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越是存在主义者?

文 | 贝小戎
来源 | 贝书单(ID:bookpage)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杨超越姑娘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作为一个外国哲学硕士,我长叹了一口气: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那篇文章的逻辑是,杨超越意外成名,然后感到压力很大,有时有点向往以前比较单纯的生活,因此她是一个存在主义者。

一个天真的少女是一位存在主义者,这也不是特别不可思议。《存在主义咖啡馆》的作者、英国作家莎拉·贝克韦尔说,她16岁时读了萨特的《恶心》之后就成了一个存在主义者。《名利场》杂志有篇文章说,花生漫画的主角查理·布朗,乃至他的狗史努比都是存在主义者,都问过“我要去哪儿?我在干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对人生感到迷惘的人就都是存在主义者了?


这大概是青春期才会有的问题。成年的明星都信奉其他的哲学信条和主义。李健大概算是浪漫主义者或者感伤主义者,郑钧是遁世主义者,周杰伦刚唱了一曲“莫吉托”,大概是享乐主义者,韩红是人道主义者,许多兴风作浪的姐姐是女权主义者,外语说的比较好的可能是世界主义者,信佛的比较接近于虚无主义者。


此外还有很多不太好听的主义,比如自恋(narcissism)、犬儒主义、乌托邦主义(utopianism)、马基雅维利主义、神秘主义,乃至裸体主义(nudism)。我对娱乐明星不是特别熟,但应该都能找到对应的人物。


我在网上搜到Anna Vital做的一张图,她用一两个英文字解释各种哲学学派:

斯多葛主义:合乎逻辑、别受苦

犬儒主义:自给自足

享乐主义:及时行乐

虚无主义:怎么做都行(人生没有意义)

存在主义:做出抉择并积极向上

荒诞主义:不要再去理解人生,只需活下去

墨家:兼爱

儒家:仁爱

法家:实干

根据这个简短的解释,存在主义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贝克韦尔概括了做一位存在主义者的十个理由:

1 存在主义者创建的是人生哲学

2 他们真的关心自由

3 他们有着有趣的性生活

4 他们应对令人感到痛苦的现实,如焦虑和死亡

5 他们努力活得本真

6 他们认为行动很重要

7 他们不默守陈规

8 他们的作品很有趣

9 他们讨论一些非传统的话题,如身体、性别、技术

10 他们思考宏大的问题

跟“杨超越和存在主义”有关系的是其中的第2、第4和第5条:自由、焦虑和本真。


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类跟其他东西的区别是,我们可以选择做什么。我们也必须选择,我们唯一不能自由地做的就是不要自由,我们被迫成为自由的。其他东西都有既定的本质,石头就是石头,甲虫就是甲虫。而我们每一刻都在塑造自己,萨特说:“没有明确的道路带着你获救,你只能不停地确定自己的道路。在确定道路时,你是自由的、担责的、没有借口的。”你存在着,没人可以规定你就一直都得做全村的希望、女团的成员、粉丝的开心果。



《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一书中解释说,萨特的核心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不像衣架一样有预先确定的本质。我们的本质是不确定的,我们总能自由地进行自我改造。如果我们把自己看成唯一拥有固定身份的对象,那我们就不再存在了。


比如我们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职业角色上。萨特将这种行为称作自欺或虚假的信念。这不是件好事。萨特在咖啡馆里观察服务员,然后他发现要想成为服务员,就得假装自己是个服务员。服务员是靠模仿自己对服务员的印象学习做服务员的。服务员有特定的走路方式和特定的态度,在亲近顾客和与其保持距离之间有自己的分寸,等等。


只要服务员能明白这只是个角色,那就不会出什么乱子。但我们都知道,有些服务员真的相信自己就是服务员,相信自己是服务员就是他们的本质。简直是自欺!


贝克韦尔写道,存在主义者的一个追求是要活得本真,意思是不要自欺,要更加决断、更尽心尽力、为世界负责。在哲学家看来,我们大部分时间过得都不本真,处于沉沦的状态。海德格尔说,我们容易受常人的迷惑,迷失在常人的公众意见中,沉溺于无根基状态。比如我们常说“常人不这么干”,这就是让常人偷走了我们的决定权。



萨特眼中的非本真存在就是,为了避免直面自由,我们会假装自己是不自由的

如果我没完成一件事,我们就告诉自己,那是因为我们有太多事情要做,不承认没完成是因为自己自由地选择了把时间拿去看短视频了。我们沉溺于虚假的信仰之中。这有时甚至是好事,它让生活变得可以忍受。我们无法一直注视着自由的深渊。我们需要赶火车,所以上了一个闹钟,闹铃响起时,我翻身下床,好像是闹钟在控制着我。

现在本真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我们能买到本真的唱片、本真早餐麦片、本真的度假体验。存在主义者提醒我们,真正的本真要求的是诚实和警觉,当幻觉或者谎言进入我们的头脑,应该把所有人都叫醒。


存在主义总是谈到焦虑、危机。对存在主义哲学家来说,真正的焦虑(angst)并非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理学症状。反之,这是对人类存在状态的基本反应: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会死亡,我们无法彻底实现自身潜力,我们身处生命毫无意义的威胁中。


存在主义者区分“存在焦虑”(比如对死亡的焦虑,他们认为这源于人类自身的状态)和普通的神经质焦虑。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的存在。要想真正地活着,我们必须直面自己会死亡的事实,同时承担起在死亡阴影下有意义地生活的责任。我们不能通过否认死亡来试图回避自己的焦虑和责任。

意大利学者奥迪弗雷迪在《人类愚蠢辞典》中说,存在主义者在焦虑中折磨自己,这些哲学家的焦虑还“越界进入陀思妥耶夫斯基、莫拉维亚、加缪以及萨特自己的小说里,使这种焦虑影响到毫无戒备的公众,让他们头昏脑涨直到变得冷漠、无聊、恶心,这就是个灾难了。”


一个被常人盯着的明星,要想不在乎常人的目光,成为一个存在主义者,还真是挺令人佩服的。

作者简介 | 贝小戎,微信公众号贝书单(ID:bookpage)本刊主笔,写思想栏目时署名薛巍,哲学硕士,假装读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