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洛克效应: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 | 心理词条

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能量体伸展爬出的每一份能量,如被看到,就变成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如热情和创造力。如不被看到,就变成了黑暗,变成了黑的,死的能量,如抱怨和破坏力。


阐述定义

赫洛克效应,又称反馈效应。是指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

背景/来源

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urlock,E.B.)就做了一个著名实验,将106名小学四、五年级孩子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能力相当的四组,在四种不同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完成难度相等的学习任务。实验结果发现,即使是相同的任务,四组的表现也完全不同。

第一组我们简单叫做“受表扬组”,在每次完成任务后,会受到鼓励和表扬。

第二组我们称之为“受训斥组”,与第1组完全相反在完成任务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第三组我们称之为“受忽视组”,和1、2组不同,他们是被忽视的一群人,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

第四组我们称之为“控制组”,在整个过程中,全程与前3组隔离而且事后完全不给予评价。

实验结果如下:

1、表现最差的一组是第4组,表现最好的一组是第1组。

2、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组(受表扬组)的表现越来越好,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3、第2组(受批评组)即使没有第1组表现好,但是和第3组(受忽视组)相比,数据要更好。

这就是著名的赫洛克效应,他告诉我们:

对于工作结果即时给予评价,能够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而批评的效果优于不给予批评。


这个实验后来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

案例分享

1、陶行知的“四颗糖”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泥块砸另一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 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说明你狠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泣不成声了,哭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陶行知这时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谈话也结束了。”

在这里陶行知不仅赋予了四颗糖不同的含义。第一颗糖:尊重和理解,第二颗糖:信任和支持,第三颗糖:赏识和鼓励,第四颗糖:宽容和认可。更体现了赫洛克效应中的及时反馈以及适当表扬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


2、鹿道森“走了”

2021年11月28日,独立摄影师鹿道森在25岁当天,他在微博留下最后一句话和一封长长的遗书,选择跳海自杀与这个 世界告别。

他的遗书中描写了他生前的痛苦:

被原生家庭长期的忽视

留守儿童

校园霸凌

独居青年

微笑抑郁

实现自我与经济困难

… 

我们不难想象出当时他成长的背景和氛围:父母早年出去打工,他只能辗转寄居在不同的亲戚家,从小就感受到寄人篱下和被父母忽略的痛苦。

因为没有电话,过年才能见到父母几天。

平时,把对父母的思念都写到纸片上,攒在一起拿给他们,可大人只是接过就丢掉。他说:“那时候好失落,感觉自己就像过期食品,任人随意丢弃。”

因为情感的缺失,被忽略,被漠视,被霸凌,被焦虑的情绪弥漫,鹿道森在遗书中大篇幅的描述了爱的失落,也留下来那一句

繁星之城,却没有一盏灯为我照亮。

在鹿道森的世界里我们看不到任何正面反馈,都是负面的情绪与负面的反馈充斥着他的生活,甚至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反馈。鹿道森的离开也让我们看到了赫洛克效应的负面,受忽视不给予反馈是最差的结果。

相关科普

1、用罗西和亨利的实验看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诉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

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及时反馈( 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这也进一步反应了赫洛克效应的实质: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

2、用需要层次理论理解赫洛克效应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的观点。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以下五种

★生理需要:指人对事物、空气、水分、睡眠、性的需要。

★安全需要:指个体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的需要;表现为寻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

★归属与爱的需求:个体渴望与人建立一种良好关系,并在其群体和家庭中拥有地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即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重自爱和期望受到他人、群体社会认可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即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

赫洛克效应中适当表扬的效果之所以优于其他两项,是因为它同时满足了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是因为它是负面的但是在批评时给予了被批评者关注,让被批评者感受到他与他人建立着关系以及联系,能让其感受到归属与爱的需要。

不予评价是效果最差的原因是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是被忽略的,被忽略者往往会陷入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也没有爱和尊重,当然更提不上自我实现。

所以及时反馈是很重要的虽然负面的反馈不及正面反馈但也优于不予任何评价。

3、用斯金纳的相关理论来解释赫洛克效应

斯金纳曾经提出著名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

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结果(奖励或者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所以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同样也证实了赫洛克的观点:适当表扬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而批评的效果优于不给予批评。

个人见解

虽然赫洛克效应最初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但应用到职场和生活中同样效果明显。

1、教育孩子中的应用

①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及时对孩子的进步进行反馈评价,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②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赏识教育优于训斥教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表扬,少训斥。

③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表扬和批评都要有个“度”。表扬时不能夸大其词,批评时,谨慎而不能冷嘲热讽。

比如:“你这次考得不错一定很努力把,继续加油哦!”“今天妈妈没有催你,你就完成作业了很棒啊!”等。


2、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

赞美就像兴奋剂,它能够有效激发人的内在潜能。适当的赞美之词,恰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可以消除隔阂,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让我们人际关系融洽,也能提升我们自己的幸福感。


3、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①管理者应时时刻刻对员工的有益行为给予及时,适度的赞美,还要准确抓住身边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为员工提供精神动力。

②在团队关系中对工作后的结果及时给予反馈与评价。在评价的时候:首先表达适度的理解与尊重,然后评价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待提升的方面进行分析指导与建议,最后进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团队的工作动机,取得更好的业绩。

4、亲密关系中的作用


在《爱的五种语言》中提到爱的第一种语言就是赞美。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渴望都是值得尊重和理解的。这种以赞美的行为呈现的尊重体现是平等,你没有仰视或者俯视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这种“觉得自己很重要的感受”是自己处于困顿之际的突破,处于绝望之缘的飞跃,更是自己涅槃重生后的惊艳。而一些“甜言蜜语”会使夫妻关系更加稳固。批评的效果是优于不反馈的效果,哪怕批评伴侣也比忽视的好,冷暴力的关系比批评更伤害彼此间的感情。


5、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对孩子给予足够的关注(注意是关注而不是过度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被需要与被重视,让孩子在家庭系统中有明确的身份和定位,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肯定,赞美,鼓励支持。

在这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中长大的孩子,会建立足够的信心。


生命的一个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真正的看见,发生在深度关系中。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生命力。

每个生命体的驱动力、生命力,都是渴望被看见,看见是对生命的肯定,被看见背后真正需求,就是对爱的需求。

所以看见和被看见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彼此发现和欣赏各自身上美好的特质。

在生命成长的路上,我们不是孤单的一个人,也不是一座孤岛,生命是彼此相呼应的,相互温暖、支持和赞美的,看见与被看见的双方彼此是幸福的。

被看见是伴随一生的心灵渴求。

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寻求这样“被看见”的感觉,因为被看见,我们觉得被重视,因为被看见我们能体会到忘不了的情深,因为被看见,我知道,你懂我。每一次对别人的看见都是对自己的看见,每一次的看见与被看见都带来对生命的肯定,认可和赞赏。而这种被看见将会是伴随一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 凉音 今赞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文:柒月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