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 | 心理学的历史流派:行为主义(2)

新行为主义者

斯金纳

从20年代到60年代,行为主义是美国心理学中的统治力量和主流思想,也传播到了心理学世界的其他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华生最初的理念,过于强调行为而忽视了内在认知,曾被人讥讽为“无脑的心理学”,所以后人对其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形成了“新行为主义”。

我们即将要介绍的这位,可谓是新行为主义者中集大成于一身的斯金纳

斯金纳出生于一个铁路小镇上,是一名律师的儿子。斯金纳自小动手能力就极强,喜欢制作各种复杂小玩意儿,曾经用把废弃锅炉改造成蒸汽炮,还制作过简易滑翔机。

这种喜好延续到了成年之后的工作领域中,他亲手制作的“斯金纳箱”因设计灵巧、功能多样成为了动物实验中的经典之作。

起初,斯金纳的职业理想是当一名作家,还曾在大学毕业之后,专门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写作,不过后来发现似乎人类世界千奇百怪的行为也没什么可写的,极度灰心之下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但他的写作才能也并没有完全浪费,这是后话)。

偶然的机会,斯金纳读到华生的著作,深深受到吸引,决意投入到行为主义研究中,探索如何理解和改进人类的行为。随后,斯金纳来到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开始了他作为一名“新行为主义者”的探究之路。

斯金纳最为著名的实验之一,就是在“斯金纳箱”中设计的老鼠实验。

斯金纳的老鼠实验

一只小老鼠很舒服地呆在“斯金纳箱”中,这个笼子里有一根杠杆,恰好装在一只小餐盘和喷水口上面。起初,小老鼠无意之中把爪子搭在杠杆上压下它时,会有一粒饲料自动地落在餐盘里。

当这样的行为和后果反复出现多次后,不需要人为的教导和训诫,小老鼠已经自发地习得了这种行为——按压杠杆。

斯金纳就此得出了学习理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结论,一个自发行为之后,如果跟随着适度的奖励,就会促发这种行为的习得和保持。

此外,斯金纳还调节这只箱子,设计了许多不同的条件,观察行为的习得与消退——

当奖励按照时间和次数间隔出现时,小老鼠会怎样反应?

当奖励不定期投放时,小老鼠会有什么反应?

当按压杠杆之后是混合结果时(一次奖励随后是一次电击),小老鼠是什么反应?

……

从中,斯金纳发现了若干行为原理,其中最为有趣的一条是——食物不定期投放的情况下,小老鼠按压杠杆的频率最为积极,并且极不容易消退。

小老鼠明知奖励只是偶尔出现,每一次按压杠杆都不能保证奖励的必然呈现,却也深知可能性永远存在,这种状态最令人上瘾。

这有没有让你联想到类似的人类行为?没错,就是赌博。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老鼠和赌徒都没有办法预测下一次的强化什么时候到来, 但是, 因为习惯于偶尔得一些奖励, 他们都会坚持不断地试下去, 以期望在下一次尝试中得奖。

斯金纳还坚信,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和我们本身都是由强化和惩罚的历史决定的,这些理念也成为了“行为塑造”的根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和生活领域。

举个例子,你的女朋友是个有些拖沓懒散的人,有一天,她心血来潮、破天荒地做了一次家务。

如果你瞅了一眼,啥都没说就这么飘过去了,我相信,她基本不会再做家务了。

如果你有些吃惊地问,你干啥亏心事了?我相信,她不仅不会再做家务,还会扇你两耳刮子。

如果你劈头盖脸来一句,今天你脑子进水了吗?我相信,你很快就没有女朋友了……

这种情境之下,如果你内心期待着她保持这种勤劳持家的好习惯,应该如何做呢?!

很简单啊,夸她!!!——亲爱的太能干了,又美丽又贤惠,我怎么这么这么有福气呢!!!

对方心情一愉悦,头脑一发热,下次还接着干!

这里体现的,就是一种正强化——采用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鼓励这种被期待的行为(如做家务)继续出现。

假设,又有一天,你女朋友发现你居然和别的女孩相谈甚欢、浑然忘我,一气之下,三天都不肯搭理你,家务也不做了!

这里使用的,就是惩罚——利用不愉快的刺激,降低某种不良行为倾向(看你还敢不敢出去浪!)。

然后,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千般殷勤万般体贴,各种道歉和补偿,三天之后,女朋友气消了,本来打算和你冷战一个周,剩下的四天冷战直接撤销了。

这里的招术,叫做负强化——通过撤销不愉快的刺激,鼓励某种行为方式(殷勤、体贴是可以继续保持的)。

斯金纳利用这些原理,教会了老鼠按杠杆,教会了鸽子转圈圈,还教会让小动物打乒乓球。

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
(图片来源:探索心理学)

与其他中规中矩的学者不同,斯金纳是一个非常善于自我表现的人。第一次在电视上露面时,他就石破天惊整出一句,“如果在烧掉自己孩子还是自己的书籍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我愿意先烧掉自己的孩子

此话一出,舆论大哗,心理学家这么说太吸引眼球了。并且,斯金纳的表达能力非常清晰,长得也不赖,还经常做各种动物训练表演,既是颜值担当又是才华担当。一来二去,各家电视台不断邀请他,他也越来越有名了。

此外,斯金纳的写作才能也没有得到浪费,根据自己的行为主义理念,他写了一本乌托邦小说《沃尔登第二》,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每个孩子从诞生起,都会通过强化和惩罚来进行严格的行为训练,以帮助他们获得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这本书情节一般,但在当时成为了一本极受大学生推崇的书,销售量达到了200多万册,甚至还有人在1967年的时候,仿效书中的理念,建立了一个“双橡社区”。

总体而论,斯金纳的成果,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都颇有建树,美国心理学会曾做过一次影响力调查,斯金纳妥妥当当地排在首位。而且,他写小说,上电视,接受访谈,做动物训练表演,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纵观心理学史,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不怪乎后来的“迷弟式”崇拜者这样评价斯金纳:他是一个神话中的著名人物,科学家英雄, 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 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

参考资料:
[1] 莫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 隋岩.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M]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7.
[3] Paul Bloom. 耶鲁大学公开课:心理学导论(来自网易公开课)
文:于格  (来源 | 于格的格子铺(ID: yg_gezipu))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