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合一 | 心理研究离不开生理研究

前段时间刷微博时看到一个研究报道。2018年一篇刊登在《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发现,拖延者大脑中的杏仁核体积更大。这可能意味着,对于拖延者来说,拖延不是简单「犯懒」,而更有可能是一种情绪问题。

 

杏仁核负责处理人的情绪,当人在面对压力时,杏仁核会触发负面经历记忆,引起战或逃反应,抑制我们对长远利益的理性思考结果。通过拖延逃避压力和负面情绪,能让人们感到解脱,从而形成奖赏反馈。

 

研究本身非常有趣,但更吸引我注意的是微博下的一条评论——「拖延难道不是和心理原因有关?」

 

「心理」与「生理」

 

我们似乎习惯上会将「心理」和「生理」区分看待。比如传统文化中会把「灵魂」和「身体」区分开;平时我们会认为「身体不行」要提高体力,「精神不行」则要提高意志力等等。「心理」和「生理」二元分离,各司其职。

 

具体到「拖延症」这个问题上也是类似,我们会倾向于认为「拖延症」是意志力不够的体现、或者是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心理」缺失而不是「生理」的问题。

 

然而事实是,「心理」和「生理」之间的界限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清晰,两者间更多的是相互交融、相互支撑。

 

比如我们现在知道「灵魂」或者「意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认知和思维与大脑皮层有关、情绪的波动离不开杏仁核的活动、心情愉悦意味着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压力会受到皮质醇水平影响等等。

 

除此之外,一些心理表现,如专注力、抑郁倾向、强迫行为、性格特质、社交模式等也不是单纯「心理因素」左右的结果,而是会受到特定位点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心理」和「生理」之间的相互关联意味着,当我们试图解决或缓解「心理问题」时,比起单纯的「调整心理」,我们多了很多额外的选项。既然「心理表现」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那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调整身体条件来改善心理状态。

 

比如「拖延症」不再是我们以为的「意志不坚定」,除了调整认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善睡眠来恢复认知资源、加强自制力,或者加强运动刺激前额叶皮层来提升认知功能以抑制杏仁核带来的情绪冲动。

 

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正念练习来缓解焦虑,因为正念中的呼吸练习能帮助我们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从而降低心率、调节血压、帮助放松,减少皮质醇释放并减轻压力。

 

通过调整「生理状况」来解决「心理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但除此之外两者间的关系还有利于我们对「心理」的研究。

 

生理指标?心理指标?

 

几年前听论文导师闲聊时吐槽过一些心理测量方法并不是很准确,比如自我报告问卷。

 

我们做心理测试,特别是性格测试时总会接触到这么一种形式的问卷,问卷提供若干条描述,被测需要打分回答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描述的内容,1分是非常不符合、5分是非常符合。

 

这类问卷有一个缺点就是我们可能无法获得关于被测的准确信息,因为被测有可能会乱填,或者反馈的是他们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真实的自己。

 

有时候我觉得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危机,除了有些是在实验方法设计上存在局限性外,测量结果的不准确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人心难测,人们的所思所想看不见摸不着,也就无从下手测量。如果我们没办法测得想要的数据,那我们自然也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心理」和「生理」之间的联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既然人们的「心理」不能直接测量,那我们至少可以测量特定状态下会产生的「生理」反应。

 

比如我们想了解一个人面对一张照片时的情绪反应,我们除了可以用问卷询问被测的感受外,还可以利用fMRI扫描被测脑部的活动情况。特定的情绪反应会引起特定的脑区活动,而这部分是我们可以通过仪器直接观察到的。

 

科技的发展让各项生理指标的测量变得越来越方便,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追赶「科技潮流」。比如一些和睡眠相关的研究用上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睡眠监测功能。而且市面上最新的智能穿戴产品甚至还能做到即时的压力检测和全天压力统计。

 

在这些设备的支持下,以往只能依靠被测回忆和主观反馈的指标,现在都能被客观测量和记录。我们也许能乐观地期待,这些新兴的研究方式能帮助我们在未来心理学的研究中看到更加精确的研究结果。

 

「心理」与「生理」间的联系能让我们对「心理」机制的认知增加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我们调节「心理」的过程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见、可执行操作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对生理指标的追踪,我们对「心理」因素的观察也不再是雾里看花,随着测量手段的精度提升,我们离心理世界的「真相」也将更近一步。

文:车轱辘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