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究竟在保护着谁?

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为了贯彻民法典有关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民政部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词汇迅速霸占热榜、热搜,大家的观点层出不穷,主流的观点主要有:

(1)离婚冷静期根本就是为了保护男性而出现的,这对女性是不公平的。


(2)离婚冷静期其实保护的是离婚率。


(3)离婚冷静期给婚姻中相对弱势的一方,带来了无法估计的法律困境。

整体上觉得该规定不合理的观点占据了上风,大家讨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离婚冷静期,究竟保护着的是谁?



据研究表明,我国离婚后再婚率较高,80年代80%左右,近些年有所降低,不过仍有70%左右。

看民法的提出背景来看:随着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婚恋期,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双独婚姻”现象逐渐显现。“双独”婚姻家庭,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往往缺少宽容,婚后双方又缺乏对婚姻磨合的耐心,因此,草率离婚越来越多。


离婚冷静期针对的是草率离婚的现象,保护的是双方甚至是三方这段亲密关系本身。保护弱者也好,保护男性也好,其实是舍本逐末,背离初心的,更别说那些保护“离婚率”的诡辩论点了。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冲动离婚的人越来越高了呢,是什么导致的?

  1. 思想观念的转变。国家发展态势比较平稳,经济形势很好,稳定的环境中,男女平权是共同趋势,既然是崇尚自由恋爱,离婚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2. 磨合期难过。恋爱阶段是双方共同发现闪光点的时期,而婚姻是磨合和发现彼此缺陷的长期阶段。很多婚姻还没过磨合期,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不能互相很好的适应,就会造成“闪离”。

  3. 离婚程序过于简单,现在的离婚程序只需要双方同意可以直接去民政局出点钱拿了离婚证就可以了,有很多人离婚只是一时的冲动反应过来才后悔。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够切实加强亲密关系的维系呢?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来,离婚程序增加“冷静期”,这个事情2021年1月1日起就实行了,剩下的,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两个重点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安全地度过“磨合期”?

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但不要试图强行改变别人的价值观和行为。

通常一个人的价值体系和他们对不同价值观的尊重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收到诸如家庭、宗教团体、文化、伦理背景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我们不要觉得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高人一等,当出现价值观和行为冲突时,需要多了解和尊重对方的习惯,可以相互影响,但不要强行要求对方改变。


扩大包容程度,接受对方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在某些地方与自己不同,求同存异。


加强沟通和互相影响的频次。


婚姻中最关键的是沟通,这也是协作和共赢的有效工具。通过有效的共情式沟通,了解对对方各方面的期望和具体需要是什么。例如:我希望吵架后你先哄我。希望吵架后冷战不超过3小时,而且是男生先来哄女生,哪怕女生有错,男生也要给女生台阶下,同时女生不能拒绝男生哄自己等等。


最关键的是,要树立彼此共同走下去的目标和信心。


因为现在婚姻那张纸的约束力已不再“强硬”,大家都能够合理看待离婚现象,反而很多人遇到磨合期的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婚姻本身有问题,是不是找一个对的人就能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双方在生活的共同目标上没有大的矛盾,只是某些行为的冲突,首先要去建立的还是彼此的信任和关系的信心。

婚姻的磨合期,就是将两个分立的个体拧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保留双方看的顺眼的“优势”,磨掉双方都不顺眼的“劣势”的过程,一旦磨合成功,无论是对每一个单一的个体还是亲密关系本身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样的婚姻关系才会更加健康向上吧。

原创:心理咨询师星二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