项任务时,监控你的情绪唤起——例如,焦虑表明自我效能期望较低,而兴奋表明自我效能期望较高。
对于情绪的识别是判断自我效能的一个关键途径,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自己情绪的调节,提升自我效能感。一个时常体验到积极情绪体验的人,永远都比一个悲观厌世的人更相信自己能做把一件事情做好。
★而自我实现就是我们要努力达到的结果,这是我认为自我认同的整个过程和能给我带来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