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已经千疮百孔,却还强颜欢笑假装坚强——写给微笑抑郁的你:“你不需要什么事都自己扛” | 咨询室故事

01

表面热情开朗的她

被确诊了中度抑郁


朱女士说:“我感觉我给自己戴上了‘微笑面具’,明明有些时候压力大到整宿整宿失眠,但是在先生和孩子面前还是强颜欢笑。”


我问她:“按理来说,你的先生和孩子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是最值得被你信任的人,为什么你还强逼着自己在他们面前坚强呢?”


朱女士说:“习惯吧,我一直以来都习惯让自己做一个正能量的人,我想通过自己的光和热去温暖他们,我不应该给他们带来负担。”


朱女士也确实在生活中一直扮演着正能量满满的角色。


朱女士今年35,是一家私企的人事经理,她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孩子眼中的好妈妈,下属眼中的好上司,领导眼中的好帮手······


总的来说,她是道德意义上的大好人,她一直能很好地满足别人在一段关系中对她的角色需求。


但是,在三个月前,朱女士发现自己过得越来越不快乐了,她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想做了,经常会出现莫名的悲伤和无助;她发现自己精力好像越来越差,工作的效率越来越低。


慢慢的,她发现自己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甚至会出现莫名的身体疼痛。


她觉得自己不对劲了,悄悄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发现身体没有任何毛病,当时医生说可能是心因性疾病,建议她去精神科看看是不是精神或者心理因素所导致。


诊断结果是中度抑郁。


当时朱女士非常难以理解,她觉得像自己这种正能量满满、积极向上、热情开朗的人怎么可能会得抑郁症。


她甚至怀疑是医院误诊了,但是当她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发现,好像自己得抑郁症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她的抑郁症和一般抑郁症有所不同,她得的是微笑抑郁症。


“微笑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多发于高收入、高学历、高地位人群身上的一种新型抑郁倾向


这些人群由于工作、面子、礼节、自尊心等需要,所以会在大多数时间都保持微笑热情,但是这种“微笑”并不是真情实感,而是一种习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成为情绪的抑郁。


微笑抑郁症患者会有以下这些典型症状:


1)保持微笑

尽管患者内心感到悲伤、焦虑、压抑,但仍然习惯面带笑容,甚至会塑造出开朗、热情的假象,这是它和一般抑郁症的一大区别


2)情绪低落

由于长时间抑制不良情绪,接收到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和缓解,导致心情更加压抑、愁苦


3)愉悦感丧失

对曾经觉得有趣或开心的事物失去了兴趣,难以在行为和情绪上做出积极的回应


4)思维迟缓

反应比之前慢,思考能力和实施行动能力都有所下降


5)精力下降

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疲惫,睡眠或休息也无法缓解


6)睡眠障碍

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失眠


7)躯体不适

表现为疼痛、恶心等,一般查不到原因,服用药物、疗养和娱乐等方法也无法消除


8)无助无望

由于经常微笑示人,患者会产生“别人看到的不是真正的我”的感受,无法信任他人,感到无助。


朱女士隐瞒了自己的诊断结果,悄悄地来咨询室找了我。


她说自己不敢告诉任何人。

02

微笑抑郁症的背后


在和朱女士的咨询过程中发现造成她抑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 现实困境以及无效压力管理模式


朱女士在工作生活中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公司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节约成本,这导致了大量的员工离职,朱女士每天需要做的不仅是给自己部门下属制定目标,还得进行离职员工面谈,新员工面试······


她自己在接受到关于离职员工的各种负面情绪时还得面带微笑,给对方和公司保留尊严,她牺牲了自己的情绪。


此外,她先生前阵子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需要在家休养,这也意味着她在职场忙完之后,回归家庭还得照顾家人。


朱女士非常的要强,虽然她觉得自己很累,但是她没有对任何人表露,选择自己硬下来,在一开始时,她确实做到了。


压力只能带来一个结果随着压力的堆积,心理资源的耗竭,终究有一天会被压力压垮。


并且压力就像慢性病一样,初始并没有特别的剧烈痛苦,但是它如附骨之疽一般,缓缓地吞噬着朱女士的活力。


她开始觉得自己犹如一座孤岛,上面堆积了各种各样的郁闷、委屈、愤怒、悲伤。


她渴望有人登上这座孤岛,帮她清理这些情绪,但是有害怕别人看到她的脆弱,她一直营造的积极向上的形象被戳破。

无效的自我压力管理方式让她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2、长期忽视自我


除了现实因素和压力管理模式之外,导致朱女士近日境地的根本原因是她自身的性格。


朱女士父亲曾经当过兵,所以他对子女的灌输的是:悲伤和恐惧时弱小无能的表现,面对人生需要时刻保持坚强、忍耐、积极。


朱女士小时候,当她遭遇委屈、挫折向父亲哭诉时,她所得到的回应是:你应该自己努力去克服它,哭哭啼啼和我讲这些没用。


当她拿到荣誉回家时,她父亲就极力赞赏她:果然我的女儿就比别人强。


于是朱女士慢慢认为她的脆弱是无价值的,她需要保持积极强大的状态,这样的她才值得被爱。


她也形成了另一种信念,我如何评价自己并不重要,外界如何评价我才至关重要。


于是她会有意无意的通过满足他人来获取自身的价值,即使是自身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有冲突时,她都习惯压抑自己的需求,优先满足他人。


她的懂事现在成为了她的苦难。

03

如何应对微笑抑郁症


在给予朱女士的咨询帮助中,我主要侧重这两部分:如何关怀自我以及如何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1、关怀自我


1)转换她对于抑郁的态度


抑郁症患者内心的认知想法有两个永恒主题——“不足”和“无价值”,它们可以无限制存在抑郁症患者所有生活情境之中。


比如朱女士觉得自己无论是在照顾家庭还是参与工作都越来越难以胜任。


这也不知不觉地让朱女士认定她体验到的几乎所有的压力或困难都是她的过错,她有责任自己解决这些事情。


最致命的是,当她努力尝试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她同样也认为是自己的过错。


这最终只会让她精疲力竭,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无力感。


我通过咨询让朱女士看到,自己想要做个完美的妻子、妈妈、领导、员工,要时刻满足家庭、朋友、同事和上司的所有要求和期望是不合理、不现实的。


我也让她意识到,曾经当她心境低落精疲力尽时,她有意识地采取策略、所放弃的那些她认为“不重要”和“非必须”的活动实际上可以给她带来心理能量,而不是耗竭她的能量储备。


正是在这一认知上的调整,她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平时觉得无用、无意义的活动的价值所在,她也开始思考了如何对自己进行关怀,而不是不断地输出。


2)自我觉察


抑郁症患者会时常陷入隧道视野,抑郁情绪会给他们觉察世界时带上一副墨镜,原本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世界在他们眼中是灰白的、了无生趣的。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需要做的是,让他们能够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真实的感受世界。


我在咨询过程中通过正念冥想的方式带着她觉察真实世界。


正念冥想是以非评判、专注地觉察当下的一种方式。


我带着她觉察自身的呼吸、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觉察这世界的声色味,让她只是以第三方的姿态去感受世界的变化,让她学会以非评判的姿态觉察自己的生活。


并且也建议她在平时通过正念行走、正念饮食等方式摆脱想法的反刍。


也正是她非评判能力和觉察力的提升,她生活重新充满了生机。


并且正念冥想中的慈心观也让她以自我关怀的方式对待自己。


她愿意体谅自己在生活中的辛酸与劳累,愿意在自己累的时候不那么苛责自己,愿意给予自己一些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慰藉。


2、重新整合的支持性关系


在咨询的同时,我也建议朱女士向先生坦承自己目前的真实境况,这么做的目的有二:减少病耻感所带来的咨询阻抗和获取支持。


朱女士在经过一番纠结之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和先生说了她抑郁症的情况,她先生在听到时确实很惊愕,但是还是狠狠地抱住了她和她表示了关心。


朱女士也是在那个契机下,终于和先生说了自己这些年压抑着的痛苦和悲伤、担忧。


虽然现实中仍然存在很多压力,但是心理上的压力在先生的爱中消解了大半。


她也开始有底气对于公司中她觉得不想做或者不该是自己做的事情进行拒绝。


她的一位好友说:“她感觉不好相处了,但是却更有魅力了。”

04

写在最后


很多和朱女士一样的微笑抑郁症患者其实更多会隐藏自己的情况,尽量不让别人知道。


但是,希望各位明白,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只有一个,和它们相比所谓的面子尊严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处于抑郁之中,请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去医院寻求帮助,请放心,他们是有保密原则的,你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


其实前阵子,我也得知了一件比较悲伤的事情,我朋友圈有位朋友和我说,她的朋友自杀了,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


她很悲伤地说:“他藏着掖着我都看不出来。


这也是对于微笑抑郁症患者亲友的一大考验,它太具有迷惑性。


患者太习惯将消极情绪隐藏在笑容之下,甚至是患者自身可能也没有发觉或选择置之不理,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和缓解,最终导致崩溃,严重时可能会自杀。


所以你可以参考我在上面附带的微笑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去做观察,如果TA存在相关情况,尽早陪TA去寻找专业帮助。


你的陪伴是对TA最好的爱。


作者:何景钊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