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效应:“暂停”的大脑会有什么魔法 ?| 心理词条

# 壹心人6活动文章 #
作者正在参加壹心人活动,欢迎参加投稿,赢丰厚鲸币!
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476812

01

阐述定义

 

酝酿效应:当人们反复致力于某一问题的决绝而又不得其解时,如果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往往能很快找到解决的方法。

 

关于酝酿效应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解释,却源于一个公元前古希腊的希伦王与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非常有趣的故事。同时还伴随着流体静力学中一个重要原理——浮力定律的诞生浮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了解这个过程,可以给我们在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时有一些帮助和提醒。

 

02

背景来源

 

传说,相传古希腊的希伦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是在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并非金,但这顶金冠的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工匠到底有没有私吞黄金呢?


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于是,希伦王召见阿基米德,让他鉴定纯金王冠是否掺假。

 

接到这个任务后,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多日,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于是,一天,他决定先停下手头的工作,泡个热水澡放松一下。在跨进澡盆洗澡时,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了出来。而且,他还发觉自己入水愈深,身体就愈轻。

 

于是,他恍然大悟,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从而破解了这个难题,也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阿基米德浮力原理。

 

阿基米德通过计算将王冠沉入水中排出的水量解决了国王的疑问,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明了浮力定律这一戏剧性过程,后来被心理学家归纳为“酝酿效应”

 

很多时候,当我们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耗费多少精力都找不到正确的思路。

 

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反而可能会产生关键性的灵感,而这就是“酝酿效应”。

 

03

案例分析

 

案例一: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维拉曾设计过一个实验,专门演示“酝酿效应”。 西尔维拉选取了三组性别、年龄和智力水平等都大致相同的志愿者,要求他们思考同一道难题。

 

根据实验要求,第一组有半个小时来思考,中间不允许休息;第二组先思考十五分钟,然后无论解出与否都要休息半小时,然后再回来思考十五分钟;第三组与第二组类似,仍是前后各思考十五分钟,但是中间休息的时间延长到四个小时,用于打球、玩牌等休闲活动。

 

试验结果是,第一组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有64%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三组有85%的人解决了问题。 实验结束后,西尔维拉依次记录每个志愿者的解题过程,发现第二、三组志愿者休息完后再回头来解题时,并不是接着之前已有的思路继续往下做,而是从头做起。

 

通过这次实验,西尔维拉确信,“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的不恰当思路的定式,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很显然,这种把难题暂时放一放,穿插一些其他事情的做法,使人们不会陷入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能够采取新的步骤和方法,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被解决。

 

案例二、有一对兄弟俩用了10年时间,烧制了很好的陶罐,准备带去城里卖。

 

没想到,船在行驶途中遇到了强烈风暴,陶罐全部都碎了,这让兄弟俩很难过。

 

这时,哥哥提议,来一趟城里不容易,去城里四处走走,见识见识。弟弟哭着说:你还有心思去闲逛,你就不心疼那些陶罐?哥哥心平气和地说:我们够不幸的了,如果还因此而不快乐,那岂不是更加不幸?

 

于是他们暂时忍住内心的难过,平静地进了城,在闲逛中意外发现,城里人用来装饰墙面的东西,很像陶罐碎片。于是,他们索性将那些碎片再砸碎,做成马赛克出售给工地。结果,他们大赚了一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不幸时,不妨冷静下来,让大脑转个弯,或许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很多事情都已经注定是要失败的时候,我们不妨放开心情,寻找别的方式,或许会有更好地发生。

 

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可以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照。总之前面的经历与努力,总会带给我们一些收获。

 

04

相关科普

 

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酝酿”过程并不是停止思维,而是将原先的整个思维过程转入潜在的意识层面,通过潜意识对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类似于“灵感”的思维状态。

 

而这种状态的触发因子就是中途的休息过程。在放下难题之后,大脑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反而有利于在潜意识层面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过一个观点: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逻辑的,前者是“从想象中得来的”,后者是“从理智中得来的”。

 

而这种状态的触发诱因,就是在停下复杂棘手的任务后,大脑消除了因为集中精力带来的紧张感,暂时屏蔽了原来那种陷入固定死角的思路。随之会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新思维模式。

 

  • 要相信我们的大脑,它比我们想象中更强大。人脑中隐含着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这种能力被称为“灵感”或“直觉”。

 

  • 要相信,即便我们停止思考问题,大脑中收集到的资料也不会消极地储存在那里,它会一直在意识深处,重组、加工原来存储的那些资料,进而产生新的想法。

 

05

个人见解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而由此延伸出来的很多观念,比如“劳逸结合”的工作理念

 

比如写文字久了,眼睛会累,思路会枯竭,此刻,走出去看看天空的白云,或者浩瀚的星空,也许就会思如泉涌,也许会发现还有更好的话题需要表达,也会发现原来的困扰,只不过是一点点的没有想到而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因此,当我们面临一个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更不要因此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解决不了难题,而是走进了僵化的思维定式中不能自拔。

 

这时,不妨先按下暂停键享受一下休闲,或者去做别的事情。暂时放下这个问题,可以消除掉此刻我们有点僵化的思维模式,过一会、几天,甚至很长时间之后再来拾起它,我们的大脑便能够产生新的灵感,运用新的思维模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职场中很多以分割时间为基础的各类时间管理方法,都是从“酝酿效应”中延伸出来的。

 

比如最简单的25分钟为1番茄钟”时间管理方法中间的暂停与休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人在“番茄钟”内的当下保持最大的专注度。

 

这样的时间管理,更能让人保持充分旺盛的精力,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工作起来也会更轻松、顺畅。

 

就是这么神奇,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自动进入了“酝酿阶段”。


暂时的停顿,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固然我们暂时放下可以让我们尝试让“酝酿效应”绽放之“思维之花”,但是如果不具备如阿基米德的渊博知识,那么多人洗澡,又有几个人会厚积薄发的想到浮力原理呢?苹果坠落,又有几位可以如牛顿一样发现了“地球引力”呢?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但是如果你想独立解决某些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在那些方面有自己的专长与准备。所有人的岁月静好,都是别人前期诸多努力付出的结果。


参考文献:《墨菲定律全四册》之《酝酿效应:“不思考”也是一种思考方式》
原创:舒雅清正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