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为什么我们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

社会认同理论又称之为社会同一性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由亨利·塔吉菲尔(Henri·Tajfel)和约翰·特纳(Turner)等人提出,该理论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极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社会认同理论的理论渊源

 

任何一种理论都并非空穴来风,在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之前,已经有部分理论对于群体行为有了研究。

 

(1)种族中心主义。

 

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群体内行为和群体间行为显现了明显的种族主义中心特征。

 

用大白话来说,所谓的种族中心主义,即我们对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和圈子感到自豪和骄傲,对其它的群体感到厌烦和厌恶。

 

对“群体行为普遍的种族中心主义特征”的第一次论述要追溯到1906年萨默的记叙,而对于种族中心主义最有影响力的是现实冲突理论。

 

(2)现实冲突理论。

 

1961年,谢里夫(Sherif)做了一个夏令营实地实验。

 

他将来自各地互不认识的儿童分为“响尾蛇”和“老鹰”两组,在刚开始只是从事小组内的活动,例如一起爬山,逐渐的,他开始让两个从事竞争类的活动,比如球类比赛,在这些竞争类活动中,两组成员的冲突和对立与日俱增。在最后,谢里夫提供有限资源的竞争,而此时两组成员之间已经变成相互敌对,小组成员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同心力和认同,而对另外一组的成员表现出仇视的态度和行为。

 

谢里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实冲突理论。他认为群里利益的冲突导致了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当群体的目标一致的时候,他们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一种完整的,友好的,共同的协作关系;而当群体目标不一致,一个群体需要以牺牲另外一个群体来达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这个时候冲突就会产生,群体间的歧视和仇恨就会发生。

 

相对于以往的群体行为研究,现实冲突理论有了一个新的角度,但是仅有的现实冲突理论还不足以完全解释群体间行为,特纳在后来的研究中对于现实冲突理论有了很好的补充。

 

(3)群体间偏见的最小条件。

 

特纳曾经采用了最简实验范式,创造了一个微型的“群体世界”,他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让他们估计电影屏幕上一系列图案中小点的数量,研究者们告诉学生们,根据他们的成绩,他们是“点数高估者”还是“点数低估者”。

 

而事实上,研究人员只是把学生随机分配到这两个组,接下来,研究人员告诉学生他们可以给这两组的成员分配金钱奖励,结果发现,学生们更倾向于给予与自己趋势一样的人更大的奖励。

 

这个实验证明了人们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条件,同时在这个实验中,特纳发现了两种有趣的现象。

 

一种是内群体偏差,当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群体时,总是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正向的评价;

 

一种是外群体歧视,当人们在面对与自己不同的群体时,他们会对这个群体产生负面的评价。

 

特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从而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

 

什么是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主要是由社会分类,社会认同,社会比较三者共同建立的。

 

  • 社会分类:社会分类是指人们在特定的处境中会将自己归入某个社会类别,比如说在表述某人的其他事情的时候,会给这个人贴上印度人,苏格兰人或公共汽车司机的标签。

  • 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核心,它被定义为可以将个体与他人区分开来的特征,是指我们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内群体联系起来,并以此获得自尊。

 

  • 社会比较:我们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并且偏爱自己的群体,人们通过社会比较来评价个体和社会的属性,并且总是倾向于达到一种社会认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

 

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简单来说,即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的根源。

 

自我类化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塔吉菲尔,特纳等在英国Bristo大学对“群体对个人的影响”的课题开展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类化理论。

 

特纳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人们在进行自我分类的时候也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将会赋予自我,这就是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分类的过程中,个人同一性会让位于社会同一性。

 

那个体自我类化有何影响?

 

(1)人的自尊变得与群体的命运相连,为使自己感到良好,个体就会对自己的群体产生积极看法;

 

(2)人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这时群体外人员的信息和施加的压力,与个体自己的关联程度降低,影响力下降。

 

(3)特纳强调,当人们认同自己群体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去个人化和自我刻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于自我的价值认可度降低。

 

相关应用/个人见解

 

我曾经看见过一句话。

 

“我们经常认为,青少年思想叛逆而独立。然而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种态度只针对家长,在同龄人的群体里,青少年需要根据社会认同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


在学生时代,青少年是很喜欢在群体里寻找认同感的,自我的认同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内心的需求,成为众人的中心成了他们内心的期盼。

 

在众多反映校园欺凌的电影电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些人他们对于被欺凌者本身是没有欺凌情绪的,只是如果他们不跟随群体活动,那么下一个被欺凌者就是他们自己,他们需要群体保护,错误的群体也没关系,他们只需要安全感。

 

如果群体是优越的,是正确的,那么他们会从中得到积极认同,从而产生自豪感,比如说我们的现在,我们以生活在中国为荣,中国这个大国家,这个大群体给了我们安全感,所以我们会感觉自己比其它国家的人要幸运很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错误的群体,就没有认同感。

 

前几年追星的时候,总是会很疑惑,为什么一个粉圈大粉说的一句话会有很多人去维护,这话很明显就是错误的啊,其实这些维护的人并不见得有多喜欢这个人,只是因为他们喜欢了同一个偶像,对这个群体产生了认同,他们在内心深处会认为这个人说的话就是正确的。

 

很像资本局里的“虐粉”,刻意引起的群体对立,不会让你产生离开所属群体的想法,反而会让强化你对该群体的感情。

 

而这近几年自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我越发的感觉到了这种社会认同带来的问题,以我现在在壹心理写的这篇文章为例,我的观点很浅薄,但是这会引导一部分人,问题是,假如我的观点它并不是完全正确,被引导的人却把它看成真理,那将来在面对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人会怎么办?

 

在刑法里最重的罪,莫过于蓄意杀人。现在的自媒体太过于热衷制造热度,如果事实是真的,那还没有什么关系,可是一旦造谣呢?大众媒体可太擅长用“非黑即白”的观点来让强迫受众站队了。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一个人不信,那千千万万的人信呢?谁还不信?特纳的实验已经证实了群体的形成很简单,一个细微的关联就够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只要有人呼应你,你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你“杀”了一个无辜的人。

 

我们需要社会认同吗?

 

需要。

 

我们所在的圈子,就是我们被社会认同的地方,它能让你看到自我的价值自我的成长,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在乎社会认同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个人的认同。

 

我们需要关注自我是谁,相信自我的价值,自我的意义,而不是随大流。

 

参考资料:
[1]张莹瑞, 佐斌.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3):6.
[2]孙文坛.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J]. 学理论, 2012(7):2.
[3]陈世平, 崔鑫. 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 13(3):422-427.
[4]付伟, 潘晓中, 刘亚州. 基于社会认同原理的谣言扩散模型[J]. 计算机工程, 2018, 44(9):6.
[5]世道的坏是从不把人当人开始的——传播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

文:林微¥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