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感到痛苦的人,是没做对这件小事 | 咨询室的故事

“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啊?” 


每次朋友聚会时,似乎不管聊什么,都会回到这个问题。


 一个朋友说:“贪嗔痴,烦恼的源头。”


 一个朋友不同意:“有些烦恼是命,躲不过。”


我觉得在问“为什么”的时候,多少带着不太接纳的意思。

生活不如意事常发生,不管男女老少,有钱没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心事。境遇不同,烦恼不同罢了。


人人都有烦恼,但不可否认,有些人就是更积极更快乐。


所以关键不是追问什么境遇下没有烦恼,而是如何快速摆脱烦恼?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的来访者大都深陷烦恼中,总结起来原因不外乎:

 

①不能接纳现实。

②不具备改变现实的能力。

 

有些人困于①,有些人困于②,还有一些人同时困于两者,所以深陷痛苦。  


1、

天才少年的故事

去年疫情期间,我接待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来访者A。

 

A是一名在校研究生, 我们通过视频咨询,一见面他就焦躁不安:“老师,你能不能跟学校管理员说一下,让我出去一趟,我受不了了。”

 

我问:“哦?如果能出去,你要去干什么?” 


他一字一顿地强调:“我要去一趟中关村。老师,我必须,立刻,马上,去一趟中关村!”

 

我很好奇:“去中关村干什么?” 

 

他越说越烦躁:“我……反正我必须去一趟中关村,要不,我会疯的。”

 

A算得上一位天才少年,从小学习拔尖,尤其擅长经济。 高中毕业后,A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院校,后来被学校推荐去美国进修,能力不断被老师认可。

 

北大的教授向他发出橄榄枝,A也认为“此生必去北大”

 

可是最终,A没有去成北大,他无奈地来到了他所在的“破学校”,其实他口中的破学校和北大的排名基本一样。

 

对于没去成北大的原因,A说是自己不小心弄丢了录取通知书。

 

当我追问怎么弄丢时,A却含糊其辞,我意识到他在防御,这背后也许另有深意。

 

从踏入这所“破学校”那天开始,A就有了一个“癖好”——隔几天,他就得去一趟中关村。

 

他说:“我讨厌这个学校的一切,教授没水平,同学傻乎乎……每隔一两周,我必须去一趟中关村。不用进北大的门,一出地铁站,我就感觉整个人活过来了,神清气爽。”

 

听上去有点荒诞是吗?但这一年多,他就是靠频繁去中关村换气“活过来的”。

 

可是疫情爆发,学校封闭管理,他不能出校门了,这让他很焦躁。

 

那次咨询磕磕绊绊,讲上几句话,他就会重复:“老师,我必须去中关村,你快让我去中关村吧。” 


唉,如果去一趟中关村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也希望他赶快去一趟。

 

可是很显然,去中关村只是逃避现实痛苦的一种方式,它有时候有效,但不会一直有效。 


我一边安慰他接纳现在出不了校门的现实,一边引导他向内看:

 

▷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去中关村?

▷中关村有什么魔力?

▷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害怕去不了中关村? 


但他似乎很难听进去。咨询结束后,我深深叹气,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深。年少轻狂的天才少年,如何能接受现实的揉搓呢。
 

2、

苦乐之间,其实只隔一线

第一次咨询后,我把A的资料仔细整理,调整了咨询节奏,我预感帮助他接纳现实并不容易。

可我没想到,隔周第二次咨询,视频一开,我就感觉到A平静了很多。

 

他说:“老师,这一周我想了很多,我觉得你说得对。回想了这一路,就像你说的,我好像把我的魂丢在北大了。上周我没有去中关村,但我现在感觉也挺好的。”

 

我心里又惊又喜,我不知道上次咨询中哪些话进入了他的心里,但是显然,他似乎接受了很多现实,内心不可碰触的敏感有所松动。 


他放下防御,缓缓和我讲述了研究生入学前的纠结经历,他没有进入北大,不是因为自己弄丢录取通知书,而是没有被录取。

 

从他的讲述里,我们一起推衍,和北大的失之交臂有多重原因。 主要原因不在学习能力,而是因为自己缺乏必要的准备,同时太自大、和导师关系有问题。

 

随着讲述的结束,他身上的拧巴神奇消失了,他越来越松弛。

 

他和我说:“心理咨询真神奇!就像捅破了窗户纸,内心的屏障突然就不见了,拨云见日。”

 

第三次咨询,也是最后一次咨询,他的变化更大,他完全走出了中关村的阴影,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整个人充满活力。

 

他发现以前看不上的“破学校”有很多闪光点,学校资源挺牛,教授也厉害,同学们各有优势,他满脑子都是课题。 


现在学校已经解封,但是他不想再去中关村了。 

看,多么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啊!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心态一变,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从苦恼到解脱之间,仿佛仅隔一线,两者的转化,往往是瞬间的跨越,就像顿悟。 

这条界限就是,接纳现实。

 

接纳现实难吗? 难,是因为——接纳不如意的现实,意味着直面自己的错误和选择,意味着自我否定,承受恐惧和焦虑,也意味着走出惯性,面对不可预知的将来。

 

不难,是因为——接纳现实不是改变现实。 

就像A,想去北大却失之交臂,这个现实已经发生,再痛苦也没有办法重来一遍。 选择逃避现实,制造一个“人在北大”的假象,就像活在肥皂泡里一样,可能会短暂地避开痛苦,但人不可能长久地活在幻境中。


如果没有疫情,A每周去中关村,他不会来做心理咨询,他一样接受不了现在的学校,无心学业……长此以往,他能顺利毕业吗?去中关村还能救得了他吗? 


所以,我为他及时接纳了现实而感到欣慰。

3、

改变你能改变的

接纳你不能改变的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说过:“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才是最好的人生。”

 

如果妄图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就会很痛苦。如果不去改变能改变的,就会错失成长的机会。

 

关键要区分: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练习:

 

a.拿出一张纸,写下你的困扰。 


然后想想在你的困扰里,什么是能够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在纸的左边写下“不能改变的”,右边写下“能够改变的”。

 

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

比如对于A,不管怎么失望,怎么逃避,没考上北大已经无法改变。

 

现在和未来可以改变。

如果非北大不去,可复读再考,也可以等研究生毕业后考博士。 


认知也是可以改变的。

干嘛非得去北大呢?条条大路通罗马,北大只是一条通路,不是目的地。

 

b. 分清楚了哪些能改变,哪些不能改变,接下来就是如何去接纳。 


想搞清楚为什么接纳不了,不如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事情对你如此重要? 


无法接纳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些执念。

 

在咨询中,我问过A,考上北大为什么这么重要?

 

A告诉我:“考上北大可以证明自己很牛。没有这个证书,以前学习再好,老师说你好,同学说你棒,这些都没有用。” 


我问:“嗯,没有用又代表着什么呢?”。 


他像是憋足了劲才说出这句话:“代表——我没本事,我很差!” 


话一出口,他的眼圈就红了。

 

发现没,这种执念,不是事实,只是我们内心的畏惧。畏惧自己被贬低、被排斥、被拒绝,畏惧自己没能力、没人爱…… 


要知道,害怕每个人都有,这很正常。勇敢的人,不是从不会害怕,而是看见自己的害怕仍然前行。

只有能够接纳不可改变的现实时,我们才能选择前行


愿你,有接纳现实的勇气,亦有改变现实的能力。


文:文馨(心理咨询师;如果您有任何困惑和问题,欢迎您添加微信18510642949反馈。如果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也可以添加这个微信预约。)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