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病人”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的工作对象是有心理困扰的人:因为压力而焦虑,失去而悲伤,失败而沮丧……更多的是早年成长的养育不当和缺失对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难以适应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焦虑、抑郁、退缩等症状,其中一些也会服用精神科药物。他们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他们解除障碍,更好的活出自己。


在精神科医生眼里,他们是病人,在心理咨询师这里,他们被称为来访者,这是人本主义心理流派的提法,把有心理困扰的人看作是和咨询师平等的主体。经典精神分析治疗也把来访者称为病人,治疗师更像是医生般权威的存在。

       

找我的来访者有成人也有青少年,成人大部分是自愿来的,因为实在痛苦。有一部分做过几次咨询感觉情绪状态有好转就不再来了,作为心理咨询师,一方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潜能,另一方面也有担心,大概对方还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承认自己有问题似乎是一件很伤自尊,有羞耻感的事,代表你很弱,没有能力。或者接受了也不愿意面对和改变,面对需要勇气,改变需要毅力,宁愿痛苦受限也不改变,我想到一本书叫《逃避自由》。

        

还有一类来访者能够持续来咨询,当你觉得ta在向好,可是ta常常以“病人”自居。“我生病了;我内心不够强大;他怎么好意思这样对我,要不是他,我怎么会生病?”

这类来访有困扰不假,可是“病人”这个词听起来像是盾牌,因为我生病了,我脆弱,所以你不能批评我,伤害我,你要理解我,照顾我,如果我感到受伤,那就是你的错!

我能理解那种脆弱的感觉,在暂时没形成有效的自尊调节、自我安抚能力时,也的确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感到刺痛,而人感到痛苦时常常会用愤怒、把矛头指向外部来回避自己的不足感。能理解作为一时的发泄,但是如果打心眼认为别人要为自己的情绪买单,只有别人怎样自己才能感觉好,就是小孩脾气,逃避自己的责任了。

这样的来访,既要理解ta的脆弱,但也要适时提醒TA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病人”不是逃避成长的幌子,其实是不愿冒险,害怕受伤,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回头来还是要想办法增强内心的力量。如何增强呢?

简单的概括一下,在和咨询师的互动中感受到理解,接纳,支持这类新的体验,并逐渐内化引发自身组织结构的变化,之后把这种体验迁移到和咨询师以外的人际交往,从容易亲近的人开始,逐渐增加人际安全感。还要自己勇于尝试,通过能力的增强获得信心。成功时肯定自己,失败时鼓励自己,内部对话从原来的苛刻评判变得更为温暖积极,不再完全依赖外界支持调节自尊。(这个是很简化的总结,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也需要时间才能发生变化)

        

青少年则常常是父母带来的,一部分是自己要求见心理咨询师,这些孩子有求助的动机,大部分自卑退缩,觉得自己不好。谈起父母的不是来犹豫不决,更多把攻击指向自己。还有一部分不愿来,认为自己没问题,甚至更直接的说,我爸妈才有问题,你给他们做咨询吧。简单明了,直指要害!到底谁是“病人”,在青少年咨询中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最近在看卡巴金的《多舛的生命》,他创建的正念减压疗法最初是为了帮助那些在医院各科室已经无计可施的病人,缓解各种疾病带来的压力,提升患病后的生命质量。他们中有艾滋病人,癌症患者,慢性疼痛病人,惊恐发作,控制不住脾气的人,还有患者的家属因为不堪重负而来,他们是真正的“病人”。


八周正念课程之后,他们的疾病并没有消失,但是他们都感觉更好了,更能接受自己的局限,并学习如何在局限之下也能活出丰富平和的人生。

       

所以,重要的似乎是如何看待疾病,如何看待生病的自己。


有的疾病很快就能治好,比如头疼脑热,有的疾病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无法治愈,但是不影响生活,还有的疾病很残酷,威胁生命。


我觉得无论哪种疾病,都是一个信号,提示你的生活方式可能某方面出了问题,无论饮食,睡眠还是情绪。长期没有留意到这份提示就会变成慢性病,告诉你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至于面临死亡的重大疾病,也可以选择面对的态度,记得我和一位好朋友聊天,他的妈妈患有癌症,带病生活十年后去世,他自嘲地说,我也是混在癌症圈多年的人。


我想象着十年里带着死亡的恐惧生活是一件好难的事,他说,就正常生活,不要想自己多么厉害,有情况就应对。


也正是这样接纳平和的心态,他的妈妈在医生判断只能活三年的情况下继续活了十年吧。妈妈的去世对朋友打击很大,平日乐观幽默的他也抑郁了,然而经历过后他更知道生命中重要的是什么,选择把时间更多的给予家人。

       

卡巴金在书里写到,“当你投身于这些常规活动中的时候,你不仅仅更能享受那个过程,你也更有可能对自身和你的生活拥有领悟。譬如,正念洗碗,你可以更加鲜活地看到无常的实相。你在这里,又在洗碗了。你洗过多少次碗了?在你的生命中,你还将要洗多少次碗?我们称为洗碗的这个活动是什么?在洗碗的那个人真正是谁?“十年前洗碗的你和现在的你是同一个人吗?那么真正的你是谁呢?是“病人”?还是“健康人”?

       

迁流不息的变化背后始终都在是觉知,如天空般涵容一切,承受一切。正念就是在帮助我们跟那个更大的部分相连,从而启动生命的自我转化能力。

       

所以,你不是你的疾病,哪怕你在服药,还是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爱,可以给予,可以创造。即便在努力调整后仍然无法达到完美的疗愈,那就带着局限生活,打破对完美的执着,或许会更加完整。

      

我在一个机构兼职,这个机构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很多青少年都是有抑郁,强迫,双相等心理障碍的诊断的,本是花样的年纪,却无法正常的融入学校生活,迷茫自卑,看着让人心痛。


突然有一天,机构出了一本新书,关于青少年边缘人格障碍,引进翻译于哈佛医学院一位专家的著作。让人欣喜的是,翻译者大部分是患病的青少年!看到崭新的书,我脑子里冒出一句话:生病不是全部,生命里健康的部分一定都大于疾病的部分。

       

前段时间看电视剧《佛陀传》,佛陀将要涅槃时,一直服侍他的阿难无法承受,哭着哀求佛陀能不能不要这么快涅槃,佛陀平静地说,“阿难,你可以面对的,我希望你再精进些,让内心更有力量。 人最大的失败,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多么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心底好像燃起一团火,要马上燃烧起来才能不负此生。可是啊,外在的复杂变化,以及内心的贪念,无知和恐惧又时时裹挟着自己在旧有的习性中浮沉。好在总可以忆起佛陀的教导,人人心中都有一颗明珠,就待可以发现、拾起。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文:樊瑞娟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