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次出生,一次是父母给的,一次是心理咨询给的

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来的内容。”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从业近10年,自我探索也长达13年之久,如果说前面20年是父母给的人生,那后面的13年则是我遇到心理学后蜕变的重生。 


医学背景出身的我,13年前,开始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这一路我从一个无助的求助者变成了一名成熟心理咨询师。 


如果问我经历了什么,我会说:“我不断的意识到了我潜意识的秘密,并且和我的咨询师一起探讨和体验情感状态,在这些体验中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为什么探索潜意识会如此重要呢?  

01

对潜意识的无知,

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无力感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曾经有很多让我也很迷惑的事情,它们就像一扇打不开的门,我怎么都推不开,让我对生活和对自己都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恋情总是来得不知不觉,去得无影无踪,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该怎么办。 


大学期间周围的人好像都在忙着约会,在这种气氛熏陶之下,我也交往了第一任男朋友。 恋爱前我觉得很新鲜,他经常给我发消息到半夜,我也每次礼貌的回应他。


当他提出要做男女朋友的时候,我答应了。


但是真的进入关系后,我们的交流反而越来越少,关系也渐行渐远了。 


从小到大的文化教育都宣传,女孩应该矜持,朋友们也和我说男生需要主动,所以我也不问不表达,用矜持去应对。 


这段感情本来就像是一层薄雾,我的矜持让这层雾越来越厚,我越来越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对我,我看不清这段关系,甚至看不清自己。 


记得有一次,我忍无可忍打电话攻击他、嘲讽他,他却不以为然,挂了电话的那一刻,我愣了好久才缓过神来,“天哪!怎么会这样,他不是上周还说很喜欢我吗?” 


隔了两天他联系我,我回复得很冷淡,我不知道要说什么。 


最终,这段关系就像雾一样,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触碰,它就散了,我很迷惘也很无力。


无力感有时会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去山里漂流,路上需要坐车4个小时。


结果到了才发现当天不能漂流,而工作人员说,必须要回到出发点才能退票,也就意味着我们花费8小时路程,却一无所获。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懵了,既无助也委屈,不知道怎么办,只能默默承受。 


迷茫中我看见身边的小伙伴,开始不停打电话,一顿“神操作”后,景区工作人员居然答应给我们漂流。 


这些事情开始让我反思,为什么面对我不了解的情况,我的反应总是迷惑和无力? 


我感到好像哪里出了些问题,但是我说不清楚,经过一番自学,大概知道我可能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但我第二次谈恋爱的时候,仍然在重复第一次的模式,我很困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的自我克服,甚至学习各种心理技巧……结果还是如此糟糕? 


这时的我急需寻找一个出口,因为本身的专业原因,也接触过心理教育,于是我开启了一段心理咨询之旅。

02

心理咨询帮助我

觉察内在不自知的秘密 


经过考虑,我寻找了一位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开始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早年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年的际遇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所以精神分析通过研究人的防御方式、移情反应、核心冲突等,并且认为来访者会将早年模式带到和咨询师的关系中,咨询师会用抱持和探索等方式和来访者工作,最终让来访者重塑自我。 


我的咨询师是一个30岁出头的女性,第一眼看上去就给人知性温和又不失力量的感觉。 


在我的咨询初期,我很着急,很想快速解决现实问题。我谈论男友,谈论家人,却很少谈论自己的感受。 


直到第6次时,咨询师忽然问到:“你这么长时间好像谈论别人的事情比较多,我们谈谈你好吗?” 


我好想被点了一下,沉默了一下应到:“好吧!” 


咨询师又说到:“你和你的男朋友在一起什么感觉呢?” 


我又想了一下说“好像没什么感觉。” 


咨询师很温和的笑了笑说:“也就是说你们不是因为有恋爱的感觉才在一起的,是这样吗?”

这时我忽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呀,我明明其实没有多少恋爱的感觉就进入了恋爱关系中。 


经过后续的探索,我慢慢发现,我对于自己的感觉似乎根本没有好好体会过。 


这是由于早年父母的严苛教育,以及家庭氛围。


我从小被教育不能随便有情绪,不能哭闹,要做个乖孩子,不给家长添麻烦……


这些让我不知道怎样去感受自我的情绪。 


当我无法感知自我的需要,也无法感知别人的需要,不懂得拒绝别人。 


于是,当对方提出恋爱要求时我就同意了,但因为我没有恋爱感觉,所以无法和男友正常进行恋爱互动;当对方疏远我的时候,我又会有被抛弃感、挫败感,觉得自己不被爱了。


但我也无法和对方说出我的感受,我只能启用我最原始的防御机制:攻击。 


随着咨询进展,我终于看到了内在那个渴望被看到的小孩,她是多么渴望被关注着、被爱着呀,她又是多么无助,我好想去拥抱她。 


当我开始拥抱她的时候,我感到一阵暖流涌上心头。 


咨询师在这整个过程中都是抱持的态度,帮助我探索自己,没有批判评论,更没有把她自己的观点强加在我身上,到现在我还是很感谢我的咨询师。 


这一阶段咨询结束以后,我发现我真的改变了。 


以前我的生活状态是游离的,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而现在我的状态是知道自己的需要并勇于争取。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冲突我不再逃避,我会更有效的和别人沟通,随着一次次的有效沟通后所带来的正面反馈,增强了我面对生活的信心,就此改变了我原来的行为模式。 


对待爱情,我也更能够倾听自己的感觉。当我的感觉告诉我自己,这个才是我真的需要的人的时候,我才自主地进入恋爱关系。 


当然,关系中也会遇到一些考验,但是大多时候我都能够不再重复以前的模式。 


记得有一次我和男友约会准备去看电影,他接到电话说有事先走了。 


虽然意识上能够理解他临时有事,但是心里总有些不舒服,我自己能够相对准确地感受到当时的失落和被忽视。


在之后见面时,我能够与对方交流讨论,不再像以前那样,要么攻击要么冷暴力。 


新的人生就这样一次次在这种细微的改变中构建出来,


后来,我的恋情不仅没有再无疾而终,而且走入了婚姻。 

03

为什么我们

探索内在的感觉呢?

为什么我们看了许多书,查阅各种资料,懂得了许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因为每个人都是活在关系中的,即便再孤僻的人也如此。 


从出生我们就活在和养育者的关系中,长大了我们有了同学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家庭关系…… 


而每个人心里所受的伤,也都是在关系中受的伤。


所以只有在关系中,这些伤痕才可能被疗愈。 


我们都会从过去的经验中内摄早年的关系模式,成年后再把这种模式在向外投射出去。 


正如我在恋爱早期的状态,显然呈现了我原生家庭的模式,所以我很庆幸我能够在那个时候就走进咨询室。 


觉察了这些模式,我也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恋爱过程,进入婚姻殿堂。


我更庆幸我没有把这种模式带到亲子关系当中,否则我也可能是一个观察不到孩子情绪的严苛母亲。 


也许有人会问:“老师我找个人谈恋爱不就行了,恋爱是一剂良药,也可以疗愈吧?” 


但恋爱是什么药取决于怎么喝,而不在于药的本身。


药都是根据体质配的,不会有一个完美恋人能让我们事先确定这就是对的药。 


何况恋爱中的人,往往是抱着期待的,你对他有期待,他同样也会对你有期待,而当这种期待落空时,可能会成为二次伤害。 


所以我并不提倡用找恋人的方式去解决自己内心的伤痕。 


在我身上发生的这些变化,有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我得以体验自我的内在感受,这不是任何恋人能做到的,只有成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有时心理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镜映着我们的情绪感受,将我们未知的情感情绪通过镜映的方式让我们看到; 


有时心理咨询师又像是一个疏导者,将我们压抑已久的内在情绪疏导出来,打开我们潜意识的大门; 


有时心理咨询师又像一个好父亲或是好母亲,涵容我们的负面情绪感受,无条件的接纳,


我们又能从咨询师身上获得一种力量感,并习得这种接纳,完成自我接纳; 


有时心理咨询师又像是个导游,带领我们去看未知的世界,但是脚下的路需要我们自己走,也许路上充满着惊喜也许又有失望。


咨询师会帮助我们整合惊喜与失望,让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那时你会感觉到你的路变宽了,世界变大了,你还是你,却又是和以前不一样的你。 


希望更多的人也能像我一样,尽早去实现你们的蜕变吧,尽早去发现充满潜能的自己。

文:心理咨询师顾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专家,中科院心理健康指导师;国家高级育婴师,注册系统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从业9年,积累个案时长12366小时+;擅长咨询方向:个人成长、恋爱心理、婚姻家庭;擅长疗法:经典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短期焦点治疗,整合取向;咨询风格:耐心、温和而坚定、清晰而简洁)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