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我与群体共荣辱|心理词条

定义和背景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亨利·塔菲尔 、约翰·特纳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偏见的产生。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由三个阶段组成:

  1. 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sation)

  2.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fication)

  3.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1、社会分类

人类会通过分类更好地理解事物,比如把铅笔橡皮归类为文具,把锅碗瓢盆归类为厨具。我们同样也会把人做出分类,比如通过各种标准去分类,从而归类出老师、学生、打羽毛球的人、某球队球迷、社团成员、二次元爱好者等。

这样的分类方便了我们的认知,在遇到陌生人时可以通过对方所处的分类做出一些预想,比如知道一个人是老师后,会有一个关于老师的大概样子和概念,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理解和了解对方。

2、社会认同


通过第一阶段的社会分类,我们可以对人群做出归类。同样的,我们也会把自己归类到某些群体中,这就是社会认同。

我们认同自己属于某个群体,比如把自己归类为“学生”,就会按照学生这个群体在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学生不能吸烟不能喝酒,就会因为这份社会认同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

社会认同的阶段同时也是把一部分的自我认知和这个群体绑定在一起,自尊水平也会和所在的群体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比如如果所在的班级平均分年级第一,就会油然而生自豪感,如果喜欢的球队输了,可能会感到愤怒没面子。

3、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阶段是社会认同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可以解释“偏见”的一个阶段。

当我们做了分类并认同自己属于某些群体,这时候我们遇到敌对关系时就会开始比较。比较中为了维持一个较高的自尊水平,往往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内群体即个体所处的群体,外群体即外部群体。

比如觉得自己所在的二班是最棒的,咱们班的人是最棒的,其他班级的人都很普通。或者所在的班级这次期中考平均分较低,会认为是咱们班最近状态不好,而其他班级期中考分数低就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

下次遇到了不认识的来自平均分最低班级的同学,可能会自然而然认为自己成绩比对方高。

相关科普

一些与社会认同理论相关的名词

  • 积极区分(positive distinctiveness):指个体会主动寻找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差别,并寻找内群体的优点,以此增加自己的自尊水平。

  • 外群体同质性(out-group homogeneity effect):指外群体在人们眼中看起来差别很小,外部群体的人看起来更像,更不容易区分。

    举个搞笑的例子,这类似于对于广东人来说,其他省都是“北方”,没有具体的省份城市区别,而是一个概括的印象。

    这还可以用来解释刻板印象,对外部群体的个体的印象来自于ta所处群体的某些刻板印象特征,而不是将其作为单独个体的性格特点来看待,比如会认为“做销售的就是会说话”,而不是以“这个人表达能力不错”来思考。

案例分享

最简群体实验范式(minimal group paradigm studies),这不是单独的一个实验,而是一个实验类型,具体的实验有非常多。这个实验范式展示了只要让一个个体相信一个陌生人是属于内群体还是外群体的,就可以改变其对待这位陌生人的方式。

一个具体的实验例子:

一些学校的男孩被告知他们是属于“Klee(画家名)”组或者“Kandinsky(画家名)”组,然后这些男孩被要求用笔写出他们将要如何分配“实验奖励”给其他人,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男孩会给予群体内(同一组)成员更多的奖励。表明即使在客观上无意义的社会分类条件下,群体内的偏袒和群体外的贬损也往往会经常发生。

沐浴在反射的光辉之中(basking in reflected glory)是指将自己与成功的他人联系在一起,使他人的成功成为自己的成功。比如当球迷穿着支持的队伍的球衣,而该队伍胜利时,球迷也会感到无比自豪。

1976年Robert Cialdini的实验中,大学生周末会有与外校的球队比赛,无论本校是输还是赢,大学生被要求在周一的时候数一下班里有多少人穿了和“学校”有关的衣服或者外饰。

实验发现如果学校赢了,就会有更多人穿和学校相关的衣服。

这个证明了社会认同理论中提到的个体自身的自尊水平和其所在群体是有正相关关联的。

多看到我们的相同,而不是寻找我们的不同

社会认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偏见和歧视,我们即使在没有竞争关系的情况下,也会对某个外群体抱有敌意或者不公平的看待。

社会认同理论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人对于归属感的需求,我们的自尊水平和所处群体是有关联的,所以当边缘化的人群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时,可能会因为过于需要归属感而加入对于他们不利的组织。

社会认同理论对于抑郁的治疗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抑郁往往伴随着低自尊水平,而自尊水平又和所处群体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么改变所在群体或者加入某些群体有可能会对自尊水平有正向影响。

当然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歧视并不能只用社会认同理论去解释,其中还有很多因素和面向。但是社会认同理论提醒我们,有时候对某些人的敌意可能是我们对于其所处群体的敌意,而这份敌意可能是不公平的带有偏见的。

既然我们有积极寻找内群体优点的趋势,又有不自觉寻找外群体缺点或者同质化外群体人物的特性,那么更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分析自己是否陷入了对他人无理由的区别对待中。

豆腐脑有甜咸党,粽子也有甜咸党,光是简单的食物喜好就可以分成两派,或许我们应该睁大眼睛多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减少过度寻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参考资料
[1]McLeod, S. A. (2019, October 24).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imply Psychology.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social-identity-theory.html
[2]Social identity theory – A full summary and evaluation – IB Psychology. (2018, November 6).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I85t7g7Uwo
[3]Basking in reflected glory | Psychology Wiki | Fandom. (n.d.). Psychology Wiki. Retrieved July 30, 2021, from https://psychology.wikia.org/wiki/Basking_in_reflected_glory
[4]社会认同理论_. (n.d.). 百度百科. Retrieved July 30, 2021, from https://baike.baidu.com/item/社会认同理论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