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来访者是“小三”,也依然要去共情吗?

01

今天的话题比较有意思,是“共情”。这个词被很多人用烂了,是心理咨询的术语,但是好多人并不了解它,这次我就从工作的角度说一下共情的内容。

在说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共情”。

咨询师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就是共情,共情一词在心理咨询各理论流派中有不同说法,如投情、神入、同理心、通情达理等,在咨询过程中,如何理解来访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些咨询师在咨询的时候容易有个误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来访者感到自己不被咨询师所理解,不但难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也往往打击了来访者继续咨询的动机。

如:某个来访者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女友而苦恼,他说,我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妈妈给我介绍了一个女孩,非常漂亮,温柔,但我觉得不满意,总觉得不对劲。我朋友知道了,也给我介绍了一个,虽然长相不怎么好看,但我却很喜欢。两个女生我都不是特别地满意,我该选择哪一个呢?

有些咨询师就开始犯浑了,说:“你这个算什么难事,既然都有缺陷,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你要哪一个就要哪一个吧,有什么难的!”

来访者听了以后,就会很苦恼,说:“你说的倒很轻巧,我要是能选择的话就不会来找你了,看来你不理解我,你算什么咨询师?”

这个例子很明显地就说明了咨询师没有很好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难题,但咨询师却一概而论,说这件事情很容易,咨询根本无法继续下去。

02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共情的含义包括三点:

1.咨询师通过来访者的言行,深入对方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经验和知识,把握来访者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来访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的问题,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共情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让来访者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纳的,从而促进关系的建立,鼓励并促进来访者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进了自我表达,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

可是,共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一个很难的技术。

某些咨询师,尤其是心理咨询的初学者,可能对来访者缺乏共情,缺乏共情会导致咨询受阻或失败。

如:一个妻子发现丈夫有外遇,内心很苦恼,她想咨询师说,发现丈夫出轨了,很像离婚,但想到孩子还小,一旦离婚,就会给家庭造成影响,非常苦恼。

如果咨询师回答:“现在的社会风气是这样的,男人都爱出轨,出现这种情况也在所难免。”

来访者会觉得咨询师完全在忽视自己的问题,根本没有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

如果咨询师回答:“都这样了,苦恼也没有办法,离婚吧,换个男的。”

来访者听了,会明显感觉到咨询师无法理解自己,甚至怀疑咨询师是在看自己的笑话。

正确的说法是:“在婚姻里面,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感觉很苦恼,就像人们遇到选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做,你很想照顾周全,能够保护好家庭,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伤害,又可以让丈夫回心转意,但是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办法,因此觉得非常苦恼。”

这样的回答,才是真正的共情模式。

03

共情的状态和过程大家了解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了,在咨询中理解和掌握要点。

如果来访者是婚姻内的第三者,需不需要共情?这个问题需要正确理解。

咨询师与来访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其价值观、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可能完全不同,其认知能力、行为模式、个性特征等也不尽相同。如果咨询师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来访者,则很难理解来访者,根本无法实现共情。

如:有个来访者借了别人200块钱,别人不还钱,觉得苦恼,过来咨询。咨询师一听,哎,你才借了200块钱给人家,就觉得苦恼,那别人借2万、20万就不会苦恼了吗?

实际上,这个来访者借别人200块钱,这个人是他非常信任的朋友,平时很深交,做出这样的行为,让他觉得震惊,怎么这么好的朋友,会做出这种事?以后再也不信任别人了。

问题的本质,根本不在于“200块钱”上面,而是“缺乏信任”,咨询师需要深刻把握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共情。

咨询师务必理解,要理解来访者,一定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要站到来访者的角度去看待,体验他的内心世界,越是如此,才能越深刻。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与来访者有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设身处地地理解。

有些初学者,知道应该去理解来访者,做好共情,但却常常担心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不曾有与来访者相似的经历,觉得很难从内心深处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不管来访者的这个感受,是好还是坏,其价值观是正确的,还是违背公序良俗,这都没有关系,咨询师共情的基础不是要求必须具有和来访者相似的经历才能做到共情,而是要求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体验感受。

举个例子。

一个来访者跟你说,我跟别人赌球,赌输了,之前打赌表示,输的人要喝两箱啤酒,不然不是男子汉。

作为咨询师,虽然你没有喝过两箱啤酒,但是你也一定知道,喝完两箱啤酒会是什么状态,会醉,也会肚子很胀,浑身不舒服,你照样能够理解来访者一次喝了两箱啤酒的感受。

你不一定非得去尝试,然后才能得出,哦,我喝了两箱啤酒,好胀哦,头好昏,下次我明白了,咨询我才能理解这个感受。

同样地,回到来访者婚姻内第三者的事实。当有一个来访者跟你说,我是小三,跟有妻之夫在一起,你也能体会得到,她那种状态。

寂寞,孤独,需要陪伴,落寞的状态下寻求依靠,哪怕这件事是不道德的,会被人指责,她也做了。

于是,你会在咨询里面去共情,去理解:“在婚姻的问题上,你选择了第三者的身份,之前你说过你很孤独、寂寞,丈夫离婚以后,让你一直空了好几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你做出了这样的行为。”

而不会指责:“你当小三?!破坏别人的关系?你这个贱人!我不和你咨询了!”

也许你的价值观念是保守的,从一而终的,对感情很忠贞,但是当别人做出了跟你想法不一致的行为时,作为咨询师你也应该去“感受”她。

记住是感受,不是说对这样的做法就百般指责,去批判,而是分析她背后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她为什么这么做,做的原因是什么,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咨询师的身份是咨询,是了解事实,而非去同情,去批判指责,如果要审判,这是法律要解决的事,跟你心理工作者的身份无关。

咨询师要懂得如何去理解工作性质,客观中立才是主要的态度。

如果在咨询当中,当有来访者说她是第三者,作为咨询师你勃然大怒,去批判,去指责,那么你就要认真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了,作为咨询师你还不够成熟,没有准确把握共情,在今后的训练中,去纠正自己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王明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腾讯问答专栏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ID:wmc19870405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