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也是一种礼物

前两天开车途中偶然听到一个电台节目,一个女孩子打电话求助节目组希望与前男友复合。女孩说因为自己的任性导致前男友的离去,现在非常后悔,希望能通过节目与前男友复合。乍听之下,觉得这个女孩子十分有勇气。可再听下去,似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主持人问女孩分手的原因,女孩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农历新年时,女孩说家里这边有风俗,男孩应该给女孩包个红包,男孩爽快地答应了。

结果到给的时候,女孩却发现那是一个空红包,女孩当即非常生气,而男孩却觉得没什么,“你要一个红包,我就给你一个红包咯”,生气至极的女孩当着一众朋友的面说男孩还有更过分的事,随即便把男孩手机里他与其他女孩的暧昧照片翻出来。两人彻底撕破脸,分手。

后来女孩曾打电话求复合,电话已被拉黑,不久在男孩微信朋友圈看到,男孩与其他女孩子游山玩水的照片。女孩发微信过去问,能不能去找他。至此微信也被拉黑。女孩联系不上男孩子,无奈才来节目中寻求帮助。

听完整件事情发生的经过,主持人便说:我们今天先不忙打这个电话,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个男孩值得你去复合吗?


女孩沉默半天,说,我觉得我年纪到了,好不容易遇上一个稍微合适点的,不想就这么错过。主持人又问:那你觉得你们合适在哪呢?他谈恋爱的时候对你好吗?女孩说:也不是太好,就是我们年龄差不多,而且家离得也比较近。

主持人倒吸一口凉气:我听过那么多结婚的理由,年龄相近、家离得近这个理由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说这些,从你的直觉来说,你觉得这个男孩值得吗?

女孩再次沉默,良久,她说:就算不能复合,我也不希望就这样分手,至少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差不多到这,目的地到了,因孩子吵着下车,我没能继续听下去。女孩的那句“至少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让我感慨万分:我们常常会为了寻求一种“完美”而忽略“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真相,而是不愿意去看见它。我们只愿意去做一些事,满足当下自己的情绪需要,而不计任何后果。我们无权去评判女孩这事做得怎么样,因为当我们遭遇类似的事情,我们未必就能做到“旁观者清”,知道是一回事,而做到又是另一回事。这其中有我们强大的潜意识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就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一看这件事。

为什么在感情中受伤后,我们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事?


很明显,事件中的女孩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先是一个空红包,再是男孩与其他女孩的暧昧,接着是被拉黑……,这些事情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女孩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不肯定。

“为什么别人的男朋友都给女朋友一个大红包,他只给了我一个空的红包,我有事先跟他说了,他应该好好准备的啊,他没有好好准备,他是不是根本不重视我,不爱我?”

“他和我才分手没几天,这么快就和别的人好上了,他是不是根本没爱过我?”

“他把我拉黑了,他就这么不愿意再看到我吗?我就这么差吗?”

……

最值得寻味的是,女孩对主持人说:“他给我一个空红包,我觉得他挺过分,我应该生气,可是他觉得我不应该生气。分手后,我反思了,我觉得我可能真的不应该生气。”对自我价值的不肯定,让女孩把分手的责任都揽在自己头上,觉得错都在自己。如果我“好”一点,“乖”一点,他就不会和我分手了。

“如果我乖一点,就怎样怎样”,这个句式是不是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是的,在童年的时候,我们常常把父母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混淆,父母的喜怒哀乐,我们常常认为与自己息息相关。

如果我乖一点,父母就不会吵架了。如果我乖一点,父母就不会离婚了……不仅我们的潜意识中这样觉得,甚至一些长辈比如爷爷奶奶,也会出于“管教孩子”的目的,而说一些“爸爸妈妈都吵架了,你要懂事一点啊,你要乖一点啊”这样的话。

殊不知这样的话更加强化了孩子潜意识中的信念:我要为我父母负责。如果父母不好,那都是我的错。这样的孩子无法发展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他们的价值都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面的。

心理学: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也是礼物

所以,当女孩承受接二连三的打击后,她的内心状态很容易退行到儿童时期,她的内心情绪被强烈地激起,这种情绪不仅仅是被分手而引发的,更是混合着过往经历中相似的场景所引发的情绪感觉。

作为一个小孩子,我们会用哭、闹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小孩子不会去辨认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只知道“我要,我现在就要”不管用什么方式。

“你不愿意联系我,拉黑我,那我就上电台节目”是的,女孩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急需用这样的方式来填补。在感情受伤后,哭、闹甚至自杀这些不理智行为的背后,是一个成年人选择退行到儿童时期的结果,只有孩子,才能立即要啊。

关于自我价值,蔡康永说过一句话:

镜子很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误以为是自己的脸脏;那为什么别人随口说出糟糕的话时,我们要觉得糟糕的是我们自己?


认清“未完成情结”,真相胜于完美


女孩说即使不能复合,也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种对于“圆满”的追求,是人的一种天性。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都有对完整的一种执念。

人们渴望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终,如果一件事情没有以当事人想象的那样完美地结束,这个事件就会成为一件“未完成事件”,这当中蕴含着无限的不甘、懊悔和遗憾。而这种“未完成事件”会持续地影响之后的生活,也就成了“未完成情结”。

打个比方,小时候因为家里不富裕,看到别的女生买很漂亮的那种小发卡,我就会忍住不买,成年后,我虽然不喜欢戴各种饰品,但是却很喜欢逛,很喜欢买,看到精致漂亮的就忍不住买下来,导致卧室的抽屉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饰品。

这就是我的一个“未完成事件”,小时候未能得到的需求满足,在成年后,便会不停地去填补,却发现这是一个黑洞,怎么也填不满,因为我要的不再是那个漂亮的发卡,而是一种被爱的满足。我们平常看到的很多购物狂,也多是一种对于需求黑洞的填补所造成的现象。

那对于这个女孩来说,她的意识并不是不知道,这个男孩子其实根本不值得她去挽留。只是当下的情绪需求以及对于完整的一种追求,促使她放弃理智,跟着感觉走。

在她心中,被分手、被拉黑,其中有多少不甘和委屈,“这事儿不能就这样结束,至少也要好好地结束”她需要一个理由。所以她想尽办法,即使知道通过上节目这样的方式可能会遭人非议,依然执着地寻求一个完美的结局,否则她会因为这事一直纠结悔恨下去。

“未完成情结”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

首先便是自身要有所觉察,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通常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便拿回来你成人的力量。接着,带着这份觉察去看我的未完成情结是什么,曾经的事带给我怎样的情绪困扰,又给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最后,意识清楚后,便可以做一个转化,自己举行一个告别仪式,无论是怎样的方式。告诉自己:“是的,这事真的发生了,是的,我当时真的没有做到,这是事实,我接纳。”然后告别。所以说有时候仪式感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

如果自身无法对其进行转化,就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看见并转化这一部分,完成疗愈。

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也是礼物


最后,一个故事送给大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

一个圆缺了一角,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那失落的一角。有的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完整的圆,但是圆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歌唱,所以它轻轻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独自上路继续它寻找的征途……

心理学: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也是礼物

人生本就充满缺憾,月有阴晴圆缺才是生命的真相,有缺憾,才有多姿多彩的人生旅途。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又何尝不是上天给予的礼物,剥开丑陋的外衣,你依然可以看见蕴藏其中的资源、力量,不管你经历了什么,它们终将化作你生命的一部分,真相胜于完美。

原创:萧潇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