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苦痛怎样才能被看到?| 难民照片与政治

作者:京师心理
来源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2015年9月2日,一张由蓝白红三色构成的照片登上新闻,这代表自由、平等、博爱的配色下所呈现的,却是一名溺死的3岁孩童伏倒在土耳其海滩上的场景。这便是震动了全世界、引起各界激烈争论的Alan Kurdi之死

这张照片引发了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关注和回应。实际上,在始于2011年的叙利亚难民危机中,西方媒体广泛地记录了数千名难民逃离祖国、穿越地中海的旅程,然而,直到Alan Kurdi的死出现在各媒体上时,欧盟才改变了难民政策,增加了近10倍的捐款[1]。

 

另一个关于受害者新闻照片的著名案例是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事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2003年4月曝光的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的照片引起了全世界轰动,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引来了各国政府、人权组织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这座监狱于2006年关闭,所有犯人被转移到了政府斥巨资建设的新监狱中,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关押。它更深远的影响则在于公众舆论的改变,引发了人们对于战争与生命、暴力与哀悼的思考[2]

从绘画到摄影,各种不同形式的图像一直是强大的文化媒介。而新闻摄影的出现,赋予了照片强大的政治力量,因为它们有能力通过镜头描绘现实,决定哪些主题可见或不可见,并且塑造着我们对社会政治事件的看法和理解

 

上述的两个例子为我们展现了描绘受害者“标志性图像”的政治能力。人们在图片中的形象会影响我们对他们的态度。

 

对此,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一个概念:可识别的受害者效应(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3,4]。当文字和视觉信息涉及单个能够被识别的(identifiable)个体而不是大群体的痛苦时,我们会以更亲社会的方式参与(例如,参加慈善捐赠等[5])。

 

但是至此,请停下来回忆一下,这种“可识别的受害者”是我们在各媒体上最常见的图像类型吗?

 

事实上,在现实媒体中,可识别的受害者形象只不过是个例,而非常态。

 

在叙利亚难民危机的背景下,西方主流媒体的照片大多使用“特定的视觉框架”来描绘难民,即难民通常以中到大的群体形式被呈现,没有具体的面部特征。这与“可识别的受害者”明显不同。并且拍摄使用的一般是中远距离的相机镜头[6]。

 

  

鉴于大多数媒体照片里都不是可辨认的受害者,我们不禁想问,让大众看到这些描绘了大群体的照片会产生什么结果?

 

Azevedo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想要探讨以大群体的视觉效果呈现的新闻照片对读者的影响,以及它的社会和政治后果[7]。研究者们重点关注了难民在媒体中的主导视觉框架,即他们被描绘成一个没有面孔的群体,是如何产生政治影响的。

群体图片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众对难民的态度?


社会科学表明,将难民描述为一个大群体是一种不人道的方式,因为这种描述削弱了媒体受众所感知到的难民的脆弱性,更多地强调难民危机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研究者通过在线平台测试了参与者对于不同的难民照片表现出的态度,并请参与者评估了照片中难民的情绪体验。

 

在实验中,接触到大群体难民照片的参与者更少地把难民的情绪归于次级情绪,而更多地把难民的情绪归于初级情绪。初级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通的基本情绪,比如恐惧、愤怒、快乐等;次级情绪则需要认知层面的加工,是人所特有的对情绪的反应,比如温柔、内疚、同情等。


你会怎样解读这两张照片呢?

研究者认为,群体照片导致了一种隐性的 “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即读者很难将难民们当做相对于其他物种而言的“人”来看待,因为读者缺乏对他们身上独属于人类的特征的感知。去人性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感知到较少的次级情绪,而这些次级情绪往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对此,研究者的解释是,当面对一个大的群体时,个体的同质化促使我们形成了对整个群体的刻板印象,从而使得我们对于个体特质的感知能力减弱了。这就好比于面对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时,对我们而言他们更可能是“XX学校的学生”,而从中独立地分辨出每一个不同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照片中的元素如何影响大众对难民的态度?


在媒体对难民的描述里,常出现他们穿越地中海,在海中得救或溺死的情境。事实上,这种视觉和语言的隐喻会影响人们的刻板印象。“洪水”、“汪洋”的反复出现可能会起到一种暗示作用,使人们把难民看作具有潜在危险性和不可控性的存在。

一载数百人的难民船于海洋中倾覆

研究者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除了主导视觉框架(大群体vs小群体)的影响,照片的叙事背景在海中与在陆地上也影响着人们对待难民的去人性化。当大群体结合了具有威胁性的海洋、水的叙事背景时,人们对难民的去人性化程度被进一步地放大了。

 

研究者还发现,相比于小群体的难民照片,人们更倾向于把大群体的描述方式评估为“不人道的”。人们会认为照片将难民的形象描绘为“低人一等”,而非和自己国家的公民一样平等。

群体图片是否影响人们对不同政策的支持?


除了人们的态度,这种个体或群体的照片视觉框架是否会改变人们的行为呢?在接触到大群体或者小群体的难民新闻照片后,参与者被提供了两份请愿书,分别提出了支持难民和反对难民的措施,被试需要选择将自己的票投给支持政策还是反对政策,亦或是弃权。

 

研究结果显示,面对一个大群体的难民形象时,人们更可能签署反对难民的政策,而较少选择支持难民的政策。面对小群体的难民时,人们则更倾向于将票投给支持难民的政策

 

墨西哥边境与特朗普

研究还使用了面部线索来衡量被试对于政治领导人的选择以及他们的政治偏好。结果表明,人们在接触了大群体的难民图片后,更可能选择支配性高而可信度低的领导者,即更倾向于支持一位独裁者

在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选举中,移民政策一直是政治辩论的核心之一,而民粹主义政党在全球的兴起就有部分原因来自于独裁领导者的反移民情绪。

 

关于这种影响背后的原因,研究者考察了人们对于难民的情感反应,发现人们对于大群体中难民的同情程度影响了他们对于领导者的选择。当人们对于大群体中难民的同情感越低时,他们就越可能选择一位独裁的领导者。

 

以上的研究结果充分说明,我们在新闻中所见为何,以及媒体如何选择性地向我们呈现这些内容,不仅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反应,最终还会影响政治体系的运作。

参考文献:
[1] Slovic P, Västfjäll D, Erlandsson A, Gregory R. (2017). Iconic photographs and the ebb and flow of empathic response to humanitarian disaster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4(4), 640–644.
[2] Butler J. (2010). Frames of war: When is life grievable? London, Verso.
[3] Lee S, Feeley TH. (2016). The 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 a meta-analytic review. Soc Influ 11(3):199–215.
[4] Slovic P. (2007). If I look at the mass I will never act: psychic numbing and genocide. Judgm Decision.
[5] Zagefka H, Noor M, Brown R, de Moura GR, Hopthrow T. (2011a). Donating to disaster victims: responses to natural and humanly caused events. Eur J Soc Psychol 41(3):353–363.
[6] Batziou A. (2011). Framing ‘Otherness’ in press photographs: the case of immigrants in Greece and Spain. J Media Practice, 12(1):41–60.
[7] Azevedo, R.T., De Beukelaer, S., Jones, I.L. et al. (2021). When the lens is too wid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visual dehumanization of refugees. Humanit Soc Sci Commun 8, 115.

编译西路下。来源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 郭锅锅锅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