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与个体成就的关系有多大?| 心理词条

你一定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耳熟能详。

但是,

失败真的这么有用吗?有没有可能,事实完全相反?

真相是,从心理学的理论视角来看,我们更倾向于“成功是成功之母”,为什么呢?为什么!

 

1.“效能感”的定义/概念来源

一定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当事人很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切合实际的预设目标,稳定的情绪和心态,如果具备这些条件,那成功就八九不离十了——这些,其实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效能感。


德国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 RalfSchwarzer 认为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 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 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Bandura, 1986)

也有人把它界定为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 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Schultz, 1900)

在不同的文献中,自我效能感 ( perceived self-efficacy) 、自我信念 ( self -efficacy be-liefs) 、自我效能期待( self-efficacy expectancy) 表述的都是这同一个概念。


传统的行为主义认为人是没有自我的,一直忽视人的主体意识对人的行为的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在学术传统上来说,来自行为主义,但班杜拉的理论重视人的主体因素的作用。


从“效能感”的概念和理论来源可知,“效能感”的提出,为我们在研究个体或群体成就因素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2.“效能感”与青少年学业成就

“效能感”一词脱胎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更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交互作用的产物。要说明效能感与个人成就的关系,不得不提到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的一点,即,人类的学习行为由认知、行为、环境三大因素相互作用,在这个作用的过程中,人当然不是独立于环境的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存在,人也不是由环境控制的被动的无能为力的客体。


与不自信的儿童相比,那些高自我效能感的儿童相信自己能掌握功课和调整自己的学习,他们更有可能努力学习,并获得成功。


在一项对美国东部高中的116名不同种族的9年级和10年级学生的调研中,当被问及“你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你能全神贯注于学校的课程吗?你能规划好自己的功课吗?”这些问题时,学生知觉到的自我效能可以预测他们对社会学习等级的期望值以及实际取得的社会学习等级。


必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受父母期望的影响,但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对其学习目标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他们必须保证孩子的学习经历能够使得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成功。——《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P470

 

3.相关科普/“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1)选择过程

面临不同的环境时, 个体会选择自己认为能有效应对的环境, 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选定的环境对个体的行为技能和人格发展又产生反作用。


除了环境,个体还会选择不同的活动来解决当前面临的任务,由于不同活动包含着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他选择哪种活动就决定于他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活动的自我效能感——跟环境一样,个体也会趋向于选择成功倾向更明显的活动来参与任务。


因此,自我效能感的高低, 不仅决定了个体在面临新的任务时,是将之当作任务进行挑战,还是当作困难加以回避的态度;而且不同活动方式的选择,也进一步决定了在整个过程中,人性的哪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和哪方面被忽视而没有机会实现。

 

2)思维过程

个体的思维过程分为对自我有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的两种,效能感是如何影响思维过程的呢?


  • 对目标成绩的设定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目标成绩的设定。目标的挑战性程度不仅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 而且也决定个体对活动的投入程度, 从而决定其活动的实际成就。


  • 对成功的想象与心流体验

接着,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对即将执行的活动场面或动作流程的心象实现的内容和性质。即:个体若坚信自己的活动效能, 则会倾向于想象成功的活动场面并体验与活动有关的身体状态的微妙变化, 从而有助于支持并改善活动的物理执行过程;否则, 他更多想象到的是活动的失败场面, 担心自己能力的不足, 并将心理资源主要地投注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从而对活动的实际成就产生消极影响。


  • 采取内部可控归因方式

最后,在归因活动中,效能感强的人比较多地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而把失败归因为技能的缺乏和努力的不足。这种内部且可控的归因方式,反过来促进个体发展自己的技能,更多地投入个人的努力,从而有利于下一次活动的成功。

 

4.个人见解/利用“效能感”促进个体发展

  1. 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智力水平相差无几的个体,有些孩子的成就明显高于另一些孩子?

  2. 如何利用效能感对个体思维的作用,来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更高成就?

自我效能感是主体与环境发生作用时的效验的主体自我判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明白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路径,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形成高效能感。


  • 成败经验的重要性

一个婴儿降临到人世间,渐渐地发展出各种偶然的无意动作如伸手、抓握、踢腿、叫喊,在反复的体验中,环境会给予他反馈,给他以声音、痛感;给他以温暖的笑脸、温热的怀抱,婴儿逐渐意识到他的动作和反馈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最初的“掌控感”,自我效能感开始萌芽。

如果婴儿的需求得到回应,他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我”是一个好的存在,我可以驾驭我所处的环境。这种感觉让他对进一步的活动“跃跃欲试”。


  • 替代经验的重要性

到了童年期,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更进一步,儿童会观察,会思考,会对评价进行加工。这就涉及到父母的示范,如果父母是能够很好地应付生活的,总是能够从生活中得到满足感的,这就在令观察的儿童形成了一种“替代评价”,他会自然地相信,当自己处在类似的环境中,采取类似的活动策略时,也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就。


  • 言语评价的重要性

当孩子面临学习任务时,接受父母认为自己具有执行这一任务的能力的言语鼓励,会更容易相信自己的技能。不过言语劝导信息的效能价值取决于评价是否切合实际。现实的言语劝导更够激发孩子的动机水平,使之更易于成功, 从而使他在这些信息基础上形成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不切实际的劝导因为很难在活动中真正实现,反而令劝导者失去威信,进而挫败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回到本文开头, “成功是成功之母”的合理性显而易见,适当的成功经验,可以令个体在下一次任务活动中产生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形成个体的高效能感。

以及,良好的家庭示范,切合实际的言语劝导,是高效能感形成的关键路径。


最后,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即使你已经成年,即使早期生命中有过一些不愉快的体验,让你不是很自信,甚至是有习得性的无助感,也依然是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自我效能感的。

任何改变都不会太晚,最适合的时间就是当下。

因为生命那么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啊。


——————————————————-

作者:美美陈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
壹心理学员/心理学深度爱好者/文化评论创作者
个人公众号:Dear陈


参考文献:
[1].黛安娜·帕帕拉;萨利·奥尔兹;露丝·费尔德曼 著 李西营 等译 《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M],人民邮电出版社
[2].高春申 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第1期
[3].周炎根, 桑青松 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5卷,第1期
[4].王才康,胡中锋,刘勇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1期
[5].吴增强 自我效能:一种积极的自我信念[J],心理科学,2001年第24卷,第4期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