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暴力的人会成为英雄,还是下一个凶手丨昆明劫持案

文:时差少女S  
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
原文标题:遭遇暴力的人,会成为英雄,还是下一个凶手?| 写在昆明劫持案后

 

上周五,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门口,一名中年男性王某持刀砍向多名学生,现场造成 7 人不同程度受伤、1 人死亡。

 

之后王某劫持了一名 13 岁的学生作为人质,在学校门口与警方对峙了 2 个小时,最后王某被特警击毙,小男孩从刀口下获救。

 

子弹将罪犯爆头的那一刻,小男孩挣脱出来,一位警察抱住了他的头,把他拉开了人群,没让他回头看那个血腥的场面。

 

 

新闻里有很多值得讨论的人,伤者、警察、女记者…… 今天少女特别想聊聊那个在刀口下获救的小男孩,这样一次暴力事件,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呢?

 

想起了《犯罪心理》中的一句话:“在童年遭遇暴力的孩子,有的成长为施暴者,有的成长为保护者。”

 

我相信,这个小男孩会是后者。

 

 01

与死亡面对面,给人上了怎样一课?

 

这是寒假前最后一天上课,下午五点,13 岁的小万像平常一样背着书包放学回家,担心着怎么跟爸妈说自己的期末考成绩。即将到来的寒假,有不少作业要做,有寒假兴趣班要上,还有爸妈的唠叨和爱等着他……

 

一场飞来横祸,让这一天突然改变了意义。与杀人犯面对面,直面死亡的恐怖整整持续了 2 个小时。

 

枪声响起那一刻,他没有被吓倒,也没有大哭,而是起身一跃往前冲,就像从死亡门口冲回美好人间一般。

 

大家都在担心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阴影,担心他以后还能不能正常面对学校那扇门,能不能轻松快乐去上学?

 

但是我想说说另一种可能,孩子可从这场灾难中受益吗?

 

为了回应所有人的担心,小万妈妈在班级群里发了消息:

 

 

看着这段话,可以想象,孩子在全家人的拥抱中回了家,此时在饭桌上大口吃饭,眉飞色舞地 “吹牛”,觉得自己就像个小小英雄。

 

如果说,放学以前他还担心自己的成绩,还因为跟同学闹矛盾而闷闷不乐,那么此时的他,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那些都不重要了……

 

为什么?

 

当然,小男孩自身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素质是基础,但是心理学家认为,重大的压力事件,本身就会人的情绪重新校准。

 

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 Margee Kerr 曾招募了 262 名志愿者,让他们进入一个恐怖屋地下室接受挑战,结果发现,在经历了可怕的恐怖之后,大家的情绪普遍都比以前更加积极了。尤其是对于那些压力很大的人来说,一场恐怖体验反而让他们情绪好转更多。[1]

 

好比你感觉到家里特别冷,但是等你穿着衬衫在雪地里待一会,再回到屋里时,温度并没有改变,你却感觉到格外暖和。

 

情绪也一样 —— 在经历了一段极其可怕的灾难之后,重新回到正常生活,你感觉全世界都特别美好,一切的不如意都变得渺小了。

 

并且,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的未来时间知觉发生改变时,目标的优先次序也会发生改变。[2]

 

当我们觉得未来还有无限长时,我们会把经历放在工作、个人成就、自我价值上;

 

但是当我们觉得未来不长时,我们会把更多时间花在家人、快乐、情感奉献上。

 

这样一场飞来横祸,会让所有活下来的孩子和家长,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把时间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就像小万的父母,他们此时肯定不再苛刻孩子的学习成绩,就算不及格,他们也欣然接受;他们会更在意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孩子。

 

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无数的幸存者,会活成另一种英雄,他们甚至选择更多地帮助别人、回馈社会。[3]

 

这个男孩成为下一个保护者,并不是不可能。

 

 02

同样经历暴力,为何有人成了下一个凶手?

 

这次事件中,除了这个没有受伤的男孩,还有 7 个受伤的同学、一群惊吓万分的家长、一个永远离开我们的孩子和破碎的家庭。

 

每一次凶杀案,背后都是无数伤痕累累的心灵,所以上面讨论的 “向死而生” 的美好,肯定不是全部真相。

 

少女看新闻的时候,冒出了一个疑问:同样是经历暴力或创伤,为何有人立志为民除害,而有人却成为了下一个施暴者?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重大创伤或暴力,会给人心理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最常见的后果,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它是指目睹或遭遇死亡威胁、严重创伤后,个体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例如脑海反复出现暴力情景,对周围环境过度警觉、焦虑、恐惧等。

 

大量研究表明,PTSD 很可能引发暴力行为,因为他们会认为周围环境是充满敌意和不友好的,这种不合理的认知可能会促使他们以一种暴力的方式对待外在的威胁。[4]

 

 

如果在经历暴力和创伤后,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关怀和支持,甚至遭遇来自家人或照料者的伤害(病理性照料),则可能出现另一种严重后果——反应性依恋障碍(RAD),表现为:

 

1. 痛苦时几乎不寻求安慰、支持和保护

2. 对别人提供的安慰毫无反应

3. 几乎没有积极情绪

4. 不能解释的易怒、伤心或在明显没有威胁存在时表现出的恐惧

 

研究发现,患有 RAD 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低自尊、缺乏自我控制、反社会态度和攻击性、撒谎偷窃等行为, 而且很可能会持续到成年。[5]

 

纪录片《怒焰狂花》(Child of Gage)便讲述了一个经历创伤后患依恋障碍的 “小恶魔”,她面无表情地把一只鸟的脖子扭断、冷血地偷厨房的刀说要杀了养父母和弟弟。

 

这个女孩叫贝斯,童年时遭受了性侵和父母遗弃,尽管后来的养父母对她疼爱有加,但是她说:“我被伤害得太深了,我要杀了所有人,不要任何人在我身边。”

 

她对周围的人和世界没有任何感情,行为残暴,似乎是预定的下一个杀手。

 

幸运的是,贝斯后来在心理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慢慢痊愈,成为一位健康的孩子,长大后也成为一名助人者。

 

可以说,在对抗暴力和创伤的过程中,专业的心理干预和家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当周围能够建立一个长期有爱、信任、依赖的关系时,就会极大减少心理障碍及暴力行为。

 

 03

暴力还可能源于基因?该如何破解?

 

同样经历暴力,有人出现更强的攻击行为报复社会,这背后还有一种原因——基因。

 

神经科学家 James Fallon 是研究精神病态(Psychopathy)的先驱,这不是一句骂人的话,而是心理学上对一种暗黑人格的称呼。

 

这样的人具有高度冲动性和攻击性,缺乏同理心和自控能力,是社会中造成凶杀案的主要施暴者。

 

James Fallon 对大量人群的脑部进行扫描,发现普通人大脑中的一些活跃区域,特别是眶额皮层(orbital cortex在精神病态人群的大脑中却是黑暗的,因此导致他们缺乏同理心、更具攻击性。[6]

 

 

有趣的是,James 有一次扫描了自己的大脑,发现自己竟然就是这种 “天生变态狂脑”,并且自己拥有所谓的 “战士基因” (代号 MAO-A),该基因与暴力倾向关联密切。

 

其实,James 在家人朋友看来有时也挺“病态”的,例如容易情绪失控、好胜心极强、玩游戏永远要争个输赢等。这或许跟基因有很大关系。

 

但具备“变态基因”的他,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并没有成为杀人狂魔,为什么呢?

 

James 回忆过去,觉得是美好的童年、父母的爱让自己幸免于难。家人给予了他很多的关爱,这种爱与善意,让他即使做了些冲动的事情后,也能够及时克制自己。

 

“我想起了母亲,想起她经常坐在三角凳上修剪杜鹃花。当时我心里就想,她是我人生的第三条凳腿。我有精神障碍患者的基因与大脑,但母亲给予了我无限的关爱,她一直说我是一个好孩子。

 

这浓浓的爱意,是那条防止我倾覆的第三个支点。是她帮助我健康成长,成为了一个善良聪明的人。

 

我被爱了,是这种爱保护了我。

 

 写在最后

 

创伤在每个人的人生中不可避免,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全身而退,甚至一些时候,我们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对抗伤痕。

 

除了向家人寻求支持,我们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治愈创伤,获得成长。

 

特别推荐壹心理咨询的「即时倾诉」服务,在这里有超过 10 万人得到情绪安抚,获得坚定有力的支持。

 

– The End –

 

References / 少女用到的文献资料:
[1]Kerr, M., Siegle, G. J., & Orsini, J. (2018). Voluntary arousing negative experiences (VANE): Why we like to be scared. Emotion.
[2] .Carstensen, L. L., Isaacowitz, D. M., & Charles, S. T. (1999). Taking time seriously.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54(3), 165-81.
[3] 佟晶, 郭明珠, & 甘怡群. (2011). 意义取向应对在重大丧失中的作用. 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4] TaftC.T.Creech, S.K.,& KachadourianL. (2012)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anger and aggression: A reviewJournal of ehabilitation esearch and Development49(5) ,777-788.
[5] 张晓露, & 陈旭. (2014). 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 病源, 诊断与干预. 心理科学进展, 22(11), 1747-1756.
[6] Daily MailNeuroscientist who discovered brain patterns in cold-blooded killers accidentally found out he is a psychopath too – but he insists he’s a ‘nice’ one. 素材参考发布于公众号 “英国那些事儿” 由事儿君所作的文章《他专门研究心理变态,最后发现他自己才是犯罪家族的天生变态!》
 
作者简介:时差少女S。文章已获微信公众号 :心理0时差(ID:PsyTime)授权转载,有趣的心理科普、前沿的心理动向、专业的心理研究,网罗全球,没有时差。
 
排版:小鲸鱼  Bobby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