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恐惧从何而来?|《心智觉醒》

文:文非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周末,学堂君和好朋友在户外郊游,草丛里突然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同时似乎有一个黑影在草丛中闪过。学堂君尖叫着甩开好朋友的手,向后一跳。

 

好朋友关心道:“学堂君,你怎么啦?只是一个垃圾袋被风吹动了。”

学堂君喘了几口气,说:“嗐,都是我小时候有一次差点被蛇咬。现在听到草丛里悉悉索索的声音,看到黑影,就害怕。” 

现代恐惧研究的起源是什么?

恐惧的习得,是20世纪被研究得最多的行为模式之一。

 

现代恐惧研究要从大约100年前法国一位名为爱德华·克拉帕雷德(Edouard Claparede)的心理学家说起,当时克拉帕雷德在治疗一名患有罕见失忆症的女性,新记忆在她的脑海里停留几分钟后就会消失。

 

每天克拉帕雷德医生都要和这位病人问好,并且进行一番自我介绍。一天克拉帕雷德仍像往常一样进行自我介绍,但在他和病人握手的时候,他在手心里藏了一颗图钉

 

第二天,病人又像往常一样向他问好,她不记得昨天的刺痛,也不记得昨天发生的任何事情,当克拉帕雷德伸出手来。不知道为什么,她竟拒绝和克拉帕雷德握手

这个无法形成新记忆的女人竟然记得最近发生的某些事情——一种模糊的危机感让她有着对过去创伤的记忆痕迹。她并不能认出几个月来她每天看见的那张脸、听见的那个声音,但她记得恐惧。[1]

大脑中调节恐惧的小精灵——杏仁核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已经打开了大脑的“黑箱”,并绘制出了恐惧在大脑中的实际通路。

 

该领域的领军人物是纽约大学的约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勒杜的方法是一种外科减法(surgical subtraction)。

 

取一只健康的大白鼠,移除大脑特定的部位。如果你移除了某个部位,大白鼠仍然能够形成恐惧条件反射(如在提供声音刺激时,给大白鼠进行电击,那么大白鼠会对声音与电击产生联系,形成了恐惧条件反射),那么你移除的部位对于恐惧条件反射是不重要的。相反,如果大鼠停止了学习,你就移除了恐惧条件反射的相关部位。

 

利用这种方法,勒杜发现了听觉丘脑与杏仁核的联结


杏仁核是一个位于前脑的杏仁状区域。当勒杜移除大白鼠脑中的杏仁核后,大白鼠便无法再学会将声音与电击的恐惧联系在一起[2]。随后的实验还表明,杏仁核中存在一个被称为“中枢核团”的关键部分,它与脑干区域存在重要联结,控制“战斗或逃跑”的自主功能,如心率加速。这里“战斗”指趋近危机或恐惧的行为,“逃跑”指规避危机或恐惧的行为。

大脑中快速对恐惧产生反应的通路——低路

勒杜研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危险体验经由两条通路到达大脑,一条有意识且理性,另一条无意识且与生俱来。

 

这两条通路分别被命名为“高路”(high road)和“低路”(low road)。

 

假如你身处森林,你的余光注意到一个蛇形的东西,同时伴随着沙沙声。在形成“蛇”这个字前,你的身体已经僵硬,而且心率加快、手心出汗。你的眼睛和耳朵将基本的感觉信息传递给听觉丘脑和视觉丘脑,然后信息沿着两条通路传播。

 

第一条路径(高路)通向大脑皮层,在那里它将与其它实时感官数据整合在一起,同时形成更复杂的关联——“响尾蛇”这个词出现了。第二条通路(低路)使得滑动的沙沙声传递到杏仁核,它会向脑干发出警报,警告周围存在潜在威胁。

 

两条通路的关键区别在于时间;高路可能需要几秒钟来确定蛇的存在并做出反应,而低路则在几分之一秒内就让身体变为僵直状态[3]。


那么在创伤事件发生时,杏仁核采取的是哪一种反应通路呢?答案是低路。杏仁核捕获的记忆有个有趣的特征,它记住的信息很少。回到蛇的情境中,杏仁核只保留了一个粗糙的画面,如草地上蛇身呈现的细长的黑色轮廓。这种“速写”有助于我们的身体迅速对威胁做出反应,但它有一个令人烦恼的副作用,即与恐惧记忆中特定的物体相类似的东西都会引起你的恐惧。比如,草丛中的深色棍子。

 

然而,缺乏辨别能力也有好处。如果你的创伤记忆过于具体,你的大脑将无法从经验中学习——或者更确切地说,无法从经验中学习到一般规律。如果你的杏仁核比现在更有辨别力,那么当你遇到一条带有褐色斑点的响尾蛇,你的杏仁核可能就无法使你害怕另一条没有斑点的蛇。


大脑对恐惧的泛化——“闪光灯记忆”

恐惧学习的第二个有趣特征被某些脑科学家称为“闪光灯记忆”。“闪光灯记忆”的机制在于,不同的刺激触发不同的神经元活动,当这些神经元同步放电时,它们更可能形成新的联结。随着联结变强,一个神经元的活动会更容易触发与其联结的另一个神经元。

 

回想一下过去经历的突发性创伤事件,比如车祸。毫无疑问你会记得那些直接的威胁——打在身上的车灯,或紧急刹车发出的刺耳的轮胎声。但你很可能也会记得许多无关紧要的内容,比如撞车时汽车音响上播放的歌曲。

 

歌曲这一细节实际看上去与两车相撞的危险毫无关联,但五个月后,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你仍然可以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恐惧反应。这是因为,与刺耳的轮胎声相关联的神经元和收音机歌曲相关联的神经元同时放电,恐惧反应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闪光灯记忆”。

大脑进化出一种策略,将有意识的思维和决策从紧急事件中踢出,而让杏仁核发挥作用。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去害怕在99.99%的时间内都无害的事情,与剩下的0.01%的威胁相比,这99.99%的没有伤害的恐惧只是自己吓自己的烦恼。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本书的作者史蒂文•约翰逊是美国科普作家,被誉为科技界的达尔文。本书妙趣横生地讲述了脑科学前沿知识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帮助我们了解如何更好地看懂他人,在爱与性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神经化学过程,音乐能打动我们的原因,那些突破性地想法从何而来。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Eustache, F.; Desgranges, B.; Messerli, P. (1996). “Edouard Claparède and human memory”. Revue neurologique. 152 (10): 602–610.
[2] LeDoux J. The emotional brain, fear, and the amygdala. Cell Mol Neurobiol. 2003 Oct;23(4-5):727-38. doi: 10.1023/a:1025048802629. PMID: 14514027.
[3] Phelps EA, LeDoux JE. Contributions of the amygdala to emotion processing: from animal models to human behavior. Neuron. 2005 Oct 20;48(2):175-87. doi: 10.1016/j.neuron.2005.09.025. PMID: 16242399.
作者简介:文非。本文来源于: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编辑 | Zene
责任编辑:小鲸鱼 李梦梦桐桐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