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喝热奶?一个场景带你了解控制欲妈妈的行为影响

在卡夫卡的名短篇《判决》中的末尾,父亲对儿子进行一番言语激烈的批判后,判决儿子从此消失。于是儿子立即逃走,像落魄的乞丐一样垂挂在桥的铁杆上,慢慢体力不支掉了下去。

 

这篇文章从文学的角度上解读了很多丰富的意蕴,但不管从什么角度解读它,读者都一致认定那是一个醉心于权力压制的父亲对儿子进行迫害的故事。在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这种做法的有一个通俗易懂的词语,那就是控制欲。

 

控制欲有很多的面孔,直接的命令强迫,比如你今天必须把我做的早餐吃了;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如你不结婚的想法是错误的,结婚是人类的归宿,人人都像你不结婚,人类该灭绝了;比如,怀疑伴侣背叛自己,查伴侣手机,跟踪伴侣外出行踪等。

 

控制欲强烈的人难以容忍别人不认可他们的说法和做法,总是试图将局面牢牢控制在自己能够左右的范围之内,说到底,他们还是过于没有安全感的人,惊惧面对意外和冲突。


控制欲强烈者缺乏稳定的自我,总想着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别人的顺从可以保证让自己体会到存在和力量。

 

在《隐秘的角落》中有一个场景:朱朝阳的妈妈端着一杯牛奶让朱朝阳喝下,好让她早点洗碗,但是因为牛奶太烫了,朱朝阳告诉妈妈放凉一些再喝,他的妈妈顿时恼羞成怒,反倒责怪儿子违逆了她的意愿,还不断数落孩子父亲的种种不是,朱朝阳看着激动愤怒的母亲不得不将牛奶一喝而光。


 《隐秘的角落》剧照

仅凭这样一件小小的喝牛奶事情就可以激怒朱朝阳的母亲吗?当然不是,这一幕的发生看起来莫名其妙,实则有着是必然的依据。

 

由于婚姻的不幸,被动离异,这位母亲将对丈夫的怨气和情感需求不足造成的身心压力转移到了儿子身上,若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不符合心情的风吹草动,心里本来积怨的怒火就如同膨胀的火球一样喷泄而出。

 

在朱朝阳和他的妈妈之间,父亲的缺席变成了伤害母子关系的隐患外,还和妈妈为了儿子放弃个人幸福的行为有很大的关联。


她对追求她的人提出的条件都是以儿子为先,一切的行为都要让步于儿子的成长和学习。这种一而再地过度牺牲背后是对儿子进一步的情感索取,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会进一步损害儿子对自己的信任。

 

朱朝阳的妈妈对他付出越多,他为了抵消掉亏欠感不得不迎合妈妈,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后来通过撒谎和疏离妈妈来获得喘息的机会。

 

在和母亲长年累月的互动关系中,这种模式逐渐固定下来,母亲早已习惯儿子对自己的顺从,儿子时不时的反抗和不满,则被母亲认为是对自己的背叛。


  《隐秘的角落》剧照


如果说自由表达是人的天性,尤其在儿童时期更应该被鼓励,当这些自由被压制,表面变得风平浪静后,那些力量变成了什么,又以什么形态存在呢?

 

这种表现大概有以下三个情形:

 

1孩子已经认定接受爱是有条件的,接受意味着自己受制于他人,因此会变得拒绝接受别人的给予和付出,如果表现在亲密关系中,就会不断在关系中试探,不愿意相信自己能够拥有真实情感的可能。

 

2习惯了迎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拒绝他人的求助,甚至是别人的无理要求,内心会产生愧疚感,难以摆脱委屈求全,自我贬低的心态。

  

3成长中长期处在这种不良的关系模式中,长大后进入亲密关系时,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负面的强迫性重复的怪圈,变成一个关系的破坏者,表现为:在每一段感情发展都没有好结果,而分开的原因总是自己不断在关系中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若怒对方,把对方赶出自己的关系才善罢甘休。

 

最后一种也成为了强迫性重复行为,发生的根源是虽然时过境迁,情感受害者内心仍然一直存在着把自己遭受过的伤害修复过来的愿望,小时候受到过家长过分的控制和约束,内心受过的伤在身体内潜伏。长大后就可能会找那些有控制欲的人做自己的伴侣,期待通过对小时候熟悉关系模式的重复获得情感翻盘,到最后往往会发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或者在潜意识中,认定自己是不幸福的,找一个控制欲强的人相处,然后破坏和对方的关系来证明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以此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例如在夫妻关系中,男方通过女方的不愿意公开自己手机聊天记录的行为来怀疑女方背着自己和别的异性交往,虽然理智告诉他,妻子有保护隐私权的权利,可是心理上总想着一定找点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有一天,在他的无理取闹和无尽纠缠之下,女方终于受不了,果真找了别的男人。如此一来,男方就说,看吧,我看你就是那样的人。

 

这个行为在关系中叫做投射性认同,即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或作出反应的人际关系模式。


 图片来自本人

控制欲有巨大的破坏力,阻碍自己的发展,也阻止自己的人际关系发展,如果我们自己是有强烈控制欲的父母或不得不面对控制欲强的人,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一般的社交关系,遇到专制苛刻的人,可以和对方保持界限,和对方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来保护自己。

 

如果是自己是控制欲强烈人,应该下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在字条上记下,每当自己有类似的心理体验的时候,自己的脑海想到的是什么?

 

例如一个母亲说,我的孩子不愿意吃我做的早餐,我觉得我的努力又白费了。

 

她给孩子的反馈是:不吃浪费,以后我再也不做了。

她的体验是:自己的努力被忽视了,我这么辛苦他居然看不到,好受伤。

 

辨别情感体验:孩子不吃早餐可能是迫切想到学校去,因为前一天有好玩的事情等着他,或者厌倦早餐的口味,但又想不出吃什么,只好暂时沉默。

 

如果把怪责孩子不吃早餐的说法换成一个约定,和孩子前一晚约定,如果不愿意吃早餐,提前说,好让自己不需要准备。这样避免浪费,也可以省下一点时间。


《隐秘的角落》 剧照

这样既征求了孩子的意见,也减轻了自己不被重视的忧虑感,其实,那些忧虑并不是外在添加的,而是早早存在脑海中了,那些潜伏在情感中的忧虑很容易被极小的事情激发,进而对他人发起攻击。

 

父母频繁的压迫言语和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了压迫感,同时也会让他们产生愧疚感,显然,这和父母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当父母到孩子不认真学习,背着自己玩手机游戏,之前可能第一时间是愤怒,忍不住破口大骂。当认识到这些愤怒的根源并不全部由当下的事情发生时,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脑海中那个发怒的自己说:等等,那是我过去的经验,我不能被过去的经验绑架了,我要冷静下,找出孩子这样做的原因。

 

通过鼓励自己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玩游戏是学习太难了,太累了,游戏可以暂时让孩子摆脱心理压力。

 

父母需要建立的另一个认知就是,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与进步者为伍,自己主动变成进步的人,是人们对自己的期待和渴望。对孩子来说,获得好成绩可以让自己有良好的情感体验,本质上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厌弃学习。只是在学习成绩上受挫,受到老师批评,作业太难,父母经常以作业为由责怪自己等等一系列行为都在削弱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


 《隐秘的角落》 剧照

冷静地经过一番顺藤摸瓜的分析后,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难熬的时间,约定玩游戏时间和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在孩子获得好成绩时,进行出其不意的奖励。这些都是补救的方法。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来打破原来不良的交流模式,即使付出的努力达成的现实和期待有些差距,即使内心有落差,可世界一直都是循序渐进发展的。接纳规律,也是接纳我们在向好的进程中的所获。

  

在《隐秘的角落》,成绩优秀的朱朝阳在母亲时而惊慌失措,时而恼羞成怒的控制中成长,小心保护着自己的自尊,变得听话乖巧,那是他牺牲自己的快乐为代价的,母亲一直把他的学习成绩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不允许他进行正常的社交关系,让他变成一个独来独往的孩子,在同学中间显得格格不入,朱朝阳把内心的孤独和自卑深深地藏在内心,变成一个心事重重,心思谨慎的孩子。

  

相信父母根本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像剧中的孩子朱朝阳一样活得如此艰难。在自尊的角度上,父母在保证爱和规则之间不断寻找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尽可能在保证给予孩子爱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规则,爱和规则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达到关系的平衡,不做控制欲的父母,给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持续学习力。 

  

 

 ●作者其他精选文章

《眼光普照》下不被看见的我
白宇在《沉默的真相》找钱包时的内心活动
为何打破边界会产生厌恶感?
《海上钢琴师》从抛帽子到合理化期待
如花在《胭脂扣》中为何选择殉情?
◆作者:文玟
◆微信公众号:剧记手(ID:wen6696059)。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