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又炸锅了,原来是天冷老师突击检查学生……

这两天,家长群又一次大大的炸锅了。这一次却不是家长集体退群,而是天冷一位老师突击检查学生有没有穿秋裤。

有种冷叫妈妈觉得冷,要不要穿秋裤。秋裤妈妈说了也没用,老师却是一招见效,一招“制敌”。

这段时间气温骤降,大江南北都逐渐开始进入寒冬,往日热闹的校园也变得肃静和寒冷起来,稍不注意可能就会感冒,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未成年人。

河南开封某学校初一班级,有位班主任在课间突然高调宣布要检查学生是否穿了秋裤。该老师边检查边点评,而最后说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该老师说:“”冬天穿上秋裤,并把秋裤裤脚扎到袜子里,这是对冬天最基本的尊重!

这条新闻在家长群里曝光后讨论都炸锅了,大家不是要退群,却是纷纷点赞这位老师,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有的孩子比较犟,父母怎么唠叨都是不穿秋裤,但老师这样突击检查就管用了,孩子穿上秋裤家长就放心多了。

——1——

家长群成了“压力群”

这两天,我身边有个朋友很是苦恼,在那里唉声叹气。我追问一下才知道原因。

她的孩子今年上幼儿园中班,这两天老师在家长群里下发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工作,要激活医保电子凭证。

要求很繁琐,要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国家医保服务平台”下载安装,并按要求登录和添加亲情账户,上传材料,完成绑定。后面还附上了word版的具体操作流程,请家长按需操作。

完成的家长需要在群里接龙,如XXX家长已完成等。要求全体家长在第二天上午九点之前全部完成,感谢配合。

朋友吐槽说,说是感谢配合,哪个家长不感谢也得乖乖配合。关键是,这个医保很多家长已经在其他APP保过了,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平台安装?为什么要二次绑定二次操作?为什么其他APP绑定的就不行?

家长有很多个小问号,可是出于角色的不对等,不敢问、不敢提、不敢说。

有的家长群成了老师布置任务的地方

有的成了老师疲于应付的“加班群”

有的成了家长晒娃炫娃的“攀比群”

有的成了家长盲目点赞老师的“夸夸群”……


对于部分家长和老师来说,家长群成了日常“压力群”,失去了家校沟通的本意。


家长因此委屈地退出家长群,“我教我改是谁辛苦啊?那我要你们干什么?”

——2——

家长和学校似乎成了对立的群体

身边有家长吐槽说,我本身在单位就是996,工作任务很重,回到家恨不得就是葛优躺。可是,老师在家长群布置了任务又不得不看,生怕少看了晚看了信息,漏跟了回复,耽误了孩子的日常学习。

幼儿园的家长更是郁闷,老师动不动让家长做个手工,还要环保质地的。回家这个活儿一般都是妈妈做,可是妈妈又不都是心灵手巧,做完了工作忙完家务,腰酸腿疼刚想消停一下,却想起来孩子的作业没做,这可是天大的事儿。只好又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挑灯夜战,“生完孩子没成黄脸婆,没想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却熬成了熊猫眼”。


家长委屈,老师也委屈。


现在的班级学生普遍偏多,水平情况各有不同,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家长群里,如果逐一回复家长们频繁的询问和要求,也会耽误了备课时间。“至于幼儿园做手工,还不是想让孩子多点动手能力,对家长和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亲子陪伴。”


而老师希望取消家长群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微信群的存在绑架了他们的私生活,迫使很多老师无条件24小时为家长服务,老师们也是有苦难言。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此而言,家长群变味儿,表面上看是群规缺乏或者得不到遵守,实质上是由于家校关系没有理顺、家长与老师的角色没有摆正造成的。

“远古时代”通讯不方便的时候,老师还有家访,家长也会自觉到学校找老师了解孩子情况。但进入信息时代后,反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家长和老师似乎走得越来越远,关系也越来越淡漠。

没有感情的交流,这种关系势必会造成某种形式的对立。这其实,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近日来江苏家长退群事件,引发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家长怒批老师的责任全都交给家长来承担,最后还要违心地说老师辛苦了。家长群的乱象已经成为家长普遍的共鸣,也成为老师委屈的源头。


——3——

家长和学校形成合力才是目标和本质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这其中,社会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那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配合就成为重中之重。

其实,家长和学校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发展其中,学校教育是主体,需要学校承担的语数外音体美课程一样都不能少,老师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同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需要承担的也一样都不能少。


家校既分工,又合作,明确责任,共同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才是正道。

像上文中的“天冷老师突击检查学生穿没穿秋裤”,就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关系,让家长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也解决了家长的一块心病。毕竟,很多时候老师说的一句话,可能抵得上家长的十句话,甚至一百句话。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家长,平常也得在孩子面前多多称赞老师,表达对教师的尊重。试想,如果家长都在孩子的面前说老师坏话,孩子怎么可能喜欢这个老师,更别说亲近老师了。最终,还是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至于家长群的运用,并不是问题。比如有位老师就是这样运用传统办法和现代手段的结合:

“为了更好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我经常会把学生家庭作业的内容告知家长,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会不定期向家长或学生发布其他重要通知,以前使用传统的方法无法让我迅速了解群成员的阅读情况,更不能便捷地统计反馈信息。这个学期有幸遇到免费的成绩快查的小程序,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不错,分享给各位教师朋友,祝愿所有的老师都成为高效管理者。”

家长群存在与否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老师和家长要相互尊重,用心经营。

这是一切关系的王道。

原创:心理圈圈主~洗心岛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