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主试的自我修养

文:倩茹君
来源:翟半仙儿与倩茹君(ID:zq20171003)

叮咚!

你的倩茹君突然出现

(秃茹其来)


最近把论文交给导师后

想着早点发推送的

然而由于校标数据不理想

导师建议我再收一波数据

于是我再一次成了一名

光荣的心理学主试

(知道了,你又拖稿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心理学主试的自我修养

01

专业形象


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学主试,首先要给被试群体树立一个专业形象


你需要:


1.一个专业的头像

2.一个专业的昵称

比如:

是不是感觉跟客服一样,看着就贼专业,是不是有想跟我聊两句的冲动!

但是,微信好友很可能把我当成微商删了……

02

脸皮厚


为了收数据,我联系过从未谋面的爸爸朋友的亲戚,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同学的同事,甚至只有一面之缘在英语角认识的大哥……

求求您给我填个问卷吧!

在决定要收数据的那个瞬间,我就已经注定毫无尊严,我像是那个被拔光刺的依萍。


如果对被试要求不多,数据会比较好收。

当遇到追踪实验,收他评数据等,想必这些主试都有很多个想上吊的瞬间吧。

在收数据的过程中,主试们和街边发小广告的一样,一定会被拒绝很多次

  • 发出去100份,收回来50份,有效数据40份。这时候请把眼角的泪擦干,接着去催没给你填问卷的其他50个人!

我们当主试的,就是要脸皮厚!!!

03

宜人性爆表


当主试和当客服的原理是一样,要有超出常人的耐心,把自己的被试当成上帝。

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时时记住,你是一个温柔优雅好脾气的主试小姐姐!

被试的微信要秒回,被试的要求要尽量满足,被试说晚上有空,你就晚上再提醒ta填问卷。被试说今天不行,你就明天再联系。

只要您认真作答,什么都好说!


不知道放什么表情包
再次献出我的“渴望毕业”

04

招募渠道


收数据的前提是有被试报名,如何吸引被试也是主试的一门必修课。(点击蓝字回顾《心理学被试招募的108种方法》

有用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有实地抓人的,有贴纸质海报的,倩茹君本科的时候还跑到对面的工科学校的马原课堂上发过纸质问卷……


主试们常常在论文里写着:本研究采取滚雪球式的收集方法


滚雪球式的收集方法,就是我找一个人填问卷,然后请这个人转发给他的朋友填写,再请这个人朋友的朋友转发给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05

维护被试关系


像我这种收了三四波数据的人深知,作为心理学主试,我们需要与被试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今天收完了数据万一下周还要补收一个校标呢,万一实验室其他的小姐姐也要收数据了呢?

为了维护好被试关系,我不仅发新春祝福,发节日红包,甚至还顺带解答过就业选择的困惑、介绍过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唉,我都有些羡慕我的被试了。

06

有钱有面


对于学生被试而言,只要被试费够高,一定有人来参加。

然而,I/O(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主试们一定了解,职场大佬们10块、20块的被试费是吸引不来的,说到底职被试的招募全看面子了。


所以,我这个贫穷又没面子主试,常常因为招不到被试在深夜里哭泣。

07


我心理学部的主试们大多在做研究之后头发就开始变少了,这可能是一条自然规律吧。


为了保持我的貌美主试的形象(醒醒,你没有!),我已经准备买假发了。

我也是无意之中知道,原来我的“秃茹”称号已经名声在外了。

“半仙儿,出来挨打!”


  • 我导:数据收完了吗?

  • 在…在收呢……

唉,朋友们,不说了。

我去给被试爸爸们磕头了

作者简介:倩茹君,北师心理硕士,个人公众号:翟半仙儿与倩茹君(ID:zq20171003)。人事测评方向的心理测量狗。

责任编辑:Spencer   一只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