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同感偏差: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样 | 心理词条

在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当你有一个想法或者判断时你会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跟自己一样,有同样的想法和判断。

  • 比如,当你非常喜欢某个明星时,你会认为身边人都很喜欢这个明星,对TA全是好评。

  • 当你很赞同某个观点的时候,你会认为大多数人都会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对于反对这个观点的人你会投去不可思议的目光,完全不能接受居然还有人不是这么认为的?

  • 当你很重视某个人或某件事时,当出现一些与你不同的声音和看法时,你会通过各种佐证去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以此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决定。

这些现象被称之为:虚假同感偏差。

什么是虚假同感偏差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探索一下这个心理现象。

阐述定义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行为的普遍性。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

 

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习惯性的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衡量周围的事物。并且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质投射到其他事物上,而不是带着一份觉知去了解其他事物的特质,转换视觉看问题,所以会认为别人的做法无法理解,自己的做法理所应当。

背景/来源


关于虚假同感偏差,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LeeRoss进行了两项简单而有效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虚假同感偏差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决策的。  

实验一:在第一项研究中,被试者被要求阅读一起关于冲突的资料,并且得知有两种回应冲突的方式。

被试者需要做以下三件事情:

(1)猜测其他人会选择哪种方式

(2)说出自己的选择是什么

(3)分别描述选择这两种回应方式的人的特征属性。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被试者选择了两种回应方式中的哪一种,更多的人都倾向于认为他人会做出跟自己相同的回应。

这就证明了Ross和同事们的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是普遍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虚假同感偏差

当被试者在描述和自己持不同意见者的特征属性时,Ross又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和与自己有相同选择的人相比,人们对于和自己有不同选择的人的人格,做出了更为极端的预测。也就是说,他们认为那些跟自己意见和看法不同的人显得有些不正常,这其实也是一种偏见和偏差。

实验二:Ross找到了一批新的大学生。实验者问他们是否愿意挂上写着来Jos饭店吃饭的广告牌在校园闲逛30分钟。   

实验之前,不告诉被试者这家饭店的菜品质量,也不给这些被试者任何评价。只是告知他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以此作为这样做的唯一动机。不过如果被试不愿意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拒绝这样做。

这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第一项研究的发现。在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人中,62%认为其他人也会同意这么做。在那些拒绝这么做的人中,只有33%的人认为别人会同意挂广告牌。

和上次一样,人们对于“持不同观点者”的人格同样会产生十分极端的预测。

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人可能会说:“那些拒绝的人是怎么回事?这有什么不好?假正经!”而那些拒绝挂广告牌的人会说:“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人真是古怪至极”。

相关科普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发现,有很多因素会强化一个人虚假同感偏差的形成:

①归因方式的倾向性:外部归因强于内部归因的模式

例如:当一个人失败或者犯错时习惯把原因归结于外部的人、事、环境,而不从自身内部找原因,这种模式更容易引起虚假同感偏差的存在。

 

比如在工作上犯了一个错误,领导指出你的错误和不足,但是习惯外部归因的人会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他人配合不好等等外部因素,并且认定是外界因素导致自己失败而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种归因模式会导致一个人更容易出现虚假同感偏差。当领导、同事希望他可以从自身内部找原因去改正缺点时,就跟他的归因模式产生了冲突,这时他不但不会接受还会十分愤怒和抵触,基于这种模式他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各种理由,从而维持自己的正确性。所以外部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模式的人更容易产生虚假同感偏差的状态。

 

②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例如:一个职员,当下他面临一次晋升机会,所以需要他投入大量时间工作,这个时候一个朋友想要给他介绍女朋友认识,由于当下这次晋升对自己很重要,所以他为了让自己接下来继续心安理得的投入工作状态他会以“谈恋爱有很多问题,比如性格不合会很麻烦呐、我觉得单身其实也挺好挺自由的呐、谈恋爱这件事真的不适合我等等理由去说服朋友和自己,以此来确保自己当下能够集中注意力在晋升这件重要的事情上。那么这时虚假同感偏差也会被加强。

 

③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例如:传销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深陷传销的人都对自己的做法非常确定和坚信,不管怎么劝说都无动于衷。其实是因为他们已经深陷在虚假同感偏差之中。他们认为你的劝说都是因为看不得我好,我的做法没有问题,你们都是错误的。这就是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虚假同感偏差会得到加强的现象。

 

④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例如:当你有一个自己不太能接受的缺点被别人戳中时,你内心感受到被威胁,所以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

这时可能就会找出各种证据和理由来掩盖自己的缺点,以此确保自己不受到伤害。

比如被别人说自己是一个懒惰的人,这时候会找出各种以往的例子来证明自己如何勤奋,以此来维护自己。

这种时刻,我们不愿意听到外界不同的声音,因为人在受到威胁时会习惯性的保护自己。所以这种时候就会不断强化自己本身的信念,哪怕对方说的是对的,当事人也会坚持自己的信念。

 

⑤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会站在道德至高点去抨击他人,认为某种道德品质是绝对性正确的。

所以他们会认为其他人肯定都是这么认为的。例如:很多人都会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就必须要有责任心、有担当、赚很多钱,这是一个男人必须要有的特质,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全世界的人应该都是这样想的。

如果听到有人说男人也是人,也会脆弱,也无法保证自己意志坚强,他们就会非常愤怒:“觉得你怎么可以这样想”。

这是因为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和个性时,人都会极力想要维护住这种自己认可的品质和个性,从而加强了虚假同感偏差的思维模式。

 

⑥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当周围的人跟自己有一些相似之处时,基于这种相似我们会不断忽视他人与自己的差异,不断将他人看作跟我们一模一样的人。

例如:刚刚认识一个朋友,她性格跟自己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外向、大方的类型,基于这种相似性你会认为朋友应该跟自己没有差异,无论是感受、能力、经历应该都同步才对。这种想法也会催生虚假认同偏差,当有一天发现朋友跟自己在某件问题上居然存在不同的观点时就会特别接受不了,愤怒他为什么跟自己不一致了。

案例分析


关于虚假同感偏差我自己深有体会,我也经常会陷入到这种思维里,同样也会被别人的虚假同感偏差思维所伤害。

我深刻的记得我在上一段工作中非常讨厌参加团建活动,因为我感觉团建活动又累、又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是把组里的同事组织起来吃吃喝喝而已,并且饭局上也并没有很开心,大家都是敷衍性的社交而已。

我的感受和体验非常深刻,于是我认为其他同事也是这样想的‘后来每次团建我都找借口请假不去。

每次我请假不去的时候也会有其他同事请假不去。当时我以为他们一定也跟我一样是觉得团建无趣、无价值才不去的。

后来有一次跟他们聊天,才发现他们其实很喜欢团建,他们说当时要不是家里有事才不会迫不得已耽误了。从跟他们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原来觉得团建非常有意义、不但可以免费吃公司提供的食物,还能跟大家互动热闹热闹。我当时听完以后觉得他们好奇怪,非常接受不了。

直到有同事得知我不喜欢参加团建,他们也用非常迷惑的眼神看着我,然后觉得我的想法不可思议一般。

从这件事中我觉察到了虚假同感偏差的存在,并且意识到这种思维会很大的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真实看法。

个人见解


我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会存在虚假认同偏差这种思维模式呢?后来经过思考我终于意识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人的某种“利益”。

这种利益不只是狭义中的物质利益,它还包含有精神层面的利益,比如:情感、荣誉、名气等等。总之,但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均可称为利益。

我们可以从上文中提到的影响虚假认同偏差的形成的6点因素中看到这一点,为了保证自己的某种需求、维护自身的某种利益,需要不断加强自己某种信念、判断和行为确保自己可以坚持下去,从而达到内在的需求。

 

比如坚持外部归因而否认内在归因的人可以通过虚假一致性偏差为自己的错误推卸责任,不去面对自己造成错误的挫败、自卑和愧疚感。

 

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通过虚假同感偏差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的脆弱、无力和痛苦,而不至于在没有实质能力应对威胁时内心受到打击和伤害,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内心。

 

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利用虚假同感偏差就可以很好的维护自己非常看重的品质,让自己可以加强自己的价值观。

 

当你将他人看成与自己相似时,就可以省去大量了解、探索他人的时间跟精力,避免面对跟他人有差异而产生矛盾,从而获得归属感和亲密感。

 

总之,虚假同感偏差是人的大脑发明出来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对我们有很多好处,但是却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因为当我们深陷在这种认知偏差中时,我们会忘记用多元化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从而失去同理心,也无法更全面、客观的认识事物,而是陷入到一种自我封闭式的思维状态中。

这种状态是危险的,它会使我们都活在自己的观点中,各自为政,拒绝理解和接纳他人,在关系中矛盾越来越多。

所以,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这种思维偏差的存在,让我们可以时刻觉察自己,不要被这种思维所控制而完全不自知。

也希望我们可以对自己、对他人的观点更客观中正的看待,世界才会更具有包容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李秀锋. 论“穷而后工”说的含混接受现象及其心理成因 [J]. 青年文学家, 2011,19:213-214.
2.宋振杰. 决策失误背后的心理误区[J]. 廉政瞭望 (上半月),2015,09:50.
3.罗杰夫. 多贝里, 朱刘华,《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J]. 中国机电工业, 2014,12:63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