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能量:禁止为何反而变成了诱惑?

小时候,我一直是一个探索欲特别强的孩子,对于所有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对于父母的指令永远都做不到令行禁止,告诉我不能碰的东西,我就一定要去碰一碰,不让我去的地方,就一定要去走一走,上山钻山洞,下河摸螃蟹…

我的妈妈甚至一度怀疑我有多动症,还想过要给我送去武当山学武术什么的….

嗯…作为一个女孩子,疯成这样,也确实是过分了一些,小时候连亲戚家大我三五岁甚至七八岁的哥哥姐姐都不愿意带我玩,每次看见我,都像逃难一样的喊“胡子来了”…

往事不堪回首,好歹现在也变成了一个高(zhuang)冷(X)的(伪)文青。

在过去的很多年,我都一直以为,一定是小时候玩的太疯,物极必反,所以才变成了现在连热闹都懒得凑的死样子。最近几年,家里的所有亲戚见到我都说我简直像变了个人。以前的疯丫头彻底变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宅女。

自以为,是年纪大了,好像到了该稳重一些的年纪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这样了。

直到前两天。

因为工作上的一些突发事件,打乱了所有的工作计划,心情极度郁闷,满肚子的委屈又无处发泄,晚上下班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就带着情绪,发了几句牢骚。

然后妈妈就开始了一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服人的劝说。围绕的中心思想就是你不能辞职,工作还得干下去,挺一挺,过去了这一阵就好了……

当时真的是一股火气直冲脑门,觉得我都这么委屈了,你咋想的都是辞职不辞职,赚钱不赚钱的事,凭啥我就不能辞职了,这么大个人,难道还能被饿死?

于是…后来的几天,脑袋里想的都是辞职辞职辞职,换工作换工作换工作。各大招聘网站都逛了一波,甚至还想到了到小区对面的小学门口卖煎饼这么个糊口的方法。

本来也没多大个事情,也没有严重到这份工作没办法进行下去的地步,就是因为妈妈的几句话,还是出于关心才说的话,让我差点变成了一枚待业的下岗女工。

等反应过来之后,和妈妈聊起这件事,妈妈说:“你那不让你干啥,非得干啥的招人恨的样子和你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嗯…无言以对,想想好像是这样的。

小时候,父母对我的禁止,都变相的成为了我的动力。不让我看电视,躺着找好角度看窗户上的倒影,两个小时一动不动直到他们关上电视,哪怕第二天白天上学困成不倒翁。

不让我看课外书,给课外书都包上了数学语文课本的书皮,哪怕最后混乱到上课拿错了课本,被拎到教室门口罚站。不让我出去玩,召唤小伙伴帮我开门,出去玩够了算准了时间再伪装成被锁在家里没出过屋的样子,当然,被发现了一顿胖揍是免不了的,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出去浪的决心和热情……

这么一看,小时候简直就是一部和爸妈斗智斗勇的宫心计啊……

为什么禁止的话语总是无效的,

甚至会变成一种诱惑呢?

①禁止的指令其实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

我们可以想一下,当我们对别人发出一个禁止的指令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状态是怎么样的?多数时候人们是希望通过发出这样一个指令,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从而重新获得控制感。

但作为接收指令的一方得到的信息就是,“你想要控制我,你在和我争夺主导权”。人在捍卫自主权利的时候,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以就会出现你不让我干啥我偏干啥的情况。

就像我听到我妈妈说不能辞职的时候,虽然心里知道妈妈是在关心我,也确确实实在为我着想。

但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都这么大人了,为什么还要由你来决定我可不可以辞职,虽然一开始就没有想要辞职,但就是因为脑袋里冒出的这些逆反的小念头,差点就真的因为冲动,下岗待业了。


②禁止创造了冲破限制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粉红色大象“的实验。大家可以体验一下,闭上眼睛,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想那个粉红色的大象,千万千万别想那个粉红色的扑闪着耳朵的大象……

睁开眼睛后,大家脑袋里想的是什么呢?

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想法,包括指令和行动,都是伴随着相对应的能量的,平时我们的能量就像天平,是平衡的,但你发出了一个指令,使一边获得了能量,天平沉下去,那另一端必然会升起来相同的高度。

我们不知道的是,孩子也好,我们自己也好,身上留下的很多不愿看到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都是在一次次的禁止中得到了强化,并被保留了下来。

③禁止是一种诱惑,激发好奇

显然,表面上的禁止其实是一种诱惑,好似一个危险又迷人的信号,令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索。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禁止”自己做某事,或者别人“禁止”你做某事的时候,这件事就会变得令人好奇而充满诱惑,真的忍住不去做这件事反而会变得很难。

就像现在有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上映的时候,票房收视率的情况并不乐观,但一旦因为一些原因,被禁了之后,反而大家会想尽办法去寻找资源,一定要亲眼看一看,究竟是何方妖孽,惹得上级一定要封杀它,结果反而激起了大家想要一睹为快的想法。


如何才能减少被禁止的行为

其实,禁止这件事,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也许是做的事情与别人的想法相悖,也许是自己明知道要做的事情会对自己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很多时候,它也许不会对我们有太多的影响,那就坦然点接受就好了,多多觉察自己,及时揪出心里那些逆反的小念头,不要因为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而对于已经出现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生活了的事情上,在这里,可以给到大家两个小建议。

①忽视

当不恰当的行为再次出现的时候,恰当的忽视它,不仅仅要在行为上,而是要从心底彻底的忽视它,不去反复的强化,坏行为这个寻求关注的熊孩子在觉得无聊之后,自然就销声匿迹了。

毕竟,你反复的告诉自己不紧张,除了会让自己变得更紧张之外不会有任何别的效果。

②关注希望发生的行为,并给予强化

忽视要有,正强化当然也要有。毕竟打破黑暗的方法不一定非要打倒黑暗与之艰苦卓绝的作战,还有一种方法是增加光明。有了光,黑暗自然就少了。

多把注意力放在好的,积极的希望做到,能够做到的事情上,那我们的能量就自然的聚集在这些事情上了。

不过,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不要心急,在之前也提到过,这些让我们或是让别人头疼的小家伙们,都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冒出来的,我们都知道,要初步的养成一个习惯,还得21天的时间呢,更何况要调整的是跟随着我们多年的老伙计。

送大家一句我自己一直坚信的一句话:“慢一点,会更快。

原创作者:本草纲苗
公众号:歪头看世界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