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讲道理不用骂,把娃送进了哈佛大学

前段时间,读了贾琼博士的《享受孩子的成长》,书中提到的一些做法,饶有趣味,很好玩,也是很实用,觉得作者真是深谙孩子心理的高手。


她的那些点子,结合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诸多方法,诸如不打不骂法、实验教育法、搭配教育法等等,希望跟大家一起切磋,希望我们都能用智慧,而不是爆脾气来对待孩子。

01 孩子不是骂大的

我自己打小家庭氛围比较宽松,印象中家长从来没有因为分数等对我嘶声力竭,而更多是对品德的培养,比如做了坏事,拿了别人东西,撒谎等,就一定会被胖揍。

但是对分数,父母就比较随缘。可能那时候成绩还不错,还有父母忙于工作,顾不上管我,我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不值得提倡),假期作业也都按部就班,不觉得是负担。

但现在辅导孩子做作业,包括这几天在家,孩子爸爸督促孩子写字帖等,有时候骂也不管用,比较费劲。我在想,是不是我们过于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就不放松,从而发生抵触情绪呢?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获得的关注很多,各种课内书课外书也不缺乏,有的还报了很多兴趣班,就像给一个人吃太多糖一样,多了,应该也会起腻。

所以,我想,也许可以尝试不那么紧张地盯着他们。

而是划定规矩,温和而坚定,给他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爸妈的事情,更不是需要别人来督促的事情。

如果基本的作业都需要督促,那这个人还能做更多有创造性的事情么?

另外,就是采取办法,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我看他看《丁丁历险记》那份专注,早上起床还没洗脸就在被窝看,吃完饭也看,如果用到学习上,这个劲头就很可以了。

所以,可能不能怪孩子,还是要怪我们自己的引导——是不是找到打开孩子兴趣和智慧的钥匙。


02 不用讲道理和骂,而用实验和爱

在引导孩子方面,贾琼很有招。举个例子。小时候他们住的楼层有点高,孩子特别喜欢爬窗户看外面,家长很担心,也老提醒,但是效果不好。

贾琼想:小时候的孩子,抽象思维还没建立,以形象思维为主,于是她想到一个办法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


当时孩子正在用彩泥捏动物,贾琼顺手制作了一只小鸡,从窗口扔下去,小鸡摔烂了。

贾琼带着孩子来到楼下,去看实验结果,孩子看到小鸡摔烂,哭了,贾琼趁机说:幸亏还是只彩泥做的小鸡,还可以捏回去,但如果是真正的小鸡,就会失去生命,再也不能跟鸡妈妈在一起了。

这时候孩子自己明白了,跟妈妈说:再也不爬窗户了。

换一种场景,可能就不一样。


比如有的孩子如果看到孩子爬窗户,立即骂,极端的情况可能反而把孩子吓到,掉下去,出现意外。

有老人采取的做法是:拿个玩具或者食品,哄着孩子转身,这样就远离了危险。

面对一些事情,我们反复说教,其实孩子也听不进去,比如采取类似贾琼的一些方法,可能就比较好。



03 善用智慧保护孩子的善心


贾琼的孩子叫东东,东东小时候学萨克斯管。有段时间很着迷,一回家就立即吹。


邻居太太觉得吵,就来提了下意见。事实上,东东吹管的时间并不晚,没到小区规定的安静时间。

但是为了不打扰邻居,东东说:从此不在家里联系萨克斯管了。

贾琼很高兴,觉得孩子有这种理解他人的同理心,很难得,要保护。

于是,她每天下班开车拉着孩子来到公园,练习萨克斯管后,再回家,这样就不打扰邻居,同时也让孩子能继续练习。
她说:虽然自己比较折腾,但是很高兴。因为孩子能够体谅别人,很不容易。

她也不吝惜对孩子的及时表扬。这样孩子一直到长大,都比较能理解别人,也总是帮助别人,让他打下了好人缘的基础。

贾琼引述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查普曼《儿童的五种爱的语言》中提到的:每个儿童都需要五种爱的语言: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和服务的行动。

对应地,我们也应该在孩子展现一些良好品质时去及时地赞美肯定她;同时多一些用心陪伴的时刻,比如给他读绘本、陪她看电影等;給孩子准备晚餐、陪他购物等等。

04 “投其所好”,让孩子上钩

贾琼还有一招——搭配教育法,也很值得称道。

她介绍:孩子小时候很不喜欢理发,一去理发店都抵触,大哭大闹都不愿意去,但是他很喜欢看书。所以,每次该理发了,贾琼会告诉孩子:去书店看看新书吧。

孩子上钩了,贾琼再接着说:我们顺便理个头发,头发短了看书也清楚。

“好呀,我们快点去。让理发师也快点,不然好书都让别人买走了”看,孩子就这样“上钩”啦。

再比如贾琼曾经想让孩子去跟一位老先生学国学,但孩子的兴趣不大。


贾琼想到孩子很喜欢骑自行车,于是跟他说:我们骑自行车去老先生那里吧。孩子立即答应啦。哈哈。

具体做法,其实我们都可以举一反三。


当然,最好这个搭配者是能保证孩子学到东西的,如果搭配钱和动画片,那还不如不搭配为好。

贾琼曾经引导孩子做家务,但是也不会去奖励他,而是作为一家人一起的活动,让他认识到家庭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以上这些,我们都可以借鉴,一起用起来噢~


文字作者:若水  北大社会学硕士,11年报社记者编辑经历,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图片: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