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不是病:如何正确看待拖延

身边总有朋友和我说自己拖延症太严重了,其实,我个人也多多少少有些拖延。大家都在说拖延症,到底什么是拖延症,我有些好奇,于是查了百度。

 

百度百科对于“拖延”一词的解释是: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拖延使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无法完成,或者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才刚刚启动。

 

拖延不是病

 

但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并没有如此,也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拖延”,只是我们给自己贴上的一个标签。重要的并不是拖延本身,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拖延的这种行为。

 

1. 习惯

“我每天晚上都学习到很晚,早上就是没精神,我是不是拖延症很严重了?”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就是喜欢早睡早起,因为早晨精力充沛,记东西也非常快,俗称“百灵鸟”型;但有些人更喜欢晚睡晚起,因为晚上更具有创造力,就算躺下也睡不着,比如我,就是典型的“猫头鹰”型。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五点半开始早读,我就必须睡到6点,不然这一天都在犯困中度过。别人都是早上背课文,可是我一个字都记不住,反而一到晚上就全身充满力量,记忆力也达到一天的高峰。

 

再比如在完成一些课题项目的时候,有些人喜欢早早完成然后就省去了一大心事;有些人喜欢每天都做一点点,一些想法随着做随着改;有些人喜欢把整个流程在头脑中预演成千上万次,直到没有问题才开始行动。


不管是哪种方法,只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就可以了,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2. 环境

 

“我今天晚上陪妈妈出去逛街了,又没学习。”

 

很多情况下,确实是因为当前的环境不适合。如果当下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又怎么能怪自己拖延呢?时间是有限的,有多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要选择出那件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再比如说今天家里来客人了、孩子吵闹导致我没有办法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在书桌前心烦意乱、无法投入,倒不如暂时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等合适的时候,再高效的完成。

 

3. 安排不合理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而自己本身也有些完美主义倾向。只要自己有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就觉得是拖延。就连自己稍微休息一下玩会手机,都觉得有负罪感。

 

由于文化的原因,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而且经过这么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从小就被要求要勤奋、要努力。


直到我们长大了,都始终不愿意放过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努力、自己还可以更努力一些的。但其实,你已经很努力了。你该给自己一些娱乐休息的时间。

 

4. 了解自己

 

我们有时候也会发现,自己在一些事情上拖延,在一些事情上不拖延。这就可能与我们的兴趣、动机或者其他方面有关。那正好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自己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在看壹心理文章的时候就会昏昏欲睡,要么就是看完随之就忘了,但是在收听心理FM的时候却会沉浸其中,并且还会联想到其他的一些内容,这就是在生理方面的一些差异。由此我便可以利用这一点更高效的学习。


判断拖延

 

既然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会有选择地做事情,甚至是有策略的计划安排。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拖延还是把事情延后处理呢?

 

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有没有让你感到烦恼

 

如果事情迟迟没有做,而你却没有焦虑、烦恼的情绪,那么这说明你是有计划的,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如果感到烦恼,那么你很有可能就已经在拖延了。不过,上面也提到了,一些你认为的“拖延”也并不是真的拖延。

走出拖延

 

如果你真的有些拖延,也不要担心,希望以下几个小建议可以帮助到你:

 

  • 三分钟原则

 

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去做,是我们想象的太过困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去做了,可能就会发现也不过如此嘛。

 

“今晚已经很晚了,明天再做吧。”

 

三分钟,三分钟的时间总有吧。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呀!

 

  • 分解目标任务法

 

尽可能地去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直到不能再分解了。想到大目标可能会犯怵,甚至打退堂鼓,但如果是我们很容易完成的小目标,就会更容易坚持下去了。

 

比如我今年的目标是成为壹心理精华答主,可能光想想这个大目标我就想放弃了。但是如果我把目标分解成每天认真回答3个问题,那么这对我来说就是比较轻松、可以完成的了。

 

  • 强化

 

从小到大,是什么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可能是上课回答问题得到表扬,可能是认真完成作业得到奖励,也可能是每次测验得了满分……这些其实都是强化。

 

现在我们依然可以运用强化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如果你爱看书,就在长时间努力或完成任务后送给自己一本喜欢的新书;

如果你是个吃货,就奖励自己一顿火锅……


拖延症不是病,更不可怕。改变自己的同时,更要宽容自己,希望你我在成长道路上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北北song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