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思返,精神医学困局下的心理学视角

精神医学的发展,特别是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这有效地改善了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也是业内人士引以为欣慰和骄傲的地方。

但是,精神医学又是一门遗憾的医学,关于精神障碍的病因,现在,多停留在假说的阶段,病因尚不明确,患者一般需要坚持服药,来预防复发。但即便这样,也不能完全杜绝疾病的复发,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精神医学从业者普遍缺少职业上的成就感和认同感。

药物治疗上的不完美,让我把视角转移到了心理学上面,于是,接触到了潜意识,系统学习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感受到了心理学各个流派的百家争鸣,遨游在心理学的海洋,让我领略到心理世界的波澜壮阔,也意识到自己犹如沧海之一粟。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抑郁症患者。高中女生,身体瘦弱,眼神黯淡,低头不语,两只手腕上的布满锐器的划痕,如蜘蛛网般缠绕,不禁让人心生怜悯,这是对自己有多仇视,才会对自己下如此狠手。

在采集病史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女孩的父母靠养殖家禽为生,家境虽不宽裕,但对于女儿的学习非常重视,女孩也争气,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父母对此引以为傲。父母常和女儿说:只要你好好学习,爸妈受到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

转折点发生在女孩升入高中以后,新的学习内容和环境,从未离家的女孩,还要经受在学校住宿的考验。这些变化,一时间,让女孩子慌了神。忐忑不安中,终于,在一次月考失利后,精神和心志开始崩溃,逐渐变得抑郁寡欢。出现失眠、不与人交流、学习效率下降、开始用锐器自我伤害,老师震惊,父母错愕,于是,从综合医院,辗转来到了精神科门诊,接受药物治疗。

庆幸的是,女孩恢复良好,系统药物治疗,停药以后,定期复诊,并无发现复发的迹象,虽然,并未如父母所愿,考上重点大学,但是,父母表示孩子健康快乐,他们已经知足。

遇到这样病例,心理学工作者多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假如,女孩的家人或者老师,能够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对孩子有心理上的关注,有融洽的亲子关系或者师生关系,女孩也许不会发展到抑郁发作的地步。

孩子阳光乐观的心态,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逆商”,接纳自我,主动适应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都是加分的选项。

大医治未病。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存在早期干预的手段,通过及时规范地心理干预,是可以减少心理疾病或者说精神障碍发生的概率。

医学的发展,已经从缺乏人文关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多学科的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优质服务,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才能给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康复的更多可能性。

在面对心理疾病患者时,我们一般的思路是,给什么人看病,比看什么病,更加的重要。医患之间的信任根基,给共同战胜疾病,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原动力。

心理疾病的发展一般遵循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路径,我们在求助者难以摆脱,痛苦失望,寻求帮助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渠道,让他们发声、倾诉,心理疾病的演变,也就变得可控,心理学的魅力,也就有了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在工作中,试图探索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的整合之道,让就诊的过程,充满人性的关怀与温度,让患者感受到爱和希望的力量,患者的反馈,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可以继续往前走的道路。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疾病的发生,是个性上的脆弱导致的,这是不知真相的人,自我臆想罢了。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生存在着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机制的综合作用,片面夸大患者个体的力量,就有些偏离主旨,以点代面的味道。

身患心理疾病的人,自身的痛苦,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而来自公众的歧视和偏见,会在他们还未痊愈的伤口上,撒上一把盐。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人性当中的真诚、善良与美丽,让孤寂的灵魂,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时常萦绕在耳畔,打开心扉,接纳本真,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迷途思返,念念不忘,心生回响。努力做一个发光发热的人,助人自助,为需要帮助的人,送上疗愈之良药。

原创:壹脉禅心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