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好奇心,扬帆起航 | 心理词条

阐述定义


这个世界里,谁曾不是个好奇的宝宝呢?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好奇心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也是科学研究的必需心理品质之一。人们在互联网上认识陌生人、猎奇逸闻趣事、探索未知世界等行为,都可以视作信息时代中好奇心驱动的行为。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神圣的好奇心”推崇备至,把它看作人类最宝贵的品质。

好奇心是动物处于对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属性空白时,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属性的内在心理。表现为:

1、对某件事情特感兴趣,比如女生会对恋人的日常安排感兴趣,她也会试着走进男孩子的世界;小孩子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蝴蝶,护送着小蚂蚁回家。

2、喜欢探究不了解事物,容易问问题,也会自问自答。小孩子很喜欢玩玩具,他看到不理解的自然现象,也会问爸爸妈妈问题:为什么会下雨,是不是天在伤心难过,流下了眼泪?  为什么会打雷,是不是雷公电母在吵架?

3、 对于怪诞的嗜好或热情。越是稀奇古怪的问题,在我们的眼里就具有更大的意义,同时当问题被成功解决 或是日思苦想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进展,我们会收获更大的成就感。

就像榴莲和臭豆腐,如果我们是真的喜欢,你就不会在意它们的缺点,更不会觉得它是一种荒诞和怪癖。

好奇心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给了人们源源不断地热情和希望。也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拥有的好奇心,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我们的脚步也越来越轻快。

好奇心厉害着呢!


首先,好奇心可能会降低个体焦虑水平。弗洛伊德认为,探索行为是由本能的生物冲动和自我机制决定的,有助于减少威胁和不安全感。


其次,适度的好奇心可以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情感淡漠(apathy)是一种以缺乏动机为特征的综合症状,影响个体行为、认知和情感,且不能归因于智力障碍、情绪困扰或意识水平下降。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好奇心是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主题。大脑多个脑区的分工和协同作用,使个体形成了产生与评估预测误差、触发与缓解好奇心以及产生惊奇与新预测误差的认知过程。


不同层次的好奇心:


 按照好奇心的对象将其分成四类:


1.物理性好奇心、2.知觉性好奇心、3.社会性好奇心和4.认知性好奇心,或称为信息寻求好奇心)。


提到的知觉性好奇心和认知性好奇心,还包括5.物理性好奇心和6.社会性好奇心。


背景来源:

由本能到潜能


好奇心理论发展阶段


50、60年代:把好奇心看作动机状态,主要集中在对其产生原因、情景以及影响好奇心的环境因素等问题的探讨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把好奇心  看作动机状态和个性特质的复合物,并将研究焦点集中在从个性角度对好奇心进行测量  。

近年,相对较多的是有关好奇心培养与学习 及创造性的提高,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但也会受外界刺激和条件而发生不断的改变。

好奇心既是一种特质(好奇心体验的一种个体差异,也是一种情绪或动机状态,对学习和记忆有巨大影响,在儿童早期尤为明显。好奇心在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中被广为关注,被认为在儿童的学习、预测学业成就以及成就动机方面起着核心作用。

就中国而言,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再加上保守的观念,总是教导孩子们要好好读书,不允许孩子们有天马行空的梦想,也遏制住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盛,我们不断的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也不断的改进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不仅解放了生产力,也促进了创新和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案例分享:


古今中外,人们对知识的好奇心从未冷却。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夜里,他提着灯笼,蹲在田野里观察武功怎样产卵。一连看了几个小时,他忽然感到越来越亮,抬头一看,原来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了。

对于未知的物理知识和生物理论,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总是像一个个永远不会被满足的好奇宝宝。他们钟情于自己的研究中,是那样的热烈,也是这样的痴迷。因为好奇,所以更想离真相更近一步。

为了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在艰苦的条件中甘之如饴,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

中国也有很多关于好奇心的例子: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鲁班发明锯子,万户火箭升天——这些发明创造都和好奇心有关。

正因为喜欢,正因为热爱,正因为憧憬,所以当责任和挑战到了我们的头上,我们会情不自禁的主动承担,因为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责无旁贷。


相关科普


来自百度百科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正如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John Dewey在《我们是如何思考的(How We Think)》中说的,好奇心的最终极阶段是变成一股能强化个人与世界联系的力量 ,这种力量能持续为我们的个人经历增加趣味性挑战性兴奋感

在科学家眼里,具备两种特性,才算是有好奇心:求知欲经验开放性。好奇心就像乘风破浪的船,它能带给人们强大的驱动力,连接着人与人,连接着人与世界。

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从来都不会因为一时成就而得到满足。这也代表着人们在科技发展,经济教育等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贡献。倘若只满足于现状,甚至固步自封,不去和大自然 社会互动,也接受不了多元化的学科知识。那么,这将导致人们人类的历史进程停止不前。

个人见解


若喜爱,从什么时候好奇,永远都不晚。


现年82岁的日本老奶奶若宫雅子,就完美地阐释了:好奇心如何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趣味性、挑战性和兴奋感!

60岁从三菱退休,雅子奶奶出于好奇心为自己买了一台电脑,折腾了三个月终于独自完成组装电脑的工作。

我很佩服老奶奶的执着,更佩服和奶奶的好奇心。因为自己对电脑组装什么都不懂,想知道电脑的构造,想和现代的年轻人打成一片。奶奶才有了现在这种进步。

在生活中,这案例数不胜数,比如七八十岁的奶奶爷爷学习英语,近日 上海一小学生发明出一款免舔盖的酸奶吸管。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因为热爱生活,正因为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的幸福,但若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第一个以身试药的人,那人类的发展根本就不会有进步。

通关宝典


那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1.保护“好奇心”,培养孩子“自信心”


先别否定孩子的幻想,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通过鼓励安慰的方式,告诉ta ta永远是父母的小可爱。

虽然孩子天真可爱,可千万忽视孩子们的敏感脆弱。一点点暴力 嘲笑 忽视,就可以折断了孩子们好奇心的小树苗。多一点陪伴,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温暖,更有益于亲子关系。


2.走进孩子的世界,做一些亲子活动


可以做一些科学小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这样也能让孩子们收获知识。虽然有些孩子比较调皮捣蛋,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就算父母很忙,也会花时间陪陪孩子。教育需要温暖,而不是把孩子过早的丢给电脑,手机。

既然他们活蹦乱跳,闲不住,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三分钟的热度?把孩子的热情和好奇心放在有利于学习科学 文化 经济的项目上。

总结:分析了那么多来访者的心理,我觉得严谨 死板的心理咨询,不容易走近来访者的心理。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也在引发我的好奇心,利用相应的文献找到我们之间的契合点。

当你有需求,有好奇心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整合所拥有的资源。我觉得词条就是一个标志,我们应该保持好奇的憧憬,以及寻找可以运行的方法。

引用百度百科、知乎
[1]Th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of Curiosity[J] . Celeste Kidd,Benjamin Y. Hayden.  Neuron . 2015 (3)
[2]Science‐Relevant Curiosity Expression and Interest in Sci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J] . MEGAN R. LUCE,SHERRY HSI.  Sci. Ed. . 2015 (1)
[3]Effects of Outdoor School Ground Lessons on Students’Science Process Skills and Scientific Curiosity[J] . Kan Lin Ting,Nyet Moi Siew.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 2014 (4)
1.董妍,陈勉宏,俞国良.(2017).科学好奇心:研究进展与培养途径.教育科学研究,9,76-80.
2.胡克祖.(2005).好奇心的理论述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6,55-58.
3.李天然,俞国良.(2015).人类为什么会好奇?人际好奇的概念、功能及理论解释.心理科学进展,23(1),132-141.
4.吴绍兵,赵丽宏.(2001).谈好奇心的教育功能和激发保护.数学通报,(11),8-9.
5.袁维新.(2013).好奇心驱动的科学教学.中国教育学刊,(5),60-63.
原创:芋元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