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冥想的神秘面纱 | 心理词条

冥想是一个饱含了神秘性质的词汇,乍一听似乎和科学和心理学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但是冥想背后所延伸出来的东西却未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单纯或者神乎其神,而是如气功一样,属于真真正正可以拿到明面上来讨论的东西。

一、

定义


不同的理论学识范畴对冥想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是归根到底来说,从它的作用原理和核心来看,冥想指的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

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觉察和良好状态,也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

  • 简单的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

而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心理学或者科学认定的冥想的含义,其实从宗教神学理论中,对冥想的探讨也是很多的:比如佛教中有许多经典,或涉论瑜伽,或专研瑜伽,使瑜伽成为佛教修炼方法的组成部分之一。


  • 瑜伽术的最终深意,就是“冥想”。它将自己的愿望、爱、希望,都集中在同一法则之下而进行深层的冥想。

而在另一边,作为一种运动的冥想,它的含义也离不开基础含义的范畴,无外乎是减少压力,提高生活效率。

  • 而在宗教玄学中,冥想和打坐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是作为一种入门修行的最基础的手段,帮助宗教人士更好的去“解除心魔”、“关照自心”甚至是“解脱”。

二、

冥想的依据在哪里?

而受到现在多方文华的影响,很多人对冥想的概念已经不再是认为他是一个科学的、理论的运动,而是当成虚构的、玄幻的,存在于小说中类似于高人练功的一种神秘的存在。然而实际上冥想并不神秘。


戴维森在20世纪70年代从哈佛大学毕业访问印度之后,养成了静坐冥想的习惯,并以他几十年来进行一种佛教式禅坐的亲身体验,对上述议题给予极高的肯定。他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现在是“冥想神经科学”的领导人物,那是一门研究冥想时的脑部状态的科学。


戴维森的研究小组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一些冥想的新手在练习一项古老藏传佛教的“慈悲静坐”时,大脑掌管情绪网络的“边缘系统”会受到明显的刺激。而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因为慈悲静坐的目的就是要引发特定情绪的强烈共鸣,而这种共鸣就叫做“慈悲”。这项研究还发现,专职的禅坐者,其“边缘系统”有较明显的活化现象。

这些研究人员在早期研究中还发现,致力冥想静坐的人在脑功能区有较持久的变化,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运作在冥想静坐之余也一样有改变了。这些改变包括:活化了被认为是掌管产生积极情绪的大脑区域,左侧前牙区。


而这一系列可以说开创冥想理论证成性的结论,都是源自于过去十多年内出现的冥想的脑神经科学,但同时也是因为,核磁共振摄影的出现,才使得科学家能够比较及时地监视脑部的各种变化,把很多意识层面我们曾经无法看得见摸得到、无法探求的东西变成可视化的数据展示给我们看。


三、

如何更好地进行冥想?

需要注意的是,冥想术与冥想是存在区别的。

正如无论是瑜伽、体育运动、宗教灵修还是心理治疗,不同的派别对冥想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和方法,所以还是不建议不同的派系之间互相混淆的,因为并不能保证就不会出别的问题,这里也仅仅是举例大多数普通人可以尝试的倾向于心理治疗角度的方法,也是来自于早些年我的心理咨询师推荐的。

1、为什么要冥想?


也就是你会去冥想的原因、目的是因为有无法调节的情绪,还是仅仅想试一试什么感觉,还是有这个习惯。它可以是任何事物。开始时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相信的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现的目标。

这样你就无需去处理那些自身的负面抗拒因素,同时强化你练习冥想时获得成功的信心。到后来当你拥有更多经验时才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更大的目标。

2、准备好你自己。


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并且让自己有安全感,或者是身边有专业的人来指引

往往这个阶段更多的是告诉我们深呼吸,呼气呼到会稍微有一点卡住的窒息感,吸气也是吸到不能再继续提气,然后缓慢的放出来,以吸气的时候用鼻腔,呼气的时候用嘴为上,然后如此循环三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身体循环,更好的舒展身体。

3、关注你自己。


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刚开始冥想不太熟悉的人,或者没有完全静下来的人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念头,或者是脑袋里思绪乱飞,或者是被周围环境所影响,甚至还有一些人,平时不怎么会想到的情况,会突然满脑子都是。


这个时候请不要惊慌,也不要打乱自己的节奏,如果你并不能很好的去阻止它们,莫不如就任凭他们存在,可以去观察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念头,找到其中的原因


当然,你也可以创造一个想法、一个画面,或者你所能设想的对于某个对象或情境的感受,想象你身处其中并尽可能的将更多细节展现其中,或者是跟随指引者的语言甚至是音乐提示来尽情的发散自己。

4、试着坚持下去。


一次两次的冥想确实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很多人属于到此为止,也还有一些人可能因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过更多的人是属于在去心理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可能会用到一些类似的手法,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这种基础的调节自己,让自己静下来的办法都是很有效的【指第二点中的深呼吸的办法】。

四、

个人观点

菲尔第一次接触冥想,是高三的时候学校请了一个北京的知名心理学家,深呼吸的办法就是当时这位老师告诉我们的,

确实在讲座的小尝试之后菲尔有比较大的体验和变化,所以变成了那个经常冥想的人。

以菲尔的角度来说,冥想这种东西,它并不神秘,也不玄幻,更不是游戏、小说中那些奇妙的东西,而是一个可以正经研究的背后具有丰富宝藏的新学科。尽管目前科技和医术十分发达,但是仍旧有一些我们无法通过实际数据来判断变化的东西,冥想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无论是对待冥想也好,还是超个人心理学也好,这种具备争议的理论才更应该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就像马克思所说,真理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和历史的无初次考验仍旧能够保持初心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菲尔认为,什么是冥想呢?


1.是一种对自我意识的觉察;


2.让我们的意识回归内心而非继续停留在外界;


3.达到和自己的内在沟通、舒缓心理压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生活效率更高的作用;


4.部分情况下甚至可以用来缓解心理疾病


我是菲尔,愿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李丽,段冰川,周敏.正念冥想训练对PCI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05):492-494.
[2]张营丽,唐伟.正念冥想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炎症介质、胰高血糖素样肽和睡眠障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6):146-148.
[3]Pascoe Michaela C.,de Manincor Michael,Tseberja Jana,Hallgren Mats,Baldwin Peter A.,Parker Alexandra G.. Psychob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mood benefits of meditation: A narrative review[J]. Comprehensive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21,6.
[4]诸葛招弟.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正念冥想,帮助初三学子迎接中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8):26-27+30.
原创:拂螺依德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