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艺术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跟我吐槽她的一个同事,“我不管做什么她都要学,我穿了一件什么衣服,挺好看的,她也要买;我买了一个新案例夹,她也感兴趣;就连我汇报工作时候的一些习惯性表达她也要学……总是被模仿真是太烦了,不知道她到底怎么想的!”

我笑了笑,对她说,“那是因为你太优秀了,她想向你学习。”她摇摇头,“才不是呢,我最近工作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她很可能在嫉妒我。”

在心理学上,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效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模仿对象的相同或者相似。

有研究表明,模仿的举动是一种本能,婴幼儿常常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成年人同样会不经意间去模仿别人,只是成人间的模仿中会有思维活动的参与。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变色龙效应”——

变色龙效应,又称“无意识模仿”,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流时会相互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其在个体社会认知以及人际交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已证明:在西方群体中,变色龙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善于模仿的人可以和别人比较迅速地建立亲密关系,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更喜欢那些喜欢他们的人,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发现,和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有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了,比如我们会更喜欢同样的表情包,做出同样的动作,说同样的口头禅。

有时候人们说的“夫妻相”也是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无意识的互相模仿。

但要怎样去模仿呢?

瑞典读心术大师亨利克·费克萨斯曾在他的《读心术》一书中有清楚的描述。

当我们和对方靠的比较近的时候,可以努力观察他的行为,并模仿他的行为,比如观察他的手臂摆放姿势,他的脑袋偏向什么方位,再做出相同的姿势,也可以做出刚好相反的姿势。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模仿不能太刻意,不能太明显,否则当别人注意到我们在模仿他们的时候,会觉得非常怪异,也很有可能让气氛变得非常尴尬。


我们可以慢慢地从细节上模仿他们,而不必追求完全和对方一样。我们还要留意对方的情绪状态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灵活地做出调整。


当对方对我们表现出明显的不悦或者抗拒的时候,可能需要停止自己的模仿行为,因为这样会出现对立的场景。成功的模仿一定是悄无声息的,让对方完全没有意识到被模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带领对方进入我们想要的心理状态,因为一旦我们处于亲善关系中,我们就会倾向于和对方合作,同时避免冲突。

当某人和我们行为相似时,哪怕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我们是能感受到的,而且会更喜欢这个人,感到跟他们的联系更紧密;同时,我们与他们的互动更加顺畅,我们的行动似乎与他们更加协调同步。

我们模仿别人当下所做之事的自然倾向,能带来更强的团结感和友好感。而且,就像但丁的直觉和他在诗中描绘的那种冷酷一样,这种行为的同步和联系效应显然是人类文化几千年来都感知到的—当然,是在无意识中。


模仿的技巧适用范围远不止用在亲密关系中,还可以用于各种商业贸易,销售活动,甚至是刑事司法领域。

研究员弗兰克、保罗·艾克曼和约翰·D.亚伯勒一起为执法和国家安全开发了所谓的IIE(Improving Interpersonal Evaluations)方法,即改善人际评价。

IIE的基本前提是,好的询问者通过与询问对象建立友好关系来创造一个更舒适的交谈环境。他们用来改善关系的一种技巧就是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询问者试图与被询问者的行为相匹配,其中包括相同行为类型——坐姿、把手放在下巴上。弗兰克和他的团队增加了方言模仿,与目击者使用相同的词汇水平。

在这种讯问技术中,运用模仿的既定目标是在访问者和被访问者之间建立行为同步性,因为同步性会引发更多联系和喜欢的感觉,而这种联系和感觉反过来又促进信任感和合作——快速地在两个人之间制造黏合性。

事实上,IE技术的操作指南明确建议通过故意调整自己的位置,观察被询问者是否效仿(模仿回来),定期检测友好关系是否持续存在。


当然,上述这些模仿的技巧以及具体应用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改善彼此的人际关系。而文章开头中的模仿则在有意无意地传达某些不友好感,那种刻意又明显的模仿非常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会被看作一种骚扰。

当我对模仿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识后,我给朋友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走在大街上,突然停下脚步,抬起头看着天空。他看了好一会,在这个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路人也抬起头,想看看天上到底有什么。最后几乎所有人都停下来看天空,但他们什么也没有发现,又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年轻人是因为突然要流鼻血,才停下来昂起头,想着这样子鼻血才不会流出来。”

朋友哈哈大笑起来,我又补充了一句,“希望你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其实,我曾经也有类似被模仿的烦恼,这种被模仿让人不自在的一个原因是你会觉得好像总是有人在盯着自己一样,不管自己做什么,就有人学着做什么,确实挺烦的。

后来我释怀了,因为我意识到我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定义自己的独特性,一种是外在可见的表现,比如我的穿着,我的言语,我的行为,这些是很容易被模仿的;另一种是我的内在特质,比如我的智慧,我的性格,我的思维,这些几乎不能被模仿。

真正触动我的是一件小事情,我曾经给朋友讲了一个段子,逗得他们哈哈大笑,而那个喜欢模仿我的人讲了同一个段子,却让自己陷入很尴尬的场景,当时我幸灾乐祸地想着,“讲段子,也要get到它的灵魂。”

只有内心深处的东西,才决定了我们如此可爱,才决定我们是谁。


模仿只能让我们接近一个人,却远远不能让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





文:温寻梅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