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向外星人谈论艺术 |《艺术与心理学》

作者: 姜林屾
编辑: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如果有一天,一个外星人问你什么是艺术,你会怎么回答呢?

如果我们尝试自主给艺术下一个定义,你会想到什么呢?

艺术是带给我们愉悦感的东西?

——冰淇淋和性爱也能带来愉悦感。

艺术带来智识挑战?

——听弦理论讲座和完成困难的高数作业好像更能成为挑战。

艺术带来特别的想象式体验?

——这离康德给出的定义很近了,他认为“艺术就是纯粹的沉思”,艺术将我们带离“非艺术的现实世界”,不过,角色扮演等游戏也可以带来想象的体验……

严肃的哲学问题

艺术是什么,这听起来是个哲学问题。

哲学家通过内省和思想实验提出各种关于艺术的界定。第一种是逻辑类的概念,比如:能激起审美体验或情感的是艺术品。但这类概念容易陷入循环论证当中:

——什么是艺术品?

——能激起审美体验或情感的

——什么能激起审美体验或情感?

——艺术品

另一种是概率类的概念。丹尼斯·达顿在他的书中《艺术本能:美、愉悦与人类演化》列出了典型艺术品的十二个特征,比如:技巧精湛、新奇性和创造性、表征、个性化表达、情感饱满等,他认为满足这些特征的物品就是艺术品。

不过,似乎针对每一个特征,我们都能举出一些反例:某个艺术品不具备这个特征,但它确实是艺术品,或者这个特征并不是艺术品独有的。比如新奇性和创造性,学院派大师的艺术品有新奇性吗?不好说;新奇性和创造性是艺术品独有的特征吗?当出租车司机发现了一条新路……

“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太过复杂。对于水,我们能找到一个清晰的界定方式——H2O,而对于艺术,我们的心智始终对它持以模糊的界定。

哲学家莫里斯·魏茨说:“艺术是一种开放的概念,它的边界是无穷延伸的,因为它必定包含着以前从未想到过的形式”。

魏茨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艺术有深刻的启发。比如,你认为杜尚的《泉》是艺术品吗?

小便池本质上是一个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但当它作为杜尚的作品出现在艺术展览上时,也曾引起轩然大波。它可以被称为艺术品吗?笔者认为它确实是一件艺术品,并且有力地表达了其作者极具创造力和坚定的艺术思想。杜尚是纽约达达主义团体的核心人物,他的作品《泉》挑战了当时西方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封闭理解:艺术高高在上,并且总是“美”的。杜尚和莫里斯·魏茨的观点高度相似,只不过他没有用语言或者出书的方式来表达,而是直接用展览作品《泉》抛出深刻的问题: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这样的叩问在当年的环境中是振聋发聩的。

哲学问题的提出与回答使我们深思,不过哲学家提出的“艺术的定义”或许并不同于普通人的看法,这并不会让哲学家困扰,可能也不会对普通人产生影响,而心理学家则不然。

心理学家的答案

在《艺术与心理学》一书中,作者艾伦·温纳并没有着墨于 “艺术是什么”来理清哲学争议,而是聚焦于讨论“人们认为艺术是什么”,试图用心理学研究来回答一系列满足普通人好奇心的问题。

再回到那个给外星人讲艺术的问题上,假如我们放弃用归纳式的语言去概括,而用直觉去做选择,来试试你对“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的判断吧:

你认为以下哪些是艺术品?(多选)


A 不太好看的油画

B 普通白信封

C 大象画的画

D 自然界的枯树

自己选完后,还可以问问身边人,答案是一样的吗?

显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倾向,不过要想给外星人讲清楚自己的判断标准并可不是那么简单。

这些选项并不具备“典型艺术品”的特征,因为每一个选择都代表着一种涉及到艺术边界的标准和假设。比如:

A,“糟糕的艺术品”是艺术品吗?

B,普通物体可以是艺术品吗?

C,艺术品是否必须是人造物?

D,自然之物是否属于艺术品?

以上就是坎伯用心理学家最常用、简单的方法——自我评估调查,来了解在非哲学群体看来“艺术这东西究竟是什么”的调查问卷。

在得到的调查结果中,多数人认为,除了A是艺术品外,B,C,D都不是艺术品。这个调查结果简单清晰地证明:多数人能够在艺术和非艺术之间划清界限且达成一致。

更进一步发现,对于某些客体是否属于艺术品并没有100%一致的答案,比如D选项:枯树,84%的人认为枯树不是艺术品,16%的人认为是艺术品,而在这16%的人当中,超过一半的人是艺术专业人士。这也体现出艺术是社会构建物,对于艺术边界的判断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孩子们怎么看待艺术

坎伯的研究设计很浅易,因此回答的问题也比较简单,艾伦·温纳则希望用更严谨的心理学研究来搞清楚人们是怎么看待艺术的。

一个有趣的设想是,我们可以搞懂“孩子是怎么看待艺术的“,尤其是学龄前期或初期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受到太多后天经验的影响,他们的看法更接近人类共性的“内隐”认知或“直觉”。

那么,3到8岁的孩子们可以将艺术和非艺术区分开吗?

研究发现,虽然3-8岁的孩子们并没有对“艺术”形成清晰的概念,但孩子们能将实用功能和非艺术人造物联系起来,而将非实用功能和艺术品联系起来——我们在幼儿阶段就能内隐地在艺术与非艺术人造物之间做出区分

持续影响我们的潜在标准

对于幼儿的研究让我们了解到,人类似乎很早就形成了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的某种潜在标准。那么,有没有什么潜在标准是持续影响我们的,甚至到成年阶段呢?认知心理学家卢克·尤耳克认为“被感知的意向性”就是这样一个潜在标准,为此,他提出一个巧妙的实验设计来验证他的假设:

让参与者看一组图片,上面写有艺术家的声明,要么声称该图片的视觉效果是有意为之,要么表明该图片是他行为的偶然产物。结果表明,参与者更倾向于将被人有意创作出来的图片视为艺术品,而非偶然的产物。

生活中有时会有类似的体验,比如请你看这样一条线段,

如果告诉你它是有人拿粉笔的时候不小心划出来的痕迹,你可能不会对它有太多思考;但如果对你说这是一座山的轮廓,或许你会下意识地去关注它的颜色、形状、美感等等,这正是我们会对待艺术品的方式。

甚至,如果让你读同一篇文章,在告诉你这是一篇新闻报道或是一篇文学作品时,你的阅读速度可能会有显著差异:当人们认为自己阅读的是文学作品时,会放慢阅读速度。因为在阅读文学作品(即艺术品)时,我们还希望关注语言的内涵,而不仅是知悉文字的含义。

我们的艺术

我们可以用哲学的思辨来论述“艺术“这一复杂的社会建构概念,比如逻辑性、概率性以及无边界的艺术定义;

也可以用感性的表达抒发对艺术的个性化理解,比如温克尔曼对于希腊雕塑的经典艺术评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尽管没有人可以用完美的方式定义艺术,但心理学家们试图在抽象命题的内涵下回答关于“人们怎么看艺术”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

在我们向外星人谈论艺术前,去审视作为欣赏者、创作者的“人”是怎么和艺术发生关系的,不仅能使我们更懂艺术,也能使我们更懂我们。

-学堂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艺术与心理学:我们如何欣赏艺术,艺术如何影响我们》中列举了丰富的心理学观察和实验研究,通过艺术心理学家的思考和工作来解答大众对于艺术的种种疑惑,架起连通艺术与科学的桥梁。作者行文深入浅出,语言准确平实,阅读此书,既可获得哲学、美学的熏陶,又能积累理性知识,是一本读来过瘾的艺术心理学科普读物,也为艺术批评与鉴赏提供宝贵新视角。

作者简介:姜林屾,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