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你需要吗?

近日和一位同行聊到心理咨询目前在中国依然是个“奢侈品”,是属于小众的需求。


诚然,行业存在“乱象“,在一种混乱中肆意地“百花齐放”,而一些真正有需求的群体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又或是对心理咨询的一些“误解”,总是不停的在这一条寻求心理救赎的路上绕弯道,或者产生对某些咨询师or整个行业的愤怒与敌意。

1、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


如果有条件,人人都可以试试专业的心理咨询。


在西方国家,心理咨询是相对普及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你会看到不到万不得已,心理的问题依然是羞于启齿的

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与自己的“人格面具”紧紧粘连在一起。


怎么也分不清什么是虚幻,什么又是真实。


情绪与内心的冲突如同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又或者将心理学列入玄学范畴,用强大的理智将其践踏在脚下。

2、“这个世界没有正常人,正常人就是神经症”


曾奇峰老师曾说过:

“在精神分析师的眼光里面,这个世界只有三类人:

第一种是较为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或者躁郁症;

第二种是人格障碍,比如边缘型或者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第三种是神经症。”


这个世界没有正常人,正常人就是神经症。


我们对神经症的定义就是只要是有神经质性的冲突(一种持续经久的内在冲突),就表示他在神经症这个状态

我们说一个人是神经症水平的时候,几乎是在表扬这个人,说这个人人格发展健康,就是属于正常“。


这话第一次听到真的很难理解,或许还有些许愤怒,我怎么就神经症了?


但有时候,承认自己不完美,承认自己“有问题”也许会给人格捆绑带来一丝松动,哦,原来大家都有点问题,于是我们可以尝试“放过自己”


3、我也是每周去见一次咨询师的“正常人”


实际上,大多数来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正常人。


在面对生命的各种不确定、遗憾、失望、孤独、无意义感的时候,需要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寻求支持、帮助、移除成长障碍的人。


作为正常人,我每周也要去见一次我的心理咨询师。

这是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中的一个选项。


在我的分析师的陪伴下,我开始真正明白,有些情结有些创伤,是需要在专业的关系中,去慢慢的被看见、被理解,然后才有被修通和完成的可能。


而在现实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中,也许你足够幸运,遇见“贵人”或者“自我救赎”,否则,那些没有被见证的痛苦与情结会一直如影随形,在你的成长中不断重复上演,成为那些被你视为“命运”的部分。


如同荣格的那句名言:“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4、心理咨询能让我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


真的不能。

心理咨询无法消除你的痛苦,更不会承诺你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因为很不幸 人生的底色本就是“苦”
我们有求而不得之苦(没有的,想要)
得而惧失之苦(已经有的,怕丢)
还有失而怀念之苦(已经丢了的,怀念、想念)

这三“苦”是张沛超老师总结的,我深感认同。

只有尝试接受这些人生的“苦”我们才可能真正拥有体验幸福与快乐的能力。


同时,心理咨询师也不是诊断开药的医生,无法直接提供一剂止痛药,让你药到病除。

甚至心理咨询的过程可能伴随着更大强度的痛苦。

但是心理咨询可以让你慢慢去看到和理解自己的“苦,逐步知道自己究竟深陷在哪一种人生之苦中,又因此感受到何种程度的痛苦与哀伤。

当你可以把这些“苦”拿出来,放在自己面前,去直面它们的时候,也许你就拥有了一种属于你自己的力量,一种能够与过去的“我”分离。

与现在的“我“和解,与未来的“我”做出选择和承担责任的力量,那将是你与“真实自我”相遇的时刻,它存在于心理咨询中的“此时此刻”。
……

原创:赵昕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