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长群,我不想背锅了

2020年,我一度登上热搜,因为有家长毅然决然地退出了家长群,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讨论。更多的是同为家长的人们,不,是成年人,这个永恒有话题的群体,他们认为我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为成年人的我,在此只想聊聊我看到的、学到的,也许你会发现,我之所以不被老师和家长待见,其实另有隐情。


在讨论要不要留下我之前,我们先聊聊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感。



1


我的出现,本意是想给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一个便于沟通的平台,可没想到人和人间的沟通,总是不按套路出牌,处处有惊喜。


这不,就在上个月一位家长退出了家长群。


事情是这样,当天一位老师在群里布置学生家庭作业,让家长们帮孩子批改作业,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一位家长急了,自己晚上加班回家太晚,回到家孩子都睡了,这作业根本就批改不了,再说这批改作业什么时候成了家长的职责了?一气之下,这位家长就退出了群聊。


不知你会不会给孩子批改作业,有没有想过批改作业这件事,家长到底要不要管。



家长退群这事儿,还没搞明白,隔壁群有一个老师也退出了,这又是为哪般呢?


原来这老师是位新手班主任,每天忙个不停,在他们班的家长群,有几位家长经常在群里议论老师,老师每次提醒,消停一天,第二天又开始了,说老师这个不好,那个做得不妥,而且她们每次讨论都能带动几位其他家长加入讨伐大军,总之这个群异常热闹,战争一触即发。


一个月之后,进来了一位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这个新手班主任退群了,再也没来过。


其实,不难看出这两件事都是沟通上出了问题,与我家长群无关,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老师家长退群呢?



2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需要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边界原则。《自我边界》的作者乔治·戴德说,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就如上面的事例,批改作业是老师的事,因为只有老师批改作业,才知道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才能根据真实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更高效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


关于作业,家长要了解的是,孩子作业是否完成、学习态度是否认真、专注,这是负责任的家长可以做到的,因为他们知道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多重要。


另外一个例子,几个家长在家长群这样的公共环境,公然讨论老师的一言一行,让老师如何在这个群中生存下去,尊重又何在呢。


如果不满老师的做事方法,可以私下里跟老师交流,这样解决更高效。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产生太多负面的影响,一个误会,三人成虎,完全可以毁掉一个人。


其实,以对方舒适的方式提出需求,达成共识的成功率也会大大增加。


3


现在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越来越便捷。便捷习惯了,可能就忽略了自己和他人的边界。

长批改作业,为老师提供了方便,当然有担当和责任的老师会觉得不可思议。家长直接在家长群评判,省去了自己跟老师私聊的麻烦,还能增加自己的声势。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误会、各种矛盾,在种种矛盾中,没有一个人会是受益者。所以无论学习、工作、生活方式怎么变,我们该担的责任、该有的边界不能变。



那我们如何清晰守好人与人的边界呢?


01、清晰自己的边界


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边界,也告知周围的人,如果他们越界了,你不会同意。


退出家长群的家长就在坚守自己的边界,但采取的方式方法可以多考虑后果,因为退出家长群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因为毕竟孩子还在学校上学,还要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


自己边界内的事,全力以赴做好,这是自己的本分。


02、尊重他人的边界


如果他人跟你明确了边界,也请尊重对方。

老师多次强调,劝阻家长不在群中讨论,可那几位家长依然我行我素,这是对他人边界的不尊重。他人边界的事,不越界,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是否保留家长群,只是治标不治本,说白了,家长群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老师和家长间的沟通不畅,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人和人的边界感。


清晰自己的边界、尊重他人的边界,让我们以双方都舒服的方式去沟通,也许世界会更和谐。



作者:魅儿女王
笔尖有爱,心中有光,做自由人,过轻松生活~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