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体无意识,哪些事件属于集体无意识?| 心理词条

1

有关于集体无意识的定义


集体无意识广义理解: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原型。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荣


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源泉。一个象征性的作品,其根源只能在“集体无意识”领域中找到,它使人们看到或听到人类原始意识的原始意象或遥远回声,并形成顿悟,产生美感。

 

荣格对于集体无意识的具体(狭义理解)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与个体无意识的不同在于它不像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体经验而存在,因而不是一种个人的心理财富。


个体无意识主要由那些曾经被意识到但又因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却从不在意识中,因此从来不为单个人所独有,它的存在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传。


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所组成。

简单地说集体无意识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之所以能代代相传的基础正是源于相应的社会结构,这可以说是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2

有关于集体无意识的背景与源流

 

关于集体无意识背景源流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大概可以从两方面来具体地了解。

 

第一,集体无意识产生的现实背景1909,荣格同弗洛伊德同赴美国克拉克大学讲学,船要航行七个星期。他们每天都在甲板上相会,彼此分析对方的梦。


荣格在这期间所做的梦及其所象征的历史年代,楼梯,头盖骨等,以及弗洛伊德先生的有关于荣格所做之梦的梦境分析到底代表着什么,我们不在此讨论。


我们后来知道的结果是:在这个旅程中,在老师和学生对于梦境的分析之中,荣格的这个梦为他提供的启示是,它指出了文化史的基础——意识的不断积累的历史。这就是集体无意识。

 

第二,集体无意识形成的源流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荣格后来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来源于他的老师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了解与发展,荣格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弗洛伊德,或者说是通过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相关了解、学习、研究之后的进一步深化。

 

从以上两个集体无意识的基础模型,或者是底层原则之中,我们再来谈集体无意识的进一步的更具体的发展与变化。

 

集体无意识首先包括了本能原型这两个外部框架,在这两个框架之外,其中,原型又发展并形成了三种变异形式,其具体为:①民族的迁移;②口头的传颂;③无意识的积淀。

 

第三,集体无意识的相关链接:与集体无意识相关的心理学现象和心理学名词的发展与演变,与之关系比较近的几个心理学现象或许来源于个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潜意识。


仅仅在集体潜意识中就又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心理学现象,如荣格本人在集体潜意识当中提出的四种组成成分,其分别是(1)“人格面具”;(2)“阴影”;(3)“阿尼玛”与“阿尼姆斯”;(4)“完美的自我”。


潜意识自然会涉及到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潜意识又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之下还会有其它的分支。


在这个链接的最后,我们用“插曲”这个词来添加两个小事件,作为对这一集体无意识相关链接的补增,以拓展我们对集体无意识的理解的视野,试图达到一种学科交叉渗透,互相影响,互联互通的效果。

 

一是英国学者鲍特金(Maud bodkin)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关系上对荣格的理论进行了修正:人类情感的原型模式不是先天预设在个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而是借特殊的语言意象在诗人和读者的心中重建起来的。


所谓原型并不能看成是某种遗传信息的载体,同语言符号一样,它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形式。在重构人类情感经验方面,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即是一种社会性遗传

 

二是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概念在以后与文学有了结合,成为了文学批评中的一个评判方式和评判术语,可以说着恰巧是心理学界和文学艺术界的一次身心的近距离碰撞与交流,这是比较典型的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对我们的心理学、文学、精神分析美学,可以说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很显然,集体无意识”与“原型”不论是对于我们中国还是中国人民,都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文学和精神分析学之外,我想,还有诸如对哲学、美学、诗学等方面都会略有影响。


关于集体无意识的背景与源流问题,我们就暂且讨论说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们还可以继续往下走,往更深处去。

 

3

有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案例分享

 

有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案例分享这部分,我想找出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来说明,它们一个来自于文学形式中的童话故事,另一个来自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希望能借此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集体无意识,以及其中可能涉及到其它部分。

 

我想要分享的第一个有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案例来自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在这篇童话故事中,我甚至可能无法确定这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哪一个部分,可能都有,各自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我们就各取所需吧。

 

其中一个细节是当两个骗子裁缝来到皇宫,要为皇帝制作一件无比华丽的且能看出谁聪明谁愚蠢的新衣,(这或许是最早的关于人工智能识别和可穿戴设备构想的“开创者”。)在这一过程中,皇帝自己和一位大臣都曾去看过两位裁缝的无实物表演制衣,他们都是一边怀疑一边一边又连连称赞说,“哎呀,这真是太华美了,太好看了,我看见了……”


其实又在心里头嘀咕:如果我说我没看见,这样,大家就都会知道我是一个大笨蛋,还是假装看见,自己吹嘘一番……

 

实际上,这位皇帝,这个大臣,他们看到了吗?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是害怕自己被认为是笨蛋,被贴上笨蛋的标签,所以,皇帝和大臣都在满心疑惑和摇摆不定中坚称自己看见了那比羽毛还轻,像云彩一样漂亮华丽的实际上却不存在的衣服,在后来,作者让一群人来看这位皇帝的新衣,让一个小孩来看这位皇帝的新衣。

 

在这个故事之中,皇帝与大臣是否展示了他们各自的个人意识,这不仅是一种事实上的可见的事物,而大臣与皇帝却以各自的方式选择了“谎言”与“虚构”。这是不是一种个人意识,是在某种场景之下的个人意识的非自主选择呢?

 

这个国家里所有的,或者说大多数的居民也同样以一种似是而非的迷离眼神试图看见皇帝身上所穿的那件无比华丽的“衣裳”,以一种欲言又止,满腹狐疑的心态不敢表达,不愿意表达,好像这是一种禁忌。

 

这是否是已经从个体意识转变为集体意识,为什么每个人都看见却依旧不敢说?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一个说与不说,看见与看不见的问题,或许这背后的原因,这后来不约而同的一致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显现。

 

当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孩以一句:可是,他什么都没有穿呀!打破这个成年世界的虚伪与荒唐的时候,他身边的人却无比紧张起来,试图纠正和捂住他的嘴,告诉他“别乱说”。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那位在风中感觉良好的皇帝也似乎感觉到自己有点冷了。

 

就像我们中国人对于某些人事物的表达总是会有一种中庸之道,我们说要含蓄要内敛。


我们可以随意地举出几个例子:当有人问你贵姓的时候,我们总是要说免贵姓李,而不是说我姓李,因为这样显得不尊重;当我们表达人生境遇的时候,我们喜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的表达,而不是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我今天真是真高兴啊,无比高兴啊……


这样通常被认为是太外显,于是就有天欲其亡,必让其狂的言论……

 

我们再举一个也许我们大家都经历过的事情,现在想来也是一件趣事儿。小时候,常被大人或者同龄小伙伴告知不能用手指去指天上的月亮,否则,当你晚上睡着的时候,月亮就会从某个地方,通常是窗户进来“割掉”你的耳朵。

 

实际上这并不是被月亮“割”了耳朵,有可能就是没有注意保护,被冻的,或者是由于其它原因。

 

这个说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谁告诉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的,我们又是如何就知道并且深信不疑的呢?

 

或许,没有人知道。

 

或许,这就是某种远古的累积,在我们祖先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在我们的祖先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时候,给自己的一个交代,给自己创造的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就像我们现在所创造出来的各种东西一样,神是这样,消费理念,活法也都是这样。

 

没有由来的,我们就这样相信了,我们就这样去做了。

 

这又要解释为什么呢?是解释为潜意识还是解释为原型,还是说解释为本能?在这里,我不想去“确定”这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他(她)自己的理解,就像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是全然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一样,各取所需就好了。

 

4

有关于集体无意识的相关科普

 

有关于集体无意识的相关链接,我们在本文的第壹、贰节实际上已经提及了一些,这算是做了一部分铺垫。在第肆部分,有关于集体无意识相关科普部分,我们会更多地更具体的谈一谈这部分的内容,让我们尽可能地了解到更多一点。

 

1. 集体无意识精神分析及其对象的关系

 

如果我们从精神分析的这一角度出发,作家和艺术家是最适合的分析对象。美国艺术批评家莱昂耐尔.特里林说:“为什么作为精神分析解释的对象,作家被认为比别的人更为有效呢?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能将自己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

 

比如作家路遥在写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写到田晓霞被洪水卷走的情结的时候,他打电话给弟弟说,“田晓霞死了。”对方莫名其妙,作家后来解释说田晓霞是他的作品中的一位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示了他的悲伤。

 

又比如福楼拜在写《包法利夫人》的时候,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的这一情节的时候,他自己同时也感觉自己快要死了。这是没有办法掩饰的。

 

2. 集体无意识象征

 

原型是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形象。象征是内容也是原型的外部表现。原型仅通过出现在梦里、幻想、想象、传说、幻想故事、艺术等等的象征而被表现。


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的象征蕴涵着能应用于将来的人类智慧。荣格倾注了许多的努力来理解各种广泛的象征,而这些象征被发现在不同的文化中作为原型的典型。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的龙文化、龙的形象入手来理解。龙的形象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来源于鳄鱼,一说来源于蛇,也有人认为来源于猪,甚至有说法称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


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汉族旧称)战胜了其他氏族,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3. 集体潜意识社会潜意识

 

在荣格的理论中,集体潜意识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它包括作为独立个体进化过程以来所有的经验和活动方式存在于人脑中的痕迹。

 

而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在对精神分析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潜意识这个概念。


他说,“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不合理之处都必然会导致该社会成员对自己许多感觉和观察意识的压抑,而个人害怕脱离所处的社会,所以压抑对这种感觉和观察意识的认识。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不合理之处,导致人性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有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对权威的崇拜之中,在对权力、财富的崇拜之中可以很好的看到这一点。

 

比如,你一定从小听过不少这样的话,我们的父母常常告诫我们在学校要按照老师要求的去做,要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就是一种古老的所谓尊师重道的集体潜意识,是吗?


这就是一种经验,一种活动的,一种在某个特定场景之下的特殊行为,是我们被教导,被宣导之后所留下的一种痕迹。

 

又比如弗洛姆所说的这种社会潜意识,如果你在一家喜欢加班的公司上班,你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你的工作都完成了,可是你仍然不能按时下班,要做点什么,和大家保持“一致”。

 

5

个人对于集体无意识的理解

 

我个人对于集体无意识的理解是:集体无意识在我们的中国来说,在我这个普通的乡村青年看来,它的主要基础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于从自有人类开始,我们的祖先在一代一代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一切事件和时间的总和与组合。

 

那些在我们祖先的生活岁月中所发生的事件,那些可怕的时间,那些可能很少遇到的一种现象,比如天空的闪电,比如某种恶劣的天气,某些自然灾害,或者山林之间突然冲出来的凶猛野兽等,那些被火光吓退的东西……


这些都以恐惧、害怕,一种劫后余生,一种又庆幸又悲伤的无比复杂,无法描述的躯体症状,心灵情绪被记录,被压抑,被遗忘,被传承给身边的人,像一笔一笔遗产,通过基因和生活,不停地在下一代人身上游走和流动。

 

到某个时候,我们也不知不觉地从被孕育,或者说还没有开始被孕育的时候就注定要在我们身上流淌起来,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一样,随时都会在我们身体的整个经络里循环。

 

在后来,我们的生存条件得以改善,我们学会了用火光来驱赶野兽,用石块儿,或者用其它什么锋利的沉重的东西去阻挡它们,去杀死它们,至少让我们自己不再受伤害。

 

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遇见某些情况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那样反应,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作出相同的选择。


就如同一个成年人遇见一个孩子落水,不管他(她)是否会游泳,他(她)大概率都会选择去拯救那个孩子,这就是我们的选择。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命运,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当然,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我们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被养育的环境,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接触的那些人事物也同样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给我们以不同的影响,或者,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承受的事情,它会改变我们人生的航向,或者,让我们自己发展出新的技能,修建出新的河道,我们终将是要往前继续行走。

 

不管这两者是独立的,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出现,或者是说以某种交替的方式出现,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受其影响。有时候,我们可能在实际中知道这种方式有问题,但是却控制不住。


除非我们经过观察和学习,除非这对我们造成很深很深的影响,给我们造成困扰,给我们带来痛苦,让我们无法再继续承受,我们的改变或许就即将要来临了。

 

总之,我倾向于把这种集体无意识归结于命运和环境。在某种环境当中,我们大概率会是什么样子,在我们身上,我们所发展出来的那些,我们所学习的那些,对于我们来说,是造成困扰还是化为动力。


这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身处这种命运和环境中的时候,我们是否有信心和勇气与之和平共处,互帮互助。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月第一版
2. 莱昂纳尔·特里林.The liberal imagination (自由的想象).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50170
3. 杨青.洞庭湖区的龙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友谊出版社,2016年第2期 P62页
4. 林崇德 .心理学大词典(上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5.费洛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
6.龙崇拜源于熊图腾?专家:”熊图腾说”证据不充分.
原创:白帽子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