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 | 窗破了会怎样?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一个人闯红灯之后,后面就会有一群人跟在他的后面,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横穿马路。我们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我们来到一个脏乱差的环境,就会无所顾忌的乱扔果皮纸屑,而心无愧疚;反之如果我们去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宾馆,环境整洁优美,我们自然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来维护环境的和谐统一。


甚至还会无意识自觉地降低自己的音量。 



这种细微的,个人的,偶发性的过错或不良现象一旦放任其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以至于变得变本加厉,甚至有可能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这个现象,这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01 

破窗效应的定义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02

破窗效应的由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记录设备都还没陈设好,停在纽约布朗克斯的跑车就已经出现第一组“破坏者”,并且想私吞这辆跑车。爸爸吩咐妈妈清理车厢,自己则动手拆电瓶,不忘提醒儿子查看置物箱。来来往往的不论开车或行走的路人,都停下来在这个拆除大赛中抢走车子上任何值钱的东西。


紧接着重头戏来了,一位“破坏者”在有系统地拆卸后,成功扒走这辆置于纽约的跑车。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人们路过、开车经过它,看着它,整整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03

历史上有名的案例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


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20世纪70、80年代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


1994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04

个人见解


相信你我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切身感受。比方说,你来到一个杂乱无序的会场,进去之后,周围的人都是在说话看手机,我想你也会加入他们的队伍,不由自主地刷起手机,而无视会上的人在讲些什么?


而当我们走进一间布置的整洁有序,宽敞明亮的会议室,旁边的人都在边听边做笔记,这时得你会怎么做呢?不置可否,你也会像身边的人一样去关注会议的内容。


可见“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面对“第一扇破窗”,我们常常自我暗示:窗是可以被打破的,没有惩罚。这样想着,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了第二双手、第三双手……


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环境早就脏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根本起不到关键性作用”、“反正也不是我先这么做的”,不少人会这样辩解道。但是错了就是错了,影响的大小并不能改变行为错误的本质,别人的错误更不会是证明你无错的理由。勿以恶小而为之,规范自我,不要让“破窗效应”一再发生。

反之,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05

如何为我所用?


1、对打破窗户的行为say no。


不要让自己错误的行为成为别人效仿的榜样,而使这种坏的行为得以传递和蔓延。


哪怕就是随口说了一句脏话,图方便随手乱扔果皮纸屑,在风景名胜区留下到此一游的“书法作品”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我们都要在心中时刻告诫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说不定我们为之的恶小就是成为日后大恶的温床。


2、修补破了的窗户。


当我们看到有人正在打破窗户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善意的提醒或者制止。当我们看到有人闯红灯的时候,可以提醒他要注意交通安全。当我们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的时候,告诉他前面就有垃圾桶。


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也可以把它拾起来,丢进垃圾桶。勿以善小而不为,聚沙成塔,聚流成河,这样细微的善良终会汇成汪洋大海。


3、创造整洁优美的环境。


这一条对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小到家庭单位,大到城市国家,如果管理者能够重视环境干净整洁的重要性,那么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人们一定会有很少的恶习。


就像之前提到的有名案例当中的约警察局长布拉顿通过整理地铁环境而导致纽约犯罪形式率大大降低,从而使纽约成为美国最美丽的都市。

4、觉察自己言语,行为,思想。时刻警惕自己,不要放纵自己微小的恶言,恶行和的恶念。

防微杜渐,以免蔓延成无法控制的状态而导致破罐破摔。为什么我们的减肥通常会失败?可能就是有了第1次的不运动,第1次的偷吃甜食等等的破窗行为之后,而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连锁反应,最后只能够放弃减肥的计划。

各位亲爱的读者,你对破窗效应的有何见解,期待你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

原创:sylql兰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