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煤气灯效应的“陷阱”?

01


“煤气灯效应”又叫认知否定,是操控者利用被害者对其的情感和信任,通过长期“扭曲”被害者眼中的真实,对其进行洗脑,使受害者置疑自己的一切—-认知、记忆、行为和精神状态等,进而几尽完全的“否定”自己,自己在自己处找不到“立足之地”,最后完全放弃“自己”,将操控者视为自己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从而实现操控者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它是一种阴险的情感虐待和操纵形式,让人很难识别,也很难摆脱。这是因为它触发了我们生而为人内心无比恐惧的诱因——被遗弃;还触发了我们生而为人内心最深切需要的被理解、被赏识和被爱的需求。


02


煤气灯效应,首次由1944年悬疑片《煤气灯下》引入,影片讲诉的是性格活泼开朗的少女宝拉,意外继承了去世姑妈的大笔遗产,爱上了钢琴师安东。

为了谋取财产,安东“借由”宝拉对自己的爱情,一面把自己伪装成潇洒体贴的丈夫,一面阴谋用各种心理战术把宝拉逼疯,使宝拉由原本的自信乐观走向精神失常,“顺其自然”将其送进精神病院,从而实现自己获得巨额财产的故事。

03


电影中,安东多次故意“扭曲”真实现实,让宝拉对自己产生置疑的情节:

如安东故意把一些东西交给宝拉,让她“收好”,然后自己又偷偷的把这些东西藏起来,不告诉宝拉,反而质问宝拉,东西哪去了。

如安东故意将家中的煤气灯调得忽明忽暗。当宝拉提出灯光有问题时,安东坚定地否认,告诉她,那是她的幻觉,宝拉也由此开始怀疑自己认知的真实性。


04


1.可能存在煤气灯效应的关系


煤气灯效应非常隐蔽,可能存在于任何关系中,如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亲子之间、恋人之间等。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恋人之间。


2.煤气灯效应作用机理


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的属性决定了我们渴望归属,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赏识、爱护,特别是来自我们看重的、仰慕的、尊重的人的认可、赏识、爱护。


这也决定了煤气灯效应的隐蔽性,因为我们对看重我们的人,对我们看重的人、仰慕的人、尊重的人一般是“不设防”的。他们或让我们感激涕零,或让我们无条件信任。


3.煤气灯效应形成的心理过程


像任何一个对我们影响深远的东西一样,煤气灯效应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关系确立之初,也许“你”对自己还是确定的。不会轻易的接受对方的观点、看法,也许你会据理力争,也许你会尝试反复向对方解释。


可当你看到,或感受到对方因你的言行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情绪或行为时,且对方为之“冠名”是因为“太”在乎你,把你看得太“重”时,你肯定会心生愧意。


为了回报对方对自己的“赏识或爱”,为了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少发生,你可能会学着照顾对方的感受,即便自己也还持有和对方不同的想法、观点,但却不会像以前一样,旗帜鲜明的捍卫自己的”立场“,争个你死我活。


你可能会委婉的表达自己,力求对方理解,抑或妥协的迁就对方。也许觉得这只是个“小小”的事件,不要太“计较”。


但似乎你的N次迁就,并没有平息对方的不满,对方不断的以“在乎”你,“看重”你,来声讨你对他的不公。


这可能会促使你真的“认真”的去想:是不是自己真的错了,真的做的不够好?要不怎么会让那么在意自己的对方伤心呢?


也许思考的结果还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此时,可能你会再次尝试向对方解释、证明你是对的。但对方可能反而会以此为把柄,对你们的关系“失望之极”。


因为“这个人”是“看重你的人”,因为“这个人”也是你“看重的人”,你们的关系自然也是你渴望一直拥有的关系。而拥有关系的前提自然就是获得对方对你的认可了。


为了继续“拥有”这段关系,你会“委屈”自己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事,以得到他的认可、满意。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维护”这段关系。


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会误认为你们这种“畸形的关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超凡脱俗的、奇特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你可能也找到了自己的一种“特别的存在”,让自己为之心动。


有了这种想法后,“你”可能会有意识的主动去配合操控者,开始全盘接收操控者的“指令”,以让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独特”


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没有了自己”。我们只能“仰仗”操控者而活。可是我们的“心”是自己的啊!我们的“心”向往“自由”啊! 此时,我们犹如溺水者一样,死死抓住这根“关系稻草”,但结局令人绝望。


05


从煤气灯的作用机理和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其核心本质是:无意识的赋予对方和自己过高的期待,以满足我们的自恋。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也太把别人当回事了。


认为对方在自己生命中的不可替代性。认为与对方关系的不可替代性。由“不可替代性”衍生出对丧失对方,丧失这段关系的巨大恐惧。也就是对自己即将被遗弃,被不认可,被不赏识,不被爱的巨大恐惧。


“也许从此自己再不可能找到这份‘美好的、唯一的关系’,以及这份关系曾经给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好的感觉了;也许我再也遇不到这么爱我的人了,再也不会有这么要好的朋友了,再也找不到这么了解我的人了……”


那如何避免进入煤气灯效应的“陷阱”呢?


办法很简单:就是要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看待他人。不高看自己,看低他人;也不看轻自己,媚俗他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要太把别人当回事。


太阳不会因我们某个人的到来而升起,也不会因我们某个人的离去而陨落。


“我”和“你”,虽然是一个特别的、唯一的个体,但我们这个个体是立足于人类这个大家庭而存在的,我们终究也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分子,很普通的一员,都没有可能好到、优秀到无人可替代的程度。


“你”没有了“我”,可以照样活得精彩,“我”没有了“你”也照样可以活得潇洒自如。

原创:心玥诚服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