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总裁为什么容易被群嘲?

文:四口姐姐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前段时间《乘风破浪的姐姐》可谓是爆火,各种类型的姐姐们火力全开姐妹情深之外,主持人黄晓明凭借着一己之力差点让节目改名为《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和晓明历险记》。


调侃归调侃,晓明哥这样一波“变形计”操作可谓十分有效。网友们立刻从原来对“霸总形象”的群嘲转变为对如今“弱小可怜无助明明”的喜爱与同情。


《中餐厅》中的黄晓明: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黄晓明:

怎么回事?为什么明言明语效率低下惹人厌烦?霸道总裁不霸道的时候却会成为万人迷?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莫急,莫急。娱乐圈的事,咱们拿“鱼”乐圈的研究*来分析分析~


*通常,当我们想知道人类社会中的某些行为特征会如何影响社会动态的时候,研究人员会将视角转向动物王国,尤其是脊椎动物的社会系统,从中收集有关人类社会的新线索。


一篇发表在PNAS杂志上,有关丽鱼科鱼类(cichlid fish)社会中个体统治力和影响力的研究,为我们解开了霸道总裁变形计背后的神秘面纱。[1]


要研究霸道总裁,我们首先要引入两个概念:社会统治力(social dominance)和社会影响力(social influence)。


其中,社会统治力是个体在群体中的社会等级和位置,而社会影响力是影响其他群体成员行为的能力。


通常鱼群中的领导者,我们这里称之为领导鱼,具有较高的社会统治力。它们常常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并且会带领群体活动。


但是,具有较高社会统治力的个体通常会拥有一些令人反感的行为特质:如侵略性、恐吓威胁、强迫他人等等。


这些特质会使得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不喜欢领导鱼,可能会降低它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影响力。



因此,研究者假设,相比于“霸道总裁式”的领导鱼,群体中处于次要地位的个体,我们这里称之为附属鱼,可能在更复杂的群体任务中拥有较强的影响力


挑来选去,研究者们最终锁定丽鱼科中的Astatotilapia burtoni雄性个体一探究竟。这类鱼的雄性个体有关社会统治地位的特征非常明显,便于实验观察。


领导鱼通常颜色鲜艳,身上有蓝色、黄色、红色的色块,并在与其他鱼类互动过程中眼睛常常突出,会捍卫自己的领地,对其他雄性表现出更高的攻击行为并对雌性鱼求爱。


而附属鱼通常颜色较暗淡,并不十分活跃,不太会捍卫自己的领地。


鱼群中的等级也非一成不变的,当有机会向上进行社会层级流动的时候,鱼们的社会统治性可能发生变化,这些特点为研究者进行研究提供了十分便利的表观条件。


研究者们通过训练,使领导鱼和附属鱼建立了彩色光与食物奖励的连接,随后将这些“知情鱼”分别放入新的鱼群中,观察它们的行为特点和任务完成情况。


实验结果发现,领导鱼在社交中常常占据更中心的位置,并在常规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它们的位置常常位于群体中心。同时它们也是很多活动的发起者。


这一点和我们对“霸总”的印象不谋而合:通常有社会统治力的人非常具有话语权,无论是位置还是活动的发起和推进总少不了他们。

但是,在让群体达成一致的时候,领导鱼遭遇了困难:


附属鱼所在的群体最先达成一致,而领导鱼所在的群体达成一致性所用的时间甚至比控制组(也就是不知道任何信息的鱼群)对任务的一致性还要慢。

这极大的说明了在复杂的,需要协作的任务中,领导者不再发挥优势,而看起来相对弱势的群体反而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并促成任务的完成。

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究这背后的原因发现,领导鱼由于经常通过追赶、推动别人做事情而引起其他鱼的反感,并且在空间距离上会有意疏远领导鱼。

而领导鱼很多时候过于急迫快速的反应,也会被群体内的其他成员视作“噪音”而非完成任务的“信号”,从而阻碍了群体任务的完成。

这一研究确实很有趣,并且可以类比到人类社会中:如果我们回看《浪姐》和《中餐厅3》中的名场面,就会发现原来这背后的动力和原因早已摆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发现。


在《中餐厅3》中,晓明哥非常霸道,并且一直希望努力的推动大家解决问题。

虽然他的出发点和动机都是好的,但是在这样一个需要合理规划安排,所有人达成一致性,相互配合的任务中,这种方法显然是过于引起人的反感。

队员不会认为他说的话是有效信息,反而会觉得是指责、推诿等负面噪音信号。


所以,节目里出现的大量争吵场面和尴尬场景,虽然给节目增添了热度,但从团队有效性和任务完成的角度,也确实十分低效,不怪乎大量网友对此疯狂吐槽。


相比之下,《浪姐》中的晓明哥表现的非常的“乖巧”。


当《艾瑞巴蒂》组陷入一片混乱,各种脾气性格火爆的姐姐凑在一起难以完成排练的时候,晓明哥似乎是附属鱼的角色,以柔克刚,不慌不忙,娓娓道来,一边安抚姐姐们的情绪,一边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样的“领导力”有着别样的力量。

无论是是动物社会还是人类社会,掌权的人都具有相似的一套特征,即侵略,恐吓和胁迫。但是有效的沟通需要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不仅仅是最大的声音。[2]


当领导者放弃了他一部分统治力的时候,可能正是放大其影响力的开始。


正如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诗人塞缪尔·约翰逊曾说:“不在其位者,未必没有权。


衷心祝愿各位霸总们早日在其位有其权。(别再油腻求求了)

投票:

在一个团队里,你更希望自己担任怎样的角色?(单选)

1.领导者,分配任务,把握方向。

2.组织者,协调矛盾,团结群众。

3.点子王,推陈出新,建言献策。

4.老实人,听候派遣,完成任务。

5.其他,欢迎评论~

学堂君

文中的实验说明了,在提前知道任务答案的情况下,附属鱼能比领导鱼有更强的影响力。但学习工作中,我们通常不知道任务的”答案”到底是什么,那么是否会出现”与其无头苍蝇乱转,不如跟着霸总加油干”的情况呢?那么这种时候是否领导鱼的影响力就更大了呢?期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吧~

参考文献
[1] Rodriguez-Santiago, M., Nührenberg, P., Derry, J., Deussen, O., Francisco, F. A., Garrison, L. K., Garza, S. F., Hofmann, H. A., & Jordan, A. (2020). Behavioral traits that define social dominance are the same that reduce social influence in a consensus task.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7(31), 18566–18573. https://doi.org/10.1073/pnas.2000158117
[2]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athletes-way/202007/what-can-school-fish-teach-us-about-social-influencers

作者简介:作者 | 四口姐姐,编辑 | 木舟,来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排版:小鲸鱼 摇圈圈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