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羞耻感

我的来访不能面对情绪,正面的、负面的统统不能呈现。一有情绪就闪躲,要么是滑到其他事情上,要么就是努力地论证我们正在谈论的事情的合理性。

 

其实他是能够感受到情绪的,这我能看出来。但我也知道,表达情绪让他感到羞耻。

 

我心里挺难过。一个人,如果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是一件丢脸的事,内心该有多无助。

 

我理解他,我知道被洞悉后,体验到的弱小、恐惧和无力。

 

那种感觉太可怕了。

 

01

内疚还是羞耻

 

我们常说的内疚和羞耻其实不是一回事。

 

内疚针对具体事,是在做了有损对方的事情后感到不安,所以觉得需要给予补偿的一种心理。补偿了,内疚感就缓解了。比如一不小心摔碎了餐厅的杯子,道歉并做出赔偿后,就结束了,没什么大不了,跟我这个人的本质没关系,下次还能来消费,没什么心理负担,带有浓厚的承担责任的意蕴。

 

羞耻则代表,是你这个人不好,是你的个体缺陷导致了不良的结果,指向的是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这个过程中,感到羞耻的个体会有渺小感、残缺感、无力感和暴露感。他们痛苦地感到自己整个人被检视并被负面地评价,感到难堪,想藏起来,是非常低自尊和高自卑的。

 

02

羞耻感从哪里来

 

从心理层面讲,羞耻是面对外界的压迫,无力反抗也无从躲闪,只能选择屈从,因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保护自己的所有物,如果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就会感到安全,这是我们的本能需要。而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所有物,包括地位、价值、财产、权力等等受到威胁,防御系统就被自然激活,这也是生存本能。感到威胁后,防御性的行为反应有战斗、逃跑和屈从三种,对应的情绪反应则是愤怒、恐惧和羞耻。

 

愤怒可以帮助个体通过显示力量来保证自己的权益。而当外界力量过强,我们没有条件战斗或逃跑,就只能收敛锋芒,避免进一步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让渡一部分自己的权利。而羞耻感就是在对外界展现服从以换取生存权的过程中付出的情感代价。

 

个体想要生存,需要对压迫行为敏感,反压迫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天性。欺凌或者说虐待被称为“灵魂的谋杀”。受虐者感到被侵犯,被玷污,却无力反抗,生存受到威胁,却无能为力,这让他陷入深深的绝望。

 

羞耻感就是在提醒,你现在很被动。

 

03

什么是“创伤性羞耻”

 

经历过创伤,尤其是在童年期(18岁以下)遭受过重大或反复出现的伤害,羞耻感便长在了体内,如影随形,难以摆脱。

 

无论是来自于童年养育者的不良教养还是长大后来自于周围人的不公平对待,只要这种伤害累积到超过身心健康能够承受的极限,并开始影响一个人的核心自我评价时,便会出现“创伤性羞耻”后遗症,这属于病理性的羞耻

 

童年创伤导致的病理性羞耻是有害的,它往往反映了婴幼儿时期抚养者的回应不足,是一种自体耗竭的状态,需要忍受来自没有被“镜映”的空虚和没有实现理想的抑郁。

有的父母觉得羞辱孩子会让他们听话,所以便不断挫败孩子的自尊,将羞辱当成了管教的手段。但强烈的羞耻感会让孩子逐渐扭曲对外界的感知。

 

受到强烈羞耻感的影响,部分儿童的心智会一直停留在创伤时的水平,并不断重复虐待行为,扭曲人格的发展。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就是幼年期情感创伤后遗症的表现。

 

有着病理性羞耻感的人常常会将外界的善意解读为讥讽,经验让他坚信,没有人会善待他,他在内心深处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深受“创伤性羞耻感”伤害的个体会通过否认、回避、暴怒、完美主义、傲慢、出风头等方式来应对这种痛苦的感觉。内向型人会采用否认、回避、讨好、完美主义的方式,外向型人则采用暴怒、攻击、傲慢、出风头、冒犯的方法。

 

以羞耻感为中心的典型人格有自卑者、讨好型人格者、厌食症患者、暴饮暴食者、成瘾人群等。

 

04

为什么感到有外人在场

是羞耻的必要条件

 

从存在主义角度讲,被羞辱、被虐待时体验到的那种孤立,在情感上代表着被整个族群排斥。被族群排斥便没有了“存在感”,而存在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基石。

 

人类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我们总是先用感性下判断,再用理性找借口。

 

在感受上,如果我被接纳,那我就是好的,而被虐待,则意味着我是被拒绝的,我作为一个人的资格是被否定的,是被异化的。

 

虐待的本质是通过绝对强权奴役同胞,践踏对方的尊严,否定公平与正义,以此获得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满足个体全能自恋的行为,是违背人类整体道德情感的。而被虐待的对象则不得不让渡对自身的掌控权,在施受虐的关系中他不再是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个体,而是一个附属品,被严重的”非人化”。

 

《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说:”羞耻是来自于对外在负性评价的情绪反应。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他或者被公开讥笑、排斥,或者他自己感觉被讥笑,不管是哪一种,羞耻感都是一种有效力。但是,羞耻感要求有外人在场,至少要感觉有外人在场。”

 

他人的存在见证了被虐者的无力,被别人知道了自己的弱小会使得被虐者感到更不安全。外在环境是敌对的,而被虐者对环境的理解是,我弱小他们就会欺负我,所以要么去掩饰,不让他们知道我的弱小,要么便是逃离。

 

而在不能逃离时,外人在场或者感觉到的外人在场,会不断的提醒被虐者正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他们将敌意病理性的投射到周边人身上,于是外界的一切就都在传递着”你很糟糕”、“你好欺负”、“我们会欺负你”、“我们排斥你”这样的信号,这种强烈的压力和相伴随的失控感让被虐者愈发感到自己的异化以及与自己族群间情感联结的断裂。

 

想象中围观的人越多,这种感受越强烈,对外界的感知和真实世界的样子差异就越大。而现实检验力的减弱,代表着一个人精神病态的加重。

 

05

如何修复“创伤性羞耻”

 

修复“创伤性羞耻”需要学会自我悲悯,无论是否进入过咨询室,都要学着善待自己心里那个“受伤的小孩”,停止自我攻击和自我贬低,告诉自己,“没关系的”。让自己持续待在温暖被呵护的感受里,是缓解羞耻感的唯一途径。

 

有的来访会担心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最后会导致自己成为一个更糟糕的人。但这种担心本身就是苛责,这种担心本身就是对自己的虐待。

 

尝试着去理解一下自己的感受,试着说出来,而不是回避它。给自己情绪一个空间,不被理性和判断左右的空间,给自己更多的安慰,而不是要求。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缩在一个角落,就像小时候害怕时的样子。

 

慢慢地,你就会感觉好一些了,心里的那个小朋友也会好一些了。

 

在你受伤的时候,想一想这时最能抚慰到自己的那句话,比如“你是一个很好的人”,比如“你已经很努力了,这不怪你”。写下来,在心里念给自己,好像另一个声音在跟你对话。然后,不断地修正这些文字,重复念给自己。再之后,想一下,你最希望谁对你说出这些话,试着想象他正这样做。

慢慢地,你会开始相信这个人世间是会有人爱你的,会温柔的待你,不伤害你,会有人让你是自己的样子,而不必恐惧。这种感觉会隔断你与外界的伤害,伤害还在,但已经不能伤到你,就好像窗外有风雨,家中有暖榻。

 

还有,记得正念,或者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

 

06

常见的不良教养

 

最后,我想附上常见的不良教养方式。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一个被保护的童年,远离“创伤性羞耻”。

 

情感虐待:呵斥、责骂、漠视、忽视、控制、软控制、威胁、贬低、蔑视、惩罚、恐吓、嘲讽、羞辱、批评、排斥、孤立、抑制、剥夺、嫌弃、苛责、恐吓性暴力行为、过度期待、过度保护、替代成长……

身体暴力:暴力、推搡、拉拽……

性虐待:不当性教育、暴露、抚摸、偷窥、性评价、情感乱伦、过于亲近……

愿你我,都幸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兔子大人(ID:RabbitWhite-XY)
文:萧薇  (壹心理签约咨询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同济大学工学博士。)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