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磁力 | 心理词条

阐述定义


自我认同最早由Erik H Erikson提出,指个体人格发展的成熟性、连续性和整合感[1],主要形成于青年时期。目前有很多社交焦虑与自我的相关研究:

张紫璇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而自我接纳是自我认同的主要表现。孙步宽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自我认同呈显著正相关[3]。

当个体对自我有较高的认同感时,会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认知更到位,进而产生较少的社交焦虑,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故可推测自我认同是影响社交焦虑的个体性因素之一。

随着人的成长,孩子渐渐不再像过去那么依赖父母,他们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会给自己打分,也会因为目标和规划要求自己。自我认同感会随时间的流逝,不断进行调节和修正。

知识加餐


自我认同包含自我了解自我实现两部分。

自我了解

自我了解就是对自我所处环境的适当评估,对所扮演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对于理想与现实能力的掌握。

包含了以下内容:

1、我是谁,我的本质是什么?

2、我是怎么样的人,我的个性、特长与能力如何?

3、我想做怎样的人,我的愿望和理想是什么?

4、我应该做怎么样的人,我的道德和价值观是什么

一方面人对于自己的潜能和兴趣爱好都是有好奇心的,想了解自身特长,甚至想通过自我激励,成为超级英雄。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越了解自己,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也会更加广阔。选择所爱的的专业,通过在心仪的职业中找到价值。

另一方面认识了你自己,也会更加的接受现实。你知道哪些东西你做了一定会有成果,也知道了哪些事业不适合自己。

自我实现:
“ 自我实现”已成当下流行于教育界、心理学界、 哲学界(人生哲学、价值哲学)以及大众媒体之中的时尚性话语。

大学生自我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所处环境中,根据自身内在诉求,在与他人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探索、自我肯定的过程,具有高度反思性。

背景来源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


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源自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而产生的最大力量和最大强度的总体需要,即自我完善这一人性的需要。


自我认同是对自我的深度认识,对个性化追求的高度重视,努力增加自我价值的厚度。它也是一种自驱力,人总要不断的自我修补,自我完善。


案例分享


身份认同可分为四类即个体认同、集体认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1. 个体认同指个体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得到自身确证以实现个体身份认同;

  2. 集体认同指主体在两个不同文化群体之间进行抉择;

  3. 自我认同指个体心理和身体体验并以自我为主要核心;

  4. 社会认同指强调人的社会性,肯定社会的互动作用与决定作用。

这四条认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人际社会中,家国是共同的集体,而每个人是这个集体中的个体单位。我们找到自己的差异性,也要找到和朋友家人同事的共同性。

如果太重视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那么可能就会变得薄情寡义。但如果太重视别人,就会忽略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会忙得不可开交,而忘记拥抱自己。

相关科普


游戏的设计原则由趣味性、有益性、创新性、和文化性四项原则组成[2]。

趣味性是游戏作为娱乐产品的本质核心,而有益性指游戏的学习行为和社会意义,应当在趣味性的基础上追加游戏的有益性,而文化性和创新性的设计会刺激受众与产品之间建立认同感。

正因为现实生活满足不了孩子的内心需要,很多对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被实现。孩子们把更多的心血投入到虚拟的游戏中,因为在游戏里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温暖,感受通过打怪升级获得的荣誉感。

自我认同就像一块磁铁,它能被所热爱的事物所吸引,和孩子有同样话题的人,更能走进他的世界。

个人见解


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水平能够负向预测社交焦虑,此结论与研究假设一致。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着合理的认知,并且能够认同和接纳自己,那么在社交过程中便不会因为他人的话语而对自己产生自我怀疑,也不会产生焦虑情绪。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接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手机、电脑、电子游戏 越来越影响我们的生活。它们的存在一定上满足了我们对于美好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让某部分的孩子与社会脱节,变得缺乏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了宅男宅女。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生活成本和物价也在明显的上升。父母忙于工作,有时也会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有些父母很少孩子交流和互动,孩子缺乏支持,鼓励和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可。

她渴望爱,但又害怕爱。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也曾依赖于父母,可失望攒够了,总会被迫选择离开。现实生活满足不了孩子的内心需要,很多对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被实现。

孩子们把更多的心血投入到虚拟的游戏中,因为在游戏里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温暖,感受通过打怪升级获得的荣誉感。自我认同就像一块磁铁,它能被所热爱的事物所吸引,和孩子有同样话题的人,更能走进他的世界。

父母要试着走进孩子的心里,去了解孩子的喜好,去认可他的世界,同意(允许)他追求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而不是选择忽视孩子的内心需要,把孩子丢给手机“照顾”(父母忙着,手机给孩子打发时间)。

孩子是敏感脆弱的,自我认同差,很容易自暴自弃。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外在的鼓励,缺乏社会认同感,那么孩子更容易做出偏激的行为。

如何增强自我认同?


1、扩大自己的优势,接受自己的不足——对自己说“yes!”

每个人都是一个多面体,有人不擅长表达,但很擅长对案件的分析;有人不擅长出谋划策,但执行力却是一流……我们所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共同构成了我们完整的样子。

找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将它无限放大。人无完人,有时候自己最不足的,就是最真实的,最可靠的一面。

就比如我自己很爱玩。虽然这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我的正常工作,但正因为贪玩,我鬼点子多呀!也能通融很多不同的学科,因为游戏能让人们成长。

2、学会对别人说“不”


自我认同度不高的人,通常会在行为上都会选择讨好别人。于是,学会对别人说“不”就变成很重要的一门功课。

有同学把自己的工作强加给你,你不好意思拒绝;有朋友半夜三更打电话找你哭诉,你明明7点多要起床上早课,仍然愿意听她无关紧要的小事儿……这些情况再发生的时候,请你学会跟对方说“不”。

你没办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做不到十全十美的样子。真正爱你的人,珍惜你的人会理解你的选择,就算他们不同意你的生活方式,也会用心守护好你期待的甜蜜。

你也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无论再怎么样的付出,也永远捂不热石头。倒不如好好的爱那些能给温暖,能够支持你,增强自我认同感的人。

3、不忘初心,鼓励自己


习惯是可以通过重复锻炼而培养起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做一些让自己开心放松的事情来增强抗挫折能力。做一些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幸福的事,因为自我认同度高,所以更容易回血,心理抵抗力会变强。

反正一天只有24小时,与其活得昏昏噩噩,倒不如活出自我。做对自己有用的事,对社会有益的事,在成就自我的同时,服务社会。

合理分析心理动机,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需求,这也是我——自我认同感的一部分呀!传递幸福快乐,让孩子们走出迷茫,让成年人找回自信和勇敢。每个人都是特殊的符号,我们相互吸引,相互联系,追求自我,攻共建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符号互动论在信息交互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杨浩,赵颖.  装饰. 2019(12)
[2]数字展示中交互设计艺术形态的应用分析[J]. 盘善荣.  文化产业. 2018(19)
[3]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与交互设计的变革和发展[J]. 张豪.  艺术品鉴. 2019(32)
[4]移动平台下的手机游戏设计研究与分析[J]. 艾雨露.  北方文学. 2017(15)
[5]游戏中的交互设计应用[J]. 胡方超.  大众文艺. 2019(15)
阐述定义:
[1]埃里克·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02-256.  0
[2]张紫璇.大学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6.  0
[3]孙步宽,汤晓菁.自我认同、积极情绪体验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影响[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9(1):98-102.
如何增强?
广州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
原创:芋元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