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是一个心理变化过程?

也许看到主标题,你会认为:

我是不是想辨析这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真理是不是相对性的?

是不是我会说用案例证明“眼见不一定为实”?

不,不,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生活中一定情况下前后两句是不是一个过程,是不是前后两句有联系或者是递进关系呢?

01

 “耳虚” 的主观性

会不会影响到“眼实”的客观判断


我的【首因效应】


朋友肖是我的高中很好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当然也一起八卦,有一天班主任通知要转来一位谢同学,坐在我旁边。

朋友肖就提前跟我打了预防针:“喂,你知道吗?他可是我们以前中学作文比赛全市一等奖,骄傲得很!”

我两眼放光,非常期待的问:“那我可以向他好好请教了,正好,正好!”

“我跟你说啊,很有钱的,自从拿了奖以后更是眼高于顶,再说啦,谁知道是不是有家里撑腰才拿到的奖,你可别招惹他,碰一鼻子灰“。朋友狠狠地瞥了我一眼。

我:”哦!“

当谢同学坐在我旁边时,我知道我不应该因为听到这个‘虚言’而带着芥蒂去看待别人,要去‘真实’地了解别人,但是神奇的是,我看到他第一眼还就是觉得他是个穿着名牌的高冷大个子,不管我怎么和自己的思想斗争,朋友肖的话就是要在我脑子里过荡一下子,然后我也就往这个高个子身上比对,怎么也逃不脱这个剧情。

你们知道整整两个星期我和同学谢,都没有讲过话的尴尬吗?反正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空气简直冰到最低点。

最后还是谢同学说:再不说话我就要憋死了,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这句话就是我们讲的第一句话~

面对和同学谢的关系逐渐融洽,朋友肖显然和我生疏很多,我们之间也不再无话不谈。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朋友肖和同学谢以前为了争夺作文比赛,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

其实现在想一想朋友肖跟我讲的那些话许多都是平衡他内心失落的情绪,甚至还会带有一点酸酸的嫉妒感。

哎,我还是怪我那时候太‘单纯’,要是现在的我肯定会把朋友肖和同学谢拉在一起,来一场真挚大方的沟通,然后我们三个就会成为‘三剑客’‘铁三角’组合。

现在我都感觉学习心理学的我就是不一样了,开个玩笑后,回到主题。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对谢同学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 【知-情-识】心理变化的过程  ,耳听信息【先入为主】 ,然后经过【思维加工】,最后得出【客观判断】。

其实也不难理解 比如给你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个圆,只告诉你把它涂满,你不论使用什么样的颜色,用了什么样的描绘手法,大多数小伙伴画出的还是个圆,很少会有人画在旁边。

02

农夫山泉有点甜

甜的不是嘴巴而是心智 


企业的【广告效应】


‘农夫山泉有点甜‘ 这个‘甜’字给人一种主观印象,消费者带着这种印象品尝到产品后,似乎还真的有一点‘甜’。

然而大多数小伙伴很难区分出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味道区别,只是听到‘甜’这个虚的味觉,让小伙伴们脑海里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主观改变自己的味蕾最后达成客观事实:嗯~这就是健康矿泉水应该有的味道。

农夫山泉利用这种心理变化引起消费者共鸣的营销手段还有很多,比如:

我们印象深刻的广告词‘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简单的一句广告词大量的留白,让听众联想,仿佛消费者已经看到了田园风光,天然流淌的山泉,再配上企业的大大的山水logo,真正是迎合了现在人对健康水源的需求的心理。


这就说明人是可以从听到的信息,然后用想象来制造印象的,让自己相信想象的真的可以客观存在,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神奇的存过程,一旦脑海中印象定性,很难轻易被改变。

       

03

如果你听到“鸡犬相闻,阡陌交通”

你会有“怡然自得”的向往吗?


人们的【满足效应】


《桃花源记》中写道,有一个友人把他看到的桃花源的美好景象,告诉了外面的人,那些外面的人一听肯定垂涎三尺呀,哪还顾得上是真是假,全都想去一探究竟,尽管被招待的这位友人走得时候留了“小心思”在路上做下许多标记,但最终掘地三尺,啥标记也没找到,桃花源没找到,还迷了路,打那儿起再也没有人提起去找过世外桃源!

这里面作者陶渊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悬念,让我们去解读!说实话小时候读完这里,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想这样的结局还是会令人深思:迷路,这是为什么呢?是这个友人自己的幻想出来的世外桃源,还是战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还是这才是是桃花源的神秘之处?

如果这是真的,也许桃花源中的人早就猜想到这位友人会会把这里的美事说出去,外面的人也一定会回来看我们,还是先跟踪他,把标记先抹掉,未雨绸缪!


这体也体现出桃花源中人们利用人的心理变化过程,懂得运用心理学,像诸葛亮一样,来预判事态可能发展,也正桃花源的神秘之处吧。

04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心理变化过程

你怎么看?

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在研究心理学,探索人们心理的变化过程。

那时候他们把心理称之为    【精,魂】。正如古奇书里《黄帝内经》所说精“生之来,谓之精;两之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指出,灵魂具有理智,情欲,意志三部分,他们三个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着形成形成心理变化过程,再者后来,罗马基督教思想家生奥古斯丁进一步提出来,通过人们的心理变化过程中的内省来接近自己的内心,与心灵对话。


也就是我通过文章表明的,在人们心理变化过程中,分析人们思维背后的行为动机,来了解事态的发展,才是判断虚实的方法。

  

二十世纪伟大的著名心理学家和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在《认知》这本书中就指出,分析人们思维过程中心理变化,找到基本原因,才能去找到解决的途径和策略


比如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看透他人给你的信息背后,真正意图和真实缘由,而不是首先判断是真是假,这样也许更加简单明了,为你后面做出事情判断指明方向,不在会形成刻板的【首因效应】,会对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所帮助,甚至在职场上也应对自如,有所收益。


再回到之前的农夫山泉广告中的【广告效应】,商家不就是真正了解到,现在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享受生活注重绿色,而最根本最渴望的需求就是天然健康。

今日的农夫山泉股市持续创新高,曲线一路小跑,创始人钟睒睒一跃成为亚洲首富,全球富豪榜第八位。

这个【广告效应】就是农夫山泉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经营理念之一,所以心理学的运用跟企业的营销学密不可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运用的更加贴合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会期待自己是上帝的宠儿,希望自己拥有一切的美好事物,一旦听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会激发起自己的欲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与好奇心,并作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排,这就是【满足效应】。但往往人们并不会想着自己做出来实现的行为,会不会伤害到别人的利益,给别人带来损失。

犯罪心理学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了解,你们会想这有什么联系?

其实大多心理犯罪者都是因为个体自身、权益追求,受到某种实际存在或意向中的侵害而得不到满足,由此产生痛苦的情绪,他们其中有许多会有主观臆想的症状,把极端行为当成宣泄情绪口的同时,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事情,其实还是不断的满足自己的欲望。


许多犯罪心理学的专家就是通过找到犯罪者最开始满足欲望的源头,分析他后来的心理变化过程,明确到思维后的作案动机和意图,才在千头万绪的案情中找出线索方向,从而断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不断进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真理也许也从绝对变成相对,就像曹雪芹《红楼梦》里的那副对联写的:“假亦是真,真亦是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还无”把虚幻的说成存在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更加真实,这就是思维加工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到最后的无中生有。

即便我们可以编造出许多故事来说服别人或自己,但是信念和动机是确实存在的


从二十世纪初《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就向我们揭示了左右人的行为的人头脑中的各种诡谲,由此我们得以卓越成效地揣度人的心灵深处的欲求,洞察人的行为,最终发掘一个人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先不说这句真理的正确与否,但是我相信‘耳听虚’有可能会影响‘眼见为实’,这两句是相互关联的心理变化过程。


无论是耳听有可能是真的,眼见有可能是假的,我们只要看清这个心理变化过程中,了解思维背后的行为动机是什么?就可以给我们判断事实真相一个很有效的参考。


人类心理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神奇的现象,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也是历史的必然。

也许拥有各种思维和心理变化的过程就是我们作为人类独有的财富吧!

原创:小娜心享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