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相亲一顿吃掉19800 | 一句话怼死奇葩,我劝你不要

文 | 芒来小姐
来源 | 壹心理(微信公众号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女子相亲带23个亲戚,一顿吃掉19800 | 一句话怼死奇葩,我劝你不要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奇葩”

01

女子相亲,带23个亲戚

男子小刘去相亲,一见面惊了:

相亲对象居然带了23个亲戚。

点菜挑最贵的,一通胡吃海塞。

一顿饭下来,吃了19800元!

这谁顶得住?小刘一看数字,脚底抹油溜了。

这下,到女子和亲戚傻眼了。

女子消费能力有限,希望亲戚们AA。

可亲戚们不愿意了:

“是你叫我们去的啊”“我不抽烟也没喝酒”“这男人太恶心了吧”“我也是帮你忙,测试他够不够大度”
奇葩年年有,普通人一次顶多遇到两三个,小刘倒好,一次遇上这么多。

奇葩这种个体,就是行走的迷宫。


外表普普通通,可一旦思考起来,小脑袋瓜就像一团乱麻,非常人能理解。

遭遇奇葩,总有人灵魂疑问:“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没人知道。

但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遇到奇葩该怎么办?


02 

三类奇葩,如何识别


方法当然是有的,不同的奇葩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先识别他是哪一类。


a. 歪三观式奇葩 


江苏苏州,一名男子和女友分手后,多次死缠烂打求复合,都被冷冷拒绝。

前女友交了新男友,男子就报警,谎称前女友“卖淫”。

结果,警察进去后发现男女是情侣,哭笑不得。

复合不成就报假警,好奇葩一男的。

这手分得真不冤。

看起来深情款款,其实三观歪到天际:“得不到你我就恶心你”。


这种“歪三观”的奇葩,别人遇到很好笑,自己遇到生不如死。


比如朋友圈的“生活评论家”们:

你喝咖啡,他评论:喝咖啡的女人都很拜金。


你晒书,他评论:看得懂吗?别装了。


你涂口红,他评论:你妆好浓,像出来卖的。


价值观极其不正,和他们对话,分分钟崩溃。

由于“镜我效应”,他人评价会形成我们的部分自我。


所以,我们难免会被他人影响,这也是奇葩惹人讨厌的原因:即使知道“眼不见为净”,还是感觉耳边像有苍蝇在飞,赶也赶不走,躲也躲不掉。


 b. 伪霸主式奇葩


“你智商有问题吗?”


“我有义务为你服务(让座)吗?”


某班高铁上,男子用行李和餐板堵住过道,坐在里面的女生要进去,他大言不惭:“你怎么过是你的事,不要问我。”
这种奇葩态度,真让人不敢恭维。

几年前“一霸成名”的男子孙某也是如此,高铁霸座,还说:谁规定要按号入座?我站不起来,你帮我找个轮椅呗。
结果被罚款200元,限制购票。

真大快人心!

这些“伪霸主”们,有着大量的不合理信念。


他们自认为负面情绪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心情不好,就想通过“打压他人”来宣泄。

每次遭受挫折后,为了证明“一切尽在掌控中”,他们会用行动告诉别人:这世界由我说了算。

于是过度自保,先下手伤害别人为强。高铁霸座,火车霸座,公交霸座……

如果无法找到更合理的宣泄方法,他们就会一直触犯他人权益。


c. 钟情妄想奇葩


 有个男同事,特别喜欢夸自己“帅”。

有多帅呢?身高是有1米8,可人有点胖,脸上还长满了痘痘。

我一直以为他夸自己“帅”是开玩笑。

后来我发现,我还是太年轻……

他相亲认识一个妹子,愣是觉得妹子看上他了,爱的无法自拔。


妹子发朋友圈“今天天气不错”,他觉得是发给他看的,回复:我下班后来接你,我知道你公司在哪儿,晚上出去走走。


结果妹子吓坏了,直接关了机。

类似的事情屡次发生,

一个月之后,妹子终于忍无可忍,拉黑了他。


可他却没放弃,觉得妹子是在考验她。


一再纠缠,反复被拒,屡败屡战。

就在我内心为他的毅力鼓掌时,他感叹了一句:女人心真难猜,你说我到底要怎么跟她证明,我是爱她的?


我脑子一下没反应过来,问他什么意思。

他说:其实她除了漂亮也没啥优点,所以特别没安全感,一直想证明我是不是真的爱她。


唉。人能有多自恋,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最极致的答案。



03 

遇到奇葩,怎么办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奇葩”过。

尤其是2-7岁,思维还没发展完善,人会极端自我,觉得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

网上有个段子,有人收集了小学生的愿望。发现有两个愿望支持率特别高:成为最高贵的公主;让所有人都晕倒。


童言无忌很可爱,可成年后,如果依旧保留这份“自我中心”,就会成为一个“可怕”的大人。


这些“可怕”,就会成为他人眼中的奇葩。

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不合理之处。

他们认为这世界本就是这个样子,别人也和自己一样。


因此,缺乏改变的动力。

可遇到同样奇葩的人,就内伤了。

这也是为什么,“怼”奇葩能够让人拍手称快。

礼貌用语叫不醒他,浇一盆冷水总行吧?

可惜的是,奇葩活在畸形自恋中,外表自视甚高,内在无比脆弱,非常理能沟通。

即使“怼”他,也很容易被他拖垮,激发出自己身上的恶,落个“互为奇葩”的评价

因此遇到奇葩,你首先要做的,是不纠缠,客气远离。

因为奇葩跟你不在一个频道上,硬“怼”只会让他更膨胀。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那你可以尝试这三种方法:


 a. 四两拨千斤抛回问题


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用一个话题替换另一个话题,不正面解答,让他去思考其中深意。

比如有人说:“喝咖啡的女人都拜金。”


你可以回他:“女人想要的不是咖啡,也不是金钱。”

“那女人想要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这么帅,你是不是看上我了?”


“帅不能当饭吃,我看没看上你不重要。”


“那什么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这个方法十分管用,两句话终结聊天。

b. 表达价值观,不谈事


“就事论事”效率更高,此言不假。但“奇葩”可不管事情成不成,他们只关心你是否带有敌意。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跳出事情本身,表达心情和感受,来营造出“我没有敌意”的氛围。

比如姐妹在上海买房后,一位阿姨在群里指桑骂槐:小小年纪就挣这么多?也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她父母十分生气,觉得污蔑了自家女儿,刚想在群里大吵一架,姐妹却发了这样一段文字:

谢谢各位叔叔阿姨,晚辈最初来上海时盘子也洗过,销售也干过,苦不堪言,好歹熬下来了,才有这小小成就,也多亏各位叔叔阿姨支持,你们都是我的榜样。


此言一出,指桑骂槐那位阿姨想起自己当年吃的苦,表达了一番心疼,并祝福她有更好的前程。

产生摩擦时,表达感受而不谈事,能够让奇葩意识到:追根溯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没有敌意,自己也应该以礼待人。


 c. 善用舆论压力


所谓舆论压力,就是让除奇葩之外的所有人都觉得你对,他错,增加你的威望,唤醒奇葩的内疚感。

比如高铁霸座,女子没有与奇葩本人理论,而是叫来工作人员,阐述前因后果,视频传到网上后,网友都在支持她。

面对奇葩,我始终坚信:只要你没做错,不必亲自动手,社会自然会教他做人。


而在铺天盖地的反对声中,他的自我会稍微松动,反省的时机就来了。

成长必然带有伤痛,有反思,才能有成长。

独处时,怎样奇葩都不过分。


但与人相处时,边界和尊重要有。


这才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态度。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 | 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的大气才够精彩》热卖中。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