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究竟有多可怕?| 心理词条

怎么我的婚姻竟然过成了父母的样子?

我爱吃牛肉,我爸爸刚好也爱吃?

身体健康的人因为被误诊,早早过世……

你以为这也是巧合,其实这就是暗示的威力。

你了解暗示吗?

什么是暗示?

暗示(suggestion)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暗示一般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4种。

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

暗示者可以是个人、群体(外来暗示),也可以和受暗示者同为一人(自我暗示)。

可采用言语,也可通过手势、表情、动作以及环境进行。

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混乱的境况中,人们容易受暗示。

儿童较于成人,也更容易接受暗示。

暗示从哪里来?

说到心理暗示,那我们就要探究它的来源。

在我们有意无意使用暗示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希望达到个体或群体的某种需要,同时也是期望。

一些心理暗示源于压力和恐惧,我们往往越怕什么,越暗示自己可能会遭遇不想接受的那些未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理暗示。

有时心理暗示并非直接源于事实,而是某种可能性的衍生现象,因为这种暗示可以使心理的某些需求提前获得释放。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就只是心理现象。

心理暗示往往都是非现实,或者与现实相违背的。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而在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

比如,你的父亲很爱吃牛肉,而你家的桌子上经常摆放的就是牛肉,你拿起来一块,饶有兴趣的吃了一片,你的家人看见了,立马说,看,他和他爸爸真像,一样爱吃牛肉,看看,吃的真相。

久而久之,你变的爱吃牛肉,长大以后,你已经不记得是自己真的爱吃牛肉,还是无意识的模仿,顺从,还是被你的家人正强化的爱吃了牛肉。

其实很多行为、语气、爱好,很多时候就是被暗示的。

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你也许对凉茶不了解,但是你想喝凉茶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会有一个品牌跳出来。

当你过年送礼的时候,心里想着,送礼送啥啊?也许一个著名广告歌,此时应该已经在你的脑海里回档,今年过年不收礼啊……

暗示(suggestion)用间接的方法诱使人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的心理过程。

其特点在于暗示实施者不需说理论证,只是动机的直接“移植”;

暗示接受者则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附会地接受。对暗示机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V. M. 别赫捷列夫认为暗示是每个人固有的现象,属于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特性。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无意识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或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暗示可以借助言语的形式,可以由人或情景施授,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

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在这方面,暗示与劝说是相同的。但暗示不是靠逻辑推理和理论论证,而主要是靠提示,在这方面,它与劝说又有区别。

暗示与指示、命令也不相同,它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因此,所暗示的一般多是比较简明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复杂的理论思想或事物,只靠暗示是不行的,需要应用教育、说服等手段。

至于一些非要别人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则需要有指示和命令。暗示与模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案例1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


即对人们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现就越好。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一种期望效应。1968年由美国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 1933-)等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中提出。

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效应。如教师寄予很大期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他的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有明显提高。因此效应与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故事相似,故名。 [1]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60年代末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孩子聪明,对他们有积极期望,认为他们以后智力会发展很快,那么若干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相比之下,没有得到教师这种积极期望的孩子智力的发展并不明显。

而两类孩子原来并没有什么差别。两类孩子几乎是在完全相同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因而他们智力发展的差异只能由教师期望的不同来解释。罗森塔尔借于皮格马利翁神话,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案例2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仗,在行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那就是,荒原百里,没有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有的体弱的士兵,都被干渴的晕倒了,曹操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非常难办。

于是,曹操就急步登上前面的山头,查看前方的状况,当登上山头的时候,曹操失望了,放眼望去,依然是没有人烟,哪来的水源,不过,一个灵机一动,曹操想到了办法。

他回过头,对正处于干渴中的士兵说:“将士们,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有吃不完的梅子”士兵们一听到梅子,想起梅子那酸甜的味道,口中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于是,士兵们突然都有了力气,奋力向前前进。后来,他们终于到达了有水的地方,但是发现根本就没有梅子林。

相关科普

1、直接暗示:即有意识地向特定对象发出刺激;

2、间接暗示:往往指无意地用自己的行为、语言或文字符号向不特定的对象发出刺激;

3、反暗示:外界信息和刺激引起性质相反的反应;

4、自我暗示:刺激信号来自被暗示者本人。 [2]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把模仿、暗示和同情看作群众心理的三大原质。

F.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实际上,无论是思想、感情或行动都可以产生暗示和模仿。

两者的区别在于:

①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

②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我看到的暗示的力量

怎么我的婚姻竟然过成了父母的样子?

我起先想到的就是脱口秀演员思文:“我跟老公就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我们过日子很独立,从来不干涉对方。”这种亦妻亦友的相处模式,多少让人有些怀疑,这是婚姻生活吗?

后来思文跟程璐就宣布离婚,接受采访时她说道:我们家人几乎没有不离过婚的;我觉得我第一次结婚肯定会离得,我从小就这么觉得,甚至我不会相信婚姻。

我妈离婚五次,姥姥离婚两次,小姨也离了,她说,婚姻不幸才是正常的。

虽然这和原生家庭脱离不了关系,但是不知道的是,思文从什么时候得到了这个暗示,是习得的,是看到的,是感觉的还是她内心下了这个一个定义,然后就按着这个决定开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

“身体健康的人因为被误诊,早早过世……”

“小孩子因为不想上课,就称病,久而久之真的病了……”

暗示究竟有多么大的威力,我们可以给自己积极地暗示,也可以赋予自己消极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暗示的力量再大,也打不过你内心的选择。

参考信息:
参考:心理暗示源于什么?_百度知道 (baidu.com)
暗示(汉语词语及专用名词)_百度百科 (baidu.com)
原创:是你吖何呵呵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