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度错觉是什么?是否可以用来识别谎言? | 心理词条

01

阐述定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场景:

恋爱中明明自己很生气,但对方却浑然不觉,不来安慰;

每次说谎,好像下一秒就会被对方戳穿;

向别人传达任务或者信息时,对方仿佛总是有些地方领会不到自己的心意;

喜欢一个姑娘,每次和她相视总觉得对方感受到了自己的好感。

如此诸如此类的事情相信都有所经历,这其实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一种认知偏差,名为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或者被洞悉错觉。(由于透明度错觉与被洞悉错觉意思相近,英文翻译相同,且被洞悉错觉在学术研究及理论阐述中更常用,所以下文中主要以被洞悉错觉名称为主。)

透明度错觉的概念最早是由Gilovich等人于1988年提出的,依照Miller和McFarland的提法(Miller,1991),意为人们高估他人解读自己内部心理状态的倾向性,涉及到个体向他人传递自身内心活动信息的错误假设。这种由于过高地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看透”的错误知觉也被称为被洞悉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在人际互动的场景中,人们会以为自己的表情、语言、眼神已经传达了自己真正的意思,甚至期望自己一言不发别人也会猜透自己的想法。同时,在有些情境下,人们会刻意的掩藏自己的隐私,并且会去推测他人是否已经看穿了自己。

然而,不论是表达自我,还是掩藏自我内心,人们都会认为自身的信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泄露。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被洞悉错觉是指人们高估他人了解自己内心信息的一种认知偏差,是个体高估他人对自己看穿情况的一种错误知觉。

02

背景/来源

对被洞悉错觉的实证研究始于1998年,在这项经典的研究中,研究者设计了两个独立的实验,分别是“谎言识别”和“饮料识别”程序,发现了被洞悉错觉的存在。

饮料识别”范式是让被试在不透漏任何面部表情等信息的情况下品尝两种不同的饮料,并让观察者推测被试哪杯喝的才是异味饮料。

记录被试推测有多少位观察者可以正确识别自己喝了异味饮料,同时记录实际有多少位观察者推测正确。结果被洞悉错觉的值就是用被试预测结果减去观众实际推测的结果

谎言识别”范式是让被试参加“测谎游戏”,每轮参加的人数有 4-5 人,这些被试轮流到观察者面前读出一个问题,并规定该问题是需要撒谎或者真实回答(例如:你最喜欢吃的主食是什么?),每轮有且只有一位被试需要撒谎,观察者需要猜测哪一位被试是撒谎者。

研究者关注于撒谎者认为有几位观察者会猜测正确,同时记录实际有几位观察者猜测正确。被试的预期与实际值就是被洞悉错觉。有研究发现,撒谎者估计有接近一般的观察者会猜测正确,而实际正确率只有 25%。


以上两种场景主要体现在个体需要隐藏内部信息时,在目前研究中,当个体需要表达内部信息时,则采用“歧义语表达”范式

歧义语表达”,该范式被试分为表达者和听众,他们随机配对,表达者根据歧义语中所表达意思的提示,通过断句重音等方式念出句子,但是不能通过其他线索。

表达者在念完句子后,倾听者会收到一张写有该歧义语句子不同意思的纸条,倾听者需要选择表达者所表示的意思 A or B。

表达者预测倾听者可以准确猜对几个歧义语,表达者预测倾听者理解真正意思的歧义语个数与倾听者实际理解个数的差值即被洞悉错觉。

03

影响因素


由于被洞悉错觉是一种特殊的元知觉准确性偏差,所以了解并讨论其影响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个体的被洞悉错觉有很大差异,国内外学者研究后发现主要有两类,个体差异和情景因素: 

个体差异

1、自我意识

被洞悉错觉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知觉,涉及到自我意识,所以最初自我意识作为一个人格变量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Vorauer 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被洞悉错觉正相关,自我意识中的两个维度:特质自我意识与状态自我意识均影响被试的被洞悉错觉。

同时,在更强的自我关注条件设置下,被试会体验到更强的被洞悉错觉。当个体对自我产生更强的关注时,会忽视外部的信息,以及他人的情绪线索,从而选择性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更明显的被洞悉错觉。

2、观点采择与自我关注


个体的自我关注程度高的时候,被洞悉错觉更强。

Tabata 等人在后续研究中,让被试处于与自身经验不符的冲突情境中发现,个体在冲突情况下的自我关注程度会更高,而且这种过度的自我关注会增强被洞悉错觉

自我关注是指注意资源集中于个体本身,关注自己的情感、思维。与自我关注相反,观点采择能力本质上是指个体的“去中心化”,也就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具有较强观点采择能力的个体,会降低被洞悉错觉。

3、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也是一种人格特质,指的是个体会根据自己的目标,  调整自己心理和行为。

高自我监控个体比低自我监控个体更加关注环境信息,会根据他人的表现调整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线索很敏感。

有研究者发现,自我监控更强的个体被洞悉错觉也更强烈。并且在直接与间接地互动情景中,自我监控的影响各不相同。特别是在直接情境中,高自我监控个体被洞悉错觉低于低自我监控个体。

4、锚定及其调整的观点


被洞悉错觉是在人际交往之中,由于主客体差异引起的一类典型的社会认知偏差,是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不对称状态的深入阐释,也是对这种不对称知觉的内在性质的动态描述。

在Tversky 等人的锚定及其调节理论中指出,个体在进行评判时,会事先设置一个诠释有关讯息的基础标准即锚定点,然后用这个点做基点,再慢慢调节自己的评判得到结果,但是在大部分情景中,由于个体的调节是不全面的,所以得到的结果也常常会和自己的意见十分接近。

5、朴实实在论的观点


从朴素实在论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由自身的视角来理解这个世界是最为简单和容易接受的,同他人传递回来的信息相比,个体会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对外界的人或物的理解是对这些事物真实而客观的反映,并非自己的主观臆断或解释

也就是说个体更愿意相信自己是依照世界的真实状况来感受和理解外在环境的,个体确信自己的所作的判断时十分理性的,与此同时他们还有存在大部分人和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观点。因此,人们便容易将同一事情对自身的重要性和对他人的重要性辨别不清,这样在对他人的观点进行选择是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情境因素

1、文化观念 


基本的文化观念有集体主义倾向和个体主义倾向。通常认为东方文化下偏向于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背景下,偏向于个体主义倾向。

但是不管是在何种文化背景下,集体主义倾向的被洞悉错觉都高于个体主义倾向个体。因为研究者认为,拥有集体主义倾向的个体,会更偏向于认为个体间的差异比较小,认为个体与他人有更亲密的联系,这样就会非理性夸大他人对自己内部信息的了解。

2、权力大小

国外学者同样考察了权力大小对被洞悉错觉的影响,因为在交往情境中,双方通常处于权利不对等的状态,例如老师与学生,领导与下属等等。

在这种权利不对等的情况下,会使个体产生知觉偏差。Garcia 设置了谈判情景,结果发现,处于低权力中的被试比高权力被试体验更强的被洞悉错觉。

3、亲密关系


在人们日常交往的过程中,亲密关系处于重要的影响地位。

有研究者发现,与一般关系相比,亲密关系中的被洞悉错觉并非减弱,而是加强了。Takeda 等人探讨了亲密关系对被洞悉错觉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表达自我和隐藏自我这两种情境中,亲密关系的被试产生了更高的被洞悉错觉。

04

案例分享/相关科普


被洞悉错觉与被洞悉感


被洞悉感( experience of being revealed) 也称读心症,是精神病患者所产生的强烈的内心被揭露感,表现为患者感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及自己内心私密活动,在自己没有说出来的情况下,被别人获悉。 虽然患者说不出如何被人得知,但确信已经众所皆知,甚至搞的满城风雨。


从健康人到精神病患者,“被看穿”体验的发生并不是“无”和“全”的模式,而是从“少”到“多”的量的不同,或者是程度的不同。与怀疑自己被看穿的被洞悉错觉相比,被洞悉感为坚信自己被看穿了。


“怀疑被看穿”是被洞悉错觉,是每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正常心理现象,是每个正常人都可能发生的社会认知偏差,经过解释和对客观事实核实,可以澄清或者消除。

“坚信被看穿”是被洞悉感(读心症) ,是精神症状,是个体患有精神病的表现,它往往还与一些其他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同时出现,无论别人怎样解释或还原事情真相,当事人( 患者) 都不能理解,也不相信,仍坚信“自己确实被看穿了”才是事实。


被洞悉错觉与聚光灯效应


有研究者表明,被洞悉错觉是通过锚定效应产生的,也就是个体根据内心的锚定点做出判断,就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会在个体有内心冲突时产生。

研究显示,个体不仅会高估自己的内心活动被洞悉程度,还经常高估计自己的外部行为表现引起别人关注与评价的状况,这个效应叫做聚光灯效应

这一概念是由季洛维奇和佐夫斯基于1999年提出的。比如在个体认为自己的衣着不得体的时候,则会偏向相信别人不仅注意到自己服饰的不妥还会进行负面的评价,但是在实际的情境中却不是这样的。


学者们表示,被洞悉错觉和聚光灯效应都是由于锚定及其调节效应这个相同的心理机制的作用而工作的,它们是个体对外界评价由内向外表现的连续过程。

相关研究

1、在被洞悉错觉的性别研究中发现,女性的被洞悉错觉更强。女性认为,他们带给观众的印象会更紧张,而实际观众并没有体会到显著差异。

2、在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被试研究中发现,儿童和青少年比成年人感受到了更大程度的被洞悉错觉。

3、在“观察者”和“表演者”有亲密关系的实验中发现,有亲密关系的个体被洞悉错觉更强。

4、在被试表达自我信息和隐藏自我信息的两种情况下,被试认为谎言比真实情况更容易被发现。

5、表达自我也包括一些内心情绪的表达和传达,研究者发现被试再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愧疚等情绪时,也存在被洞悉错觉。

6、被试在进行智力测试以及谈判时,会认为自己泄露了更多的个人信息。如被试在进行公众演讲的时候,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紧张程度的评估。

05

个人见解

从以上的词条科普中,我们了解了透明度错觉(被洞悉错觉)的产生来源、背景实验、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等。不知道大家在浏览过程中有没有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即“这是一种认知偏差,而且是一种错觉,是不好的,需要避免的”。

事实上,每个心理学效应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机制和独特的作用,我们不能简单的以“正/误”来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被洞悉错觉时常发生,并不只是在积极倾向的事件中,也存在于消极倾向事件。

研究表明,较易引起被洞悉错觉的事件包函对异性的喜欢、期望赞赏等较为积极的事件,也包括诸如邋遢等不清洁事件、假装镇静等伪装事件、欺骗等违背道德的事件和自己能力不足的泄露等比较消极的事件

虽然被洞悉错觉中,人们认为自己的内在消极状态会在外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认为进行积极活动的作用不大,但应当认识到,恰是因为被洞悉这样的偏差认知,增强了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之间的差异,人们由于这种偏差认知会渐渐的将这种内在的意识转化到外在的适应言行中,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这样的偏差会对人们产生一定保护。

像是亲密关系中,一方认为自己的委屈不满愤怒等内心情绪已经呈现在对方面前,觉得对方应该去理解自己,并且表达出自己所需要的安慰。然而事实上对方或许并不了解,甚至觉得无理取闹。

而了解了自我认知和社会知觉的偏差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在这个时候就要意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向对方传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以获取其积极关注,进而通过恰当的方式去维持亲密关系了。

不仅在亲密关系中,在人际活动中大多如此。所以充分的表达和回应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曾念念. 大学生自我关注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被洞悉错觉[D]. 四川师范大学.
[2]李曙亮, 陈四军. 被洞悉错觉与被洞悉感(读心症)的甄别–读者来信[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 000(006):431-432.
[3]卢婷婷. 认知风格与负面评价恐惧对被洞悉错觉的影响[D]. 四川师范大学.
[4]刘少英. 被洞悉错觉的影响因素浅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117-118.
[5]吴俊杰, 霍静萍. 社会认知偏差对管理活动的影响[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9(001):87-90.
[6]李萌.社交焦虑水平对于元知觉准确性的影响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文:凉城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