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请让我们这样建立连接关系

:王金现

我的文章《边缘性人格:现实感觉有多挫,才在分裂的幻想中寻安慰》发布之后,读者很关心我在咨询中,如何跟宇凯互动,咨询情况如何?那我就写些续篇吧。

 

1


很多咨询师认为,跟边缘性人格的来访者进行工作,那简直就是麻烦的化身。


那么,作为咨询师的我,对宇凯的感觉如何?会怎样对待他呢?


还记得我在上篇文章中曾提到,咨询中宇凯不停地玩弄魔方的情景么?它让我想要成为一个具有魔力的人,能够神奇地带给他类似魔方变幻出的现实,以更好地安慰他。


我不得不说,面对宇凯这样具有特殊境遇的来访者,我内心真的想要为他做得更多。似乎有种特别的力量在吸引着我要这样。


教科书上说,心理咨询,需要4至6次时间,来收集了解来访者的情况。我同意。但我并不会照着做。在第一次跟宇凯的咨询中,我快速简明地了解了些情况,就进行了一个干预。


宇凯描述这次咨询说:王老师让我回想小时候和他们(表弟一家人)一起吃饭的场景,问我会怎么对待当时的自己,会对他说些什么。那一刻我好像回到那个情景了,突然觉得我真的好可怜。


我也不是很差啊,为什么没人能关注我?我好像拥抱他,告诉他,其实你很好的,你什么都不差。难过了一会后,感觉消失了,我觉得我不该这样,有些矫情,而且第一次见王老师,这么动感情也不好意思,然后画面消失了,情绪也回归平静。


从宇凯的反馈看,这次干预是有效的。就是情绪上的理解,安慰和支持。


我并不是想要表白我有多么高明,事实上,你将会看到我在后来的咨询中有许多笨拙的表现。在这里,我只想说,在这样的咨询中,直觉告诉我需要做这样的干预。


我的直觉是什么呢?


读初中在物理课上,老师讲声音的共鸣原理。他拿两只音叉,当一只发现声响时,另一只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在咨询中,我想,咨询师,其实就是那只能够跟来访者产生共鸣的音叉。


在倾听宇凯对早年经历的叙述中,我能够体验到他内心的诸多感受。愤懑的,失落的,不公平的,不甘心的,等等。而这些感受想要表达的,其实是想要被关注的强烈愿望。只不过,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能够得到关注么?他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是的,他用生气,板脸色的方式争取关注,并开始讨厌自己。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每一个都需要善待自己。这就是我对生命的信念。


所以,我让他回到早年跟表弟一家人吃饭感觉自己就是丑小鸭的情景中去,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这就是我的干预。


除了表达我对生命的信念,我还想表达的是,我在关注你,我看到你了!你也要看到自己!

 

2


第二次咨询如期进行。宇凯照样述说着他在工作生活中的抑郁无望。


也许,现实,他的现实真的够糟糕的了。但是,我并没有更多地去哀怜他不堪的际遇,虽然很同情他。


我把着眼点放在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现实是够不公平的了,但是他对待自己的方式更加不公平。他把自己当作落魄的落水的流浪狗一样对待,这不行,这是需要改变的。


事业(处于)低谷,老师比喻成一只落水狗。既然已经这么糟糕了,那么我的做法是继续折磨他,而不是包容,让他过的舒服。


为什么我要这么去对待他?为什么我要对自己这么的不公平,要这么的打压自己?


对待自己宽容些,事物都有两面性。接下来一周我需要改变下自己的思考回路,不要总是苛责自己,试试看看其他好的方面。


从反馈看,应该说,跟宇凯的咨询进展得还不错哈。

 


3


但是,接下来,宇凯并没有如期进行咨询。


时间,在咨询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设置。但,边缘性人格,是没有界限概念的,或者说,他就是来破坏设置的。如果按照某些要求说的那样,来访者破坏设置,就拒绝继续进行咨询,那么亲爱的读者,那你就看不到后边的文字了。


其实,边缘性人格的来访者,不仅以咨询室的会谈中,而且在他的现实生活中,咨询师都需要保持在位。也就是说,他在咨询室之外的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也是需要被咨询师注意的。


我给宇凯联系,希望他继续咨询。他说,前两次咨询完以后,感觉还好,没有再出现情绪上的大波动。所以,似乎咨询也不那么重要而迫切了。


呵呵,这才是他真实的表现啊。一方面,那种迫切感,让我希望能带来奇迹;另一方面,忽然他就不见踪影了。哈哈。


我体验着内心的不舒服,尝试着理解他中断咨询背后的原因。那是一个习惯于被人忽略的,常常独自安抚自己的人。跟这样的人建立关系,需要一些“不抛弃,不放弃”精神。


我带着足够的耐心和强烈想要帮助他转变的愿望,召唤他回到咨询中来。是的,我没有冷落他,拒绝他,而是给他以接纳,包容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深沉的爱吧,而不是凭借专业技术,把来访者只当作一个被治疗的对象。

 

4


第三次咨询,在中断了两周后进行。


宇凯在咨询中还是蛮敞开心扉的。这种真实的、一致性的表现,会给咨询带来诸多便利。因为那是来访者潜意识中的合作态度。我想,如果没有他的这种合作,不管我怎么努力也不会有什么作用的。对于边缘性人格,我最想说的是,真的真的很欣赏他们顽强向上的生命态度。这是他们拥有的独特的生命资源。


那么,我在这次咨询中会跟宇凯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之一


针对他中断咨询的原因,我强调,心理咨询的功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情绪安抚;另一方面是解决深层的潜意识问题,这些是导致来访者生活工作中出现困扰的根本原因。心理咨询停留在情绪安抚层面,是得少为足,因小失大。我给他讲了寒号鸟的故事。告诉他在情绪稳定后,更能在咨询中深入探索潜意识中的问题。


宇凯深表认同。接着,他讲述了自己曾经的努力,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形象塑造,都没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转变。所以,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性格问题。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对咨询抱有怀疑的态度。一方面,来访者似乎抱着强烈的改变愿望来求助心理咨询,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似乎不太相信咨询究竟能够怎样帮到自己。显然,在他过往的经历中,是缺乏支持和帮助的。


之二


对于宇凯来说,自我认同缺乏同一性,正是他的问题所在。我用一个比喻问他,在粪便上雕刻艺术品,可以吗?


这种感觉就是核心就不在那个地方。那我以前就是偏向于找方法,不是很对。


所以,你要首先找到我是谁,然后看把自己塑造成为什么样子。


这个对话,马上触动了他对现实思考。在工作中从事自己不满意的工作;在人际上,无法跟人正常交流。这是什么原因呢?


之三


工作的不满意,是因为你内在有一种渴望没有被看到,没有被得到满足。那会是什么呢?


那应该是被认可吧。


咨询,并不是心理咨询师要刻意做什么,而是随顺着来访者的意识或者无意识。当然,这并不像我打出这句话那么容易。


接着,宇凯兴致勃勃地谈他在工作中,似乎因为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的苦闷和挫败。总之,那种感觉就是:我没用,我是多余的。


之四


知识,有时候会欺骗人,但体验是从来不会骗人的。宇凯在工作中的那种感觉、感受、体验,难道不是他一直双来很熟悉的么?


你现在遇到的这些困难,我觉得就是你小时候某种感觉的重复。


一直在重复。我在用小时的方式,谁跟我说话大声,我就用逻辑来打败他。我一定要占上风。对,一直在重复这个模式,一直在跟人接触的时候就这样子。


在以前农村有这样的情景。就是为了让驴子拉磨,就把它的眼睛蒙上。所以,它就不停地在那里兜圈子,不停地兜圈子。


之五


来访者对自己是最熟悉的。宇凯对自己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不断重复旧有模式深有感触。谈了很多类似的事情。


我一边用心听着,一边温和地进行着情感回应,理解着那些发生的现象。


他把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归结为自己不优秀,不够好。所以,他在大学里,在工作中,在业余生活里,努力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这是他生命中的一股向上的能量。是他极其可贵的生命资源。


但,与此同时,他把评定自我价值的权利也交付给了别人。同时认同了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形成了苛责自己模式。


之六


我想让他看到自己生命中的那股向上的能量。那才是塑造自我的力量源泉。而不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来定义自己。

可是,事实证明,这个干预太早了。


你看到了吗,你是有很强大的生命力的,但是,你的生命力被别人的评价所限制住了。


对啊,所以,我打不开我自己呀。


所以,你到底是谁呢?


我,我不知道啊。就是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吧,就觉得自己挺难亲近的那种。


他依然把生命能量投注在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方面。尚没有能力去进行自我肯定。所以,我干预没有成功。这让我对父母养育孩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命初期,每个人,都需要被父母所关注,所肯定。没有这些外界的“镜映”,孩子是无法看到自己的,是难以形成统一的自我感觉(自体感)的。


之七


咨询,又回到他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上面。他讲述自己是如何苛责自己评判自己,让自己陷入到非常糟糕的感觉当中。


在这里,我又进行了一次干预。想让他明白,那种糟糕的自我体验,只是环境影响和自我评判的结果。我问他跟我谈话的感觉,为何没有阻滞。


在心理咨询师这里,为什么你会没有感觉自己不好,在其他人那里,你就会感觉自己不好呢?


结果是,这次干预仍然没有效果。他说,只有因为心理咨询师才对他的心理问题感兴趣。


我并没有放弃干预。有时候,可能需要力度再大些。我给他讲述我在生活中的一次际遇。在福州一家宾馆门口,保安把捡来的芒果给我这个北方人吃。让我感觉特别好。后来,我发现,当地有很多芒果掉在地上。


同样是掉在地上的芒果。可爱的保安捡起来,送给我这个北方人,让我尝到了友善;另外一些芒果没人捡,就腐烂了,气味难闻,让人生厌。同样是芒果,为何价值那么不一样呢?


那只被保安捡起来的那只,它就骄傲得很,它说,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芒果。那只烂的芒果它就很自卑,它说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你就是那个没有捡的芒果呀。


它,它其实不知道,其实一开始都是一样的。都是有价值的呀。


宇凯终于开始感受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我劝导他不要以别人的评判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虽然他还对此感到迷惑,但改变已经进入到“混乱”阶段了。

 

5


在第三次咨询中,我所想要达到的目标,是建立牢固的咨询关系。这个目标实现了。宇凯愿意进行长期而深入的心理咨询,来探索并改变自己。


如果总结一下我在第三次咨询中所做的努力,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够跟来访达到缔结咨询关系这一目标呢?


前提是,来访者具有强烈的求助愿望,在他的潜意识当中有意愿跟咨询师一道合作。而且正如我前篇文章强调的,宇凯本人也有很多的资源,例如他的敏感与反思能力。


那么,在此基础上,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就是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他,能够引领他,和他一道去看到自己的问题和模式。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是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那么,你在本文中看到了哪些方面,是我和宇凯从专业角度去理解他的问题的呢?欢迎你在文章后面留言讨论下)。


不仅如此,还尽可能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干预,让来访者在初期的咨询中,就能够体验到咨询师的功力和风格。这样,来说者就可能会放心地跟咨询师合作了。


除此之外,就是心理咨询师如何对待来访者。是把对方当作被治疗的对象呢,还是当作一个人去对待呢?是用爱来温暖他呢,还是用专业来对治他的问题呢?


还有,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有着怎样的信心?对咨询有着怎样的信心?


我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并不是想要表明我有多么高明,有多么正确。而只是分享我在咨询中是这样做的。并非真理,并非教条,而是需要在咨询实践中,不断被检验被修正的。所以,亲爱的读者,千万别用我说的方法,去跟什么什么做比较哈。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