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恰自尊 | 一个本土自尊概念的提出

作者:北师大自我研究组
来源:SelfMindnSocialBrain(id: SELF_BNU)


纠结的中国人


常言道“太直伤人,太真伤己”,“出头的椽子先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些俗语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人经常会遇到的两难处境——既想表达内心自我真实的想法,却又担心招致他人非议。

自我和他人,小我和大我之间的冲突来源于人类在本质上就拥有的两类基本价值(或需要)间的张力,如能动共生(Agency-Communion; Bakan, 1966),相似区分(Assimilation-DifferentiationBrewer, 1991),能力热情(Competence-Warmth; Fiske, Cuddy, & Glick, 2007),以及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e-FeminineBem, 1974)等,在处理这些看似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时,为了取得最佳效果,个体需要在两者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如Bem(1974)的“双性化理论”,认为同时拥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质的个体才是适应最好的(Helgeson & Fritz, 1999)Brewer1991)的“最佳区分化理论”,认为最佳的团体身份可以同时满足个体对于归属和区分的双重需要(Leonardelli, Pickett, & Brewer, 2010)


理论上讲,这种平衡和兼顾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中庸之道十分接近,同时暗示,在看似对立的大小我之间的确存在第三条道路,它可以让个体同时获得自我和人际的双重满足。

中国人的处世做人智慧——中庸——教导人们以内在要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让内在要求在特定环境与限制下,得到适当的、过无不及的表达与实现(蔡锦昌, 2000)。所以说,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均衡且适度地同时满足大小我的需要(Wang, 2016),而这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理想自尊建立的基础,我们将其称之为“适恰自尊”(syncretic self-esteem)。


适恰的自尊


在理论上,我们将适恰自尊定义为一种建立在适度恰当地满足大小我需要基础上的自尊,高适恰自尊个体通过恰到好处地满足大、小我需要获得高自我评价。它区别于特立自尊(
peculiar self-esteem,其自我价值维系于满足小我需要,通过过分追求小我独特获得高自我评价);也不同于妥协自尊(compromised self-esteem,其自我价值建立在对大我需要的无限迎合之上,通过满足大我并压抑小我获得高自我评价);还不同于兼顾自尊(integrated self-esteem,其自我价值建立在同时最大化满足大小我需要的基础之上,通过刻意最大限度满足大小我需要获得高自我评价)。

这里,我们将适恰自尊和兼顾自尊相区分是想强调“最大化”和“适度恰当”间的不同,因为从有限理性理论(Simon, 1972)到为KahnemanTversky赢得诺贝尔奖荣誉的研究成果,都在强调人类决策所追求的“最大化原则”应该为“满意原则”所替代(Kahneman, 2003)。而作为“节制模态”的中庸理性正是建议人们在两极背驰的力量间求取最适中的一点(张德胜 等, 2004)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庸既不是折衷主义,也不是平均主义,它是叩“大小我”于两端,“允执其中”,因为不执着于任何一端,所以,不会刻意地追求最大化地满足大我,小我,甚至是大小我同时,而是试图让小我的需要在大我的约束之中得到无过无不及的实现,进而让个体获得大小我价值的双重实现(如下图所示)。因此,让小我融合于大我,既不是否定小我,更不是牺牲小我,而是试图通过灵活地调整大小我间的边界,达成大小我价值的真诚一致,和谐统一与共同实现。


为了在操作性层面测量个体的适恰自尊水平,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发展出适恰自尊量表,该量表包括特立自尊,妥协自尊和兼顾自尊三个维度(Wang, 2021),而个体的适恰自尊得分被看作是三因子相互合成的结果,其原理是基于中庸“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观点,即认为在处理大小我关系时,理想的做法是恰如其分地满足双方的诉求(接近于兼顾自尊,但并非刻意最大化满足双方需要),并且,既不过分主张小我让大我受损(特立自尊),也不碍于大我约束而让小我受委曲(妥协自尊),进而执两用中。

所以,我们采用标准化的兼顾自尊分数回归掉标准化的特立自尊,妥协自尊及其两者间交互项的残差衡量个体的适恰自尊水平,力求既保留兼顾自尊同时呵护大小我需要的努力与精华,又撇去特立与妥协自尊“过犹不及”的不足,从而做到“执两用中”。针对中、美8个独立样本(N = 2499)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因子结构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同时,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0.75 至 0.92),重测信度(0.73 至 0.81),以及理论建构效度:特立自尊与夸大型自恋显著正相关,妥协自尊则涉及低自尊,低自我真实性,高依存性自尊和害怕负面评价等负面指标,并且,兼顾自尊也与高依存性自尊、害怕负面评价和矛盾自我等负面指标成显著正相关,相反,适恰自尊则与这些负面指标均无关。


圆满的生活体验


鉴于我们已经完成的多个研究结果提示,适恰自尊与多种个人与人际层面的积极指标(如自我真实性,高自尊,人际满意度,以及主观幸福感等)显著相关,我们总结性提出适恰自尊具有三重积极心理功能,分别体现在自我调适,人境互动,以及自我积极发展三个层面。①在自我调适层面,因为适恰自尊可以让个体适度恰当地兼顾大小我的利益,让小我的需要在大我的约束之中得到无过无不及的满足,所以,较高的适恰自尊水平会有助于个体在保持内在自我真实的同时,维护人际间和谐;②在人与情境互动层面,考虑到适恰自尊会采纳各方所长,随情境灵活地调和大小我之间的关系,所以高适恰自尊会有助于个体更好地从积极环境中受益,并随情境变化,灵活地调整大我与小我之间的边界;③对于中国人来说,大我幸福是小我幸福的关键和基础,“成就大我,实现小我”是被中国社会鼓励以及赞许的自我实现路径,因此,适恰自尊会有助于个体在自我成长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之中,逐步通过建立大我自尊,提升小我自尊,进而获得心理需要的整体满足。

2021年7月发表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上的文章《让小我融入大我:适恰自尊的积极心理学意义》通过两个研究,分别从个体,人际和集体三个层面,揭示出适恰自尊的积极心理学意义。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对于探究中国人自尊的功能,揭示中国人需要树立的理想型自尊具有启示意义;在实践层面,本研究提示,通过培养适恰自尊,不但有利于个体提升生活满意度,还会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获得多重心理需要的满足。

目前,身份调和器理论的构念多建立在理论推演基础之上,未来还有待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此外,适恰自尊的跨文化普遍性及其文化特殊性还有待未来跨文化的研究去探索和揭示;此外,寻找到适恰自尊提升个体生活满意度,促进团队凝聚力的中介和调节变量也是未来研究值得努力的方向之一。



感谢杨中芳教授一直以来无私的指导

2007年夏摄于北京
左:王轶楠(本文作者)   中:杨中芳 老师 
右:韦庆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审稿意见节选

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专家的真知烁见,
对于提升本文的质量非常有帮助!


引用本文:
王轶楠, 刘嘉 (2021). 让小我融入大我: 适恰自尊的积极心理学意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4), 568-575.

作者简介:王轶楠,北师大自我研究组,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SelfMindnSocialBrain(id: SELF_BNU),北京师范大学“自我研究组”公号,关注人格,社会与神经视角下的“心灵与自我”研究。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