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学科拟人化,“心理学”是小姐姐还是小哥哥?

作者:北师大自我研究组
来源:微信公众号:SelfMindnSocialBrain(ID:SELF_BNU)
原文标题:以心理学为业

尽管读心理学专业的女生多过男性,并且,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的女性人数也超过男性,但女性在心理学领域发表的文章却较少,获得的引用也更少,在大学里高级职位中所占比例也不足。这种代表性过多和代表性不足的矛盾现象会影响人们对该领域性别角色的看法吗?


最近,来自麦肯德里大学的Guy Boysen和其团队发表在《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与男性气质相比,人们更倾向于将心理学与女性气质联系起来,而这可能会影响男性和女性对在该领域工作或学习的感受。

在第一项研究中,参与在线调查的被试被问及,他们认为女性在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中的占比多少,心理学家中又有多少是女性。结果表明,人们认为心理学是一个女性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和学科,参与者估计 62% 的心理学学生和 59% 的心理学家是女性。

第二项研究更直接地着眼于人们对心理学作为一个领域的看法,是女性化还是男性化。在线参与者和本科生都从非常女性化非常男性化的范围内对各种大学专业和职业进行了评分。所列专业和职业的广度取决于它们是否与特定的性别刻板印象相关——例如,工程被刻板地认为是男性化的工作,而护理被认为是女性化的。两组都认为心理学专业更女性化,并且比工程、商业和数学等典型的男性化学科更女性化(尽管护理和教育等专业被认为比心理学更女性化)。同样,虽然心理学职业被认为不如教学或护理女性化,但它被认为比神经科学家、历史学家、医生或商人更女性化。

在第三项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在大学的三个学科之一中想象一个刻板印象的人:工程学、护理学或心理学。在看到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特征后——例如温柔代表女性或自负代表男性——参与者需要对每个词能够描述特定专业的人的程度进行评价。正如预期的那样,比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参与者倾向于认为积极和消极的男性特征更能描述工程专业的学生,而积极的女性特征比工程师更能描述心理学学生。护理和心理学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积极的男性特征,这些特征被认为更适合描述护理专业的学生,而不是心理学的学生。该结果表明,心理学与护理学一样,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门女性化的学科。


在第四项研究中,参与者需要先阅读材料,然后评价他们认为男性和女性对心理学职业的满意度。一组参与者阅读的材料显示,在心理学专业中75%是女性,25%的男性,结果他们认为男性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女性。而另一组阅读的材料提示,心理学专业的女性和男性比例相等,结果该组认为男性和女性在专业满意度方面没有任何差异。接着的一项研究还发现,与女性相比,男性被认为不太可能通过心理学来满足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


总体而言,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心理学被认为更女性化,而非男性化,并且,人们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项职业无法满足男性的需求。


但这是真的吗?仅仅因为一个领域被认为是女性化并不意味着男性在其中工作时一定会不那么满意或满足。未来的研究可以着眼于心理学中的男性和女性是如何感受自己的。而男性是否真的想要放弃心理学这项职业则是一个不同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要回到某些心理学职位上男性人数过多的事实。如果心理学被视为一种女性化的职业,如果女性人数超过男性,为什么男性会更多占据心理学领域中的领导职位呢?因此,寻找让每个人都能成功并在心理学上感到舒适的方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Boysen, G. A., Chicosky, R. L., Rose, F. R. & Delmore, E. E. (2021). Evidence for a gender stereotype about psychology and itseffect on perceptions of men’s and women’s fit in the field,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DOI: 10.1080/00224545.2021.1921682
Reynolds, E. (2021, July 20). People tendto believe that psychology is a “Feminine” discipline. BPS Research Digest. https://digest.bps.org.uk/2021/07/20/people-tend-to-believe-that-psychology-is-a-feminine-discipline/

作者简介:北师大自我研究组,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SelfMindnSocialBrain(ID:SELF_BNU),北京师范大学“自我研究组”公号,关注人格,社会与神经视角下的“心灵与自我”研究。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